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油脂近期走勢較強,出現筑底跡象。豆油、菜油、棕櫚油分別受不同的要素支撐而同步上漲。不過就中長期而言,油脂板塊弱勢難改。筆者建議,積極布局空單為宜。
大豆豐產加臨儲
全球大豆2013/2014年度預計進入豐產周期,大豆承壓回落至1180美分附近,可能繼續下探,創年內新低。我國進口大豆集中到港,截至7月28日,大豆庫存量繼續增加,沿海主要地區油廠大豆總庫存量335.25萬噸,較上周增1.88%。預計大豆集中到港量在7月底保持增長。油廠開工率再度提高,不過下游飼料企業和經銷商采購節奏較慢。現貨商看淡后市,入貨量低,導致豆粕庫存量大幅增長。伴隨粕產量增長,豆油庫存也隨著增加。加之國內臨儲大豆拍賣近期將啟動,預計總拍賣量達300萬噸,第一批30萬噸最快下周投放市場,豆類供應增加,豆油后期產量有增無減。
棕櫚油后市堪憂
年初至今棕櫚油一路下跌,主要受累于國內棕櫚油融資進口而導致庫存急速攀升。1-6月中國棕櫚油進口量達到280萬噸,較上年同期增8.2%。盡管融資需求回落,但下游消費低迷,仍難以消化大量的棕櫚油庫存。盡管1-6月表觀消費量也是實現正增長,根據目前的數據,1-6月國內消費同比增長幅度低于同期進口增速,這也進一步加劇庫存重心上移,后期較高的庫存對于進口增長和下游消費形成較大壓力。另外,由于國內大豆近月大量到港,豆油產量供應水平將會進一步提高,對于棕櫚油的市場份額將會形成有利競爭和擠壓,棕櫚油消費水平大幅提高的難度較高,不利于棕櫚油后市企穩。
菜油獨木難支
盡管中國提高了油菜籽的最低收購價,但對菜油價格并不構成絕對支撐。從全球看,2013/2014年度菜籽增產已經奠定了菜籽和菜油弱勢格局。據油世界估計,歐盟2013年油菜籽產量料增至2040萬噸。海關數據顯示,2013年上半年中國菜籽油進口量為88.3萬噸,高于上年同期的49萬噸。同時,上半年進口油菜籽180萬噸,高于去年同期的150萬噸。菜油價格受到進口低成本菜籽菜油沖擊,同時伴隨豆油、棕櫚油的弱勢,菜油價格獨木難支。
總體上,油脂類板塊仍在供應過剩主導下,同時消費低迷,價格預計仍在低位徘徊,或還有一跌。風險因素來自天氣對最終產量的削減。不過從NOAA數據監測看,今年出現極端氣候的幾率較小,大豆主產國美國的天氣保持相對良好,可能順利實現豆類的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