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度利多的美國農業部報告點燃油脂油料期貨市場做多熱情,本周二油脂期貨經過前期振蕩筑底后,紛紛高開高走,走出近兩個月來單日最大漲幅。但美國農業部利多供需報告并沒有從根本上改變國內外油脂供過于求的格局,后期操作應該繼續尋找反彈高點沽空。
美國農業部報告利多作用有限
本周一晚,美國農業部公布了基于首次調查的月度供需報告。相比于前期閉門造車式的紙面預測,這次數據更為靠譜。其中,美國2013/2014年度大豆單產下降1.9蒲式耳/英畝,為42.6蒲式耳/英畝。播種面積和收獲面積均略微下降,使得美國新作大豆產量比上期預測大幅下降,為32.55億蒲式耳,比上月預計數據低1.65億蒲式耳,低于市場平均預測的33.36億蒲式耳。美國產量降低使得美國和世界大豆期末庫存均相應被調低。由于之前連續陰跌反映的是上月極為利空的基本面,而這次供給調減則被市場自然理解為強勁利好。從而導致CBOT大豆在報告出來后,大幅走高40多美分,從而帶動國內油脂從連續陰跌中反抽。
但平心而論,美國農業部本次月度報告利多作用有限。雖然其調減了數據,但是美國大豆總產量仍處于歷史第三高水平,加之上年度南美大豆豐收,2013/2014年度世界大豆期末庫存量仍舊創紀錄,依舊沒有改變油脂油料極為寬松的供需局面。而且,在后續月份中,美國農業部沒有太多繼續調低大豆產量的理由,因為目前天氣狀況和大豆生長情況不允許美國農業部顛倒黑白、指鹿為馬。據美國農業部最新的大豆生長進度報告,美國18個主產州大豆生長優良率為64%,與上周持平,高于上年同期的30%。而大豆生長進度也逐漸正常,大豆開花率為88%,結莢率為58%,已經接近于五年均值水平。
國內油脂供應充裕需求不振
在我國進口大豆到港量連續幾個月下降后,從6月份起,大豆到港量報復性反彈。6月進口量接近700萬噸,刷新單月進口量紀錄,而7月、8月大豆進口將繼續維持較高水平。較高進口量使得港口庫存恢復。根據wind資訊數據,截止到8月12日,進口大豆港口庫存為632萬噸,已經接近2011年年底高點。雖然現階段是相對消費旺季,但是需求沒有絲毫亮點,近幾年油脂消費增速有所下降,加之政府加大三公消費管理,從年初開始油脂需求不旺成為業內人士的共同感受,港口棕櫚油庫存升至126萬噸的歷史同期最高水平。
政策性利空隱現
近期,政府開始拋售大豆儲備,將2009年、2010年收儲的大豆按50萬噸的批次進行拍賣,而且拍賣底價一改“順價”銷售原則,以大大低于成本價“揮淚”甩賣。而即便如此,市場仍不買賬,上周進行的大豆拍賣成交價格大大低于目前市場價格,成交率低于20%。據悉,本周四將繼續拍賣,總量可能在300萬噸左右。而據此聯想,目前已經脹庫的菜油儲備可能在相對消費旺季,即第三、第四季度進行拋售。400萬噸左右的菜油庫存已經逐漸成為政府不可承受之重,像大豆那樣低于成本價拋儲也并非不可能,而一旦拋儲,將進一步加劇供需矛盾。
從技術上看,豆油1401合約價格經過半個月左右的低位整理后,在消息面配合下出現反彈。但前期成交密集區7200—7300元/噸一線有望成為強阻力位,操作上可以嘗試在此區域做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