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外盤大豆止跌企穩,盡管豆粕、大豆期貨觸底反彈,但除了有政策面支撐的菜油期貨小幅反彈外,油脂板塊中的豆油和棕櫚油期貨依舊新低屢見,跌跌不休。這是由不樂觀的宏觀經濟面以及油脂供應充裕、需求低迷的供需基本面決定的。短期內這種供大于求的偏空基本面不會改觀,油脂跌勢依舊。
國際油脂市場泛善可陳
目前南美大豆正處于集中收獲期:巴西大豆收獲已經接近尾聲,從實際收割情況看,達到8000萬噸以上的歷史高產不成問題;阿根廷大豆收獲已近半,天氣狀況有利收割進程。南美大豆上短期內再也無法炮制出任何利多消息。而美國大豆也開始進入播種期,目前天氣狀況、土壤墑情也較利于播種,不出意外的話,播種面積將增加。因此,在美國大豆進入關鍵生長期前,也很難傳出利多消息。倒是目前中國大豆進口數量下降以及進口轉向南美的消息給CBOT大豆期貨盤面帶來利空壓力。
此外,棕櫚油主產國開始進入增產周期。馬來西亞3月毛棕櫚油產量為132.5萬噸,而2月毛棕櫚油產量為129.7萬噸。但棕櫚油出口卻裹足不前,據船運調查機構數據,馬來西亞4月1—20日棕櫚油出口量為86.4萬噸,較上月同期92.3萬噸減少6.4%。這可能使本月庫存數量增加。
國內油脂供應充裕
今年以來,由于壓榨利潤大幅下降,大豆進口量降低。據中國海關總署最新數據,今年1月到3月期間,中國大豆進口量比上年同期1320萬噸減少13%,為1150萬噸。但即便如此,進口油脂以及料折油數量并沒減少很多。據統計,同期我國油菜籽進口量為81.8萬噸,上年同期為79.7萬噸;菜籽油進口量為38.7萬噸,上年同期為22.9萬噸;棕櫚油進口量為150萬噸,上年同期為140萬噸。另外,由于花生油價格高企,我國破天荒地進口美國花生,預計數量將達30萬噸。因此,雖然目前港口大豆庫存下降到360萬噸的近期較低位,但豆油商業庫存依舊在100萬噸歷史高位。而上周港口棕櫚油庫存則達到128萬噸,接近歷史130萬噸歷史高位。
收儲托底菜油期貨
雖然同處油脂板塊,但菜油期貨一改熊勢、筑底上漲,獨領油脂風騷,這主要得益于政府收儲政策。5月中下旬,我國油菜籽將收獲上市,市場預期在上市之前政府將如期公布今年油菜籽托市收購價格,目前據傳在2.6元/斤。若菜粕價格按2600元/噸計算,菜油生產成本在10400元/噸左右。目前菜油期貨價格多在萬元以下,菜油期貨向預期成本價靠攏也就不難理解了。
粕強油弱格局難改觀
由于近期禽流感肆虐,市場預期豆粕價格將走弱,而迫使油廠力挺油價。但這種預期估計要落空。目前油脂庫存充裕,即便油廠限產,也達不到油脂供應緊張的目的。相反,雖然豆粕因出現禽流感問題,需求暫時降低,但油廠對豆粕依然有絕對的話語權,限產策略可以造成豆粕供應緊張局面,力挺粕價依舊可行。目前港口油廠報價仍在3850元/噸左右,遠月報價逐月降低50元/噸,遠高于目前期貨盤面價格,這也是部分現貨油、粕生產企業對豆粕買入套保的原因。
技術上看,豆油期貨和棕櫚油期貨新低屢見,下跌趨勢完好。超跌后出現的反彈或許隨時可以見到,但仍不足以作為做多理由。操作上可繼續逢高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