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末以來,大連豆粕期貨在外盤帶動下震蕩走高,主力1309合約自3100元附近反彈至3250元附近。從基本面來看,雖然近期大豆進口量較去年同期大幅下滑和北半球新作大豆播種延遲對期價形成短期提振,但南美大豆季節性上市和豆粕下游需求受限對期價形成中期壓力,豆粕后市上行壓力重重。
受前期南美大豆出口延遲影響,我國近期大豆進口量較去年同期明顯回落。據海關總署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3年4月,中國共進口了398萬噸大豆,同比減少18.4%;2013年1~4月,中國大豆進口總量為1547萬噸,比上年同期減少了14.8%。但隨著巴西政府采取措施緩解港口運輸壓力,南美大豆出口延遲的情況已明顯改善,后期南美大豆出口步伐將加快。
據油世界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目前南美大豆出口已加快,4月份的出口量可能達到930萬噸,創下歷史同期最高,也遠遠高于3月份的430萬噸。5月份的出口將進一步提高,至少達到1000萬噸,遠遠高于上年同期的960萬噸。
從中國進口大豆的歷史統計數據來看,每年5~7月是南美大豆對中國出口量最大的時期。在南美大豆出口步伐逐漸加快的情況下,中國進口大豆后期到港量逐步增加的概率較大,這將對豆粕價格形成中期供給壓力。據國家糧油信息中心近日發布的消息稱,根據船期統計,2013年5月份我國進口大豆到港量預計約565萬噸,略高于此前業內預估的530-550萬噸,這也是今年以來的單月進口新高。
豆粕下游消費受養殖業景氣度較低限制。90%以上的豆粕用作飼料消費,其中生豬和家禽養殖在豆粕飼料消費中所占比例最大,但養殖戶對生豬和家禽的養殖積極性均受到限制,這使得終端飼料廠采購豆粕的意愿較為謹慎,隨用隨采的采購策略不利于豆粕價格上行。
生豬方面,自2013年1月末以來,我國生豬養殖利潤持續下降,這直接打擊養殖戶養殖積極性。中國國家發改委5月7日發布公告稱,在4月24日至5月1日一周期間,全國大中城市生豬出場價格開始反彈,主要批發市場玉米價格持穩,令當周豬糧比價持繼續回升至5.27,連續第9周處在普遍認定的生豬養殖盈虧平衡點6.00下方。5月1日全國大中城市生豬出場價格為每公斤12.64元,比4月24日價格反彈0.16%;同期玉米批發價格持持穩于每公斤2.40元,令期內豬糧比價繼續回升0.16%至5.27。
家禽方面,受中國禽流感疫情打擊,我國對家禽的消費明顯下滑,部分餐館甚至推出了無禽化菜單。目前我國禽流感疫情仍在發展,市場對家禽消費的恐懼心理仍在持續。
目前北半球新作大豆已進入播種期,受主產區天氣影響,中國和美國大豆播種均出現延遲情況,這對市場形成一定的利多影響,進而對期價形成短期提振。
中國方面,據中國農業部農情調度,截至4月25日,全國已春播各類農作物4.48億畝,占意向面積的33.4%,同比慢2.8個百分點。大豆主產區東北四省區受春澇低溫影響,春播期推遲7-10天,已春播農作物1034萬畝,完成2.1%,同比慢8.8個百分點。
美國方面,據美國農業部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5月5日當周,美國大豆種植率為2%,去年同期為22%,五年均值為12%。而據天氣預測模型顯示,未來一段時間,美國大豆種植仍面臨一定的不利天氣,部分地區有降雨且溫度偏低。
綜上所述,北半球新作大豆播種延遲對豆粕形成短期支撐,但隨著期價反彈,南美大豆到港和豆粕終端需求不振對期價的壓力將逐步增大,投資者需防范期價回落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