國產大豆減產、國家收儲政策和下游良好需求預期均對大豆市場形成支撐,但油廠壓榨虧損阻礙豆價上行步伐,后期豆價傾向于緩步走高。
11月中旬以來,連豆期貨價格振蕩整理,主力1305合約在4700—4800元/噸的區間內運行。目前,美豆產量預估上調和國產大豆壓榨虧損雖對大豆價格上行形成壓力,但國產大豆減產和國儲提價收購均起到支撐作用,加之豆粕和豆油均處于消費旺季,大豆價格后期有望緩步走高。
國產大豆減產支撐大豆價格
國產大豆收割已基本結束,作物單產水平與去年相比變化不大。不過,由于近年來玉米種植收益較好,國產大豆種植面積逐年下降,大豆總產量較上一年度有所減少。國家糧油信息中心發布了11月份《油脂油料市場供需狀況報告》,2012年我國大豆播種面積為675萬公頃,較上年減少14.43%,預計產量為1280萬噸,將較上年減少11.63%。
國產大豆已逐步上市,但經過9月份價格的回落,農戶惜售情緒濃厚,延緩了大豆上市步伐。國家糧食局的公告顯示,目前,秋糧收購在主產區全面展開,截至11月25日,黑龍江、吉林等5個主產區各類糧食企業累計收購2012年產大豆48萬噸,比上年同期減少32.3萬噸。
大豆下游需求后期預計良好
豆粕方面,每年元旦春節等國內傳統節日之前,飼養業都將為滿足節日需求而備欄。其中,生豬從中豬到長成大豬大概需要81天,雞鴨等禽類生長周期最短也要一個月。從國內飼料原糧來看,玉米、小麥和豆粕是用作飼料最多的品種,其中玉米和小麥是能量飼料,豆粕是蛋白飼料,玉米和小麥之間存在明顯的替代關系,然而作為蛋白來源的豆粕在國內卻缺乏替代品,菜粕和棉粕等雖能作為蛋白飼料來源,但此類品種產量相對較低,無法對豆粕進行大規模替代。因而,未來國內飼料需求將較為旺盛。
豆油方面,消費已逐步進入旺季。寒冷天氣和婚嫁等活動增多使得餐飲行業對豆油的需求增加。與此同時,寒冷天氣使得棕櫚油難以勾兌,國民對棕櫚油的需求會逐步轉向豆油等其他油脂,這亦將提振豆油消費。因而,豆油需求前景較為良好。
國家收儲政策限制大豆下行空間
11月15日,國家糧食局會同有關部門印發了《關于2012年國家臨時存儲大豆收購等有關問題的通知》。此次國家臨時存儲大豆掛牌收購價格為2.30元/斤。相較于2011年,2012年大豆收儲價格上調幅度約為15%。收儲為國產大豆確立了較為堅實的底部價格,在此價格之下,農戶惜售心理較強,大豆價格面臨的下行壓力較弱。
而從近期國產大豆現貨價格走勢來看,市場收購價要低于收儲價。以國產大豆主產省黑龍江省為例,截至11月末,該省國產大豆行情整體保持穩定,其中哈爾濱地區掛牌收購價在4.40—4.52元/公斤,佳木斯地區收購價格在4.30—4.52元/公斤,黑河地區工廠收購價格在4.10—4.50元/公斤。產區市場購銷情況改善不大,各地基本以觀望為主。
油廠壓榨虧損阻礙大豆上行步伐
目前,國產大豆處于壓榨虧損的局面,而代表遠期壓榨前景的期貨理論壓榨利潤下行使得油廠收購國產大豆的信心更為不足。根據豆一、豆粕和豆油期貨連續合約的歷史結算價,按照理論壓榨利潤公式壓榨利潤=0.165×豆油+0.8×豆粕-大豆1-150來計算,自2007年10月8日以來,豆一期貨合約所對應的交割物——國產大豆的期貨盤面理論壓榨利潤是在明顯的區間之中變化的,80%以上的理論壓榨利潤均分布在-800—400元/噸。截至12月4日,豆一主力1305合約結算價的理論壓榨利潤值已經超出豆一期貨盤面理論壓榨利潤主要變化區間的下沿,并接近-1000元/噸的歷史極限值。由此可見,國產大豆的遠期壓榨前景對油廠而言是極為不利的,這將使得油廠收購大豆的意愿受到限制,進而弱化大豆價格上行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