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豆產量存變數 豆粕延續強勢
目前,大豆處于最為重要的灌漿期,天氣溫度以及降水情況繼續成為市場關注焦點。目前,美國多家機構繼續調低美豆單產,國內養殖業補欄較為良好,使豆粕消費維持剛性特征,我國部分企業在等待新豆上市,部分采購的大豆未有點價結算,而大豆成本卻在不斷提高,這也將促使國內豆粕在未來一段時間維持偏強狀態。
首先,多數機構調低美豆產量。自美國農業部8月供需報告下調大豆單產和面積的數據公布后,多數機構開始對美國中西部大豆主產區進行實地調研和數據采集。其中,Pro Farmer預計美豆單產41.8蒲/英畝,總產量31.58億蒲,而USDA在8月進行的預計為大豆單產42.6蒲/英畝,總產量32.55億蒲。由于市場投資者普遍認為美國農業部將繼續調低大豆單產與總產量,于是在最終數據確定之前,市場仍將維持偏多傾向。
其次,補欄繼續支持豆粕消費。隨著“中秋、國慶”雙節的日益臨近,國內各類消費逐漸改善,由于假期相對集中,我國各地相關餐飲消費的備貨逐漸展開。預計畜禽產品的消費將有大幅增加,這將繼續刺激肉蛋價格。從近期的生豬與禽類等養殖看,利潤相對良好,養殖戶的補欄積極性大增,各地生豬、禽類的補欄數量預計將遠超出節日期間的畜禽出欄水平,這便將繼續支持未來一段時間的豆粕行情。
第三,早霜憂慮仍將支持豆類。一般進入7月以后,對于大豆而言,天氣因素格外重要。在過去兩個月時間里,美國愛荷華、內布拉斯加累計降水量與過去6年相比,只處于第4-5位的水平,尤其在8月中旬,俄亥俄等州降水偏少,且高溫持續,影響了大豆的開花和結莢。而目前來看,未來一個多月美豆即將收割,但氣溫有持續降低跡象,這很容易形成早霜。雖然過去幾年早霜大多在9月下旬到來,并未給大豆最終產量帶來嚴重影響,但今年大豆收割周期延后,由此不能排除早霜將影響今年大豆產量的可能,豆類行情仍將受到后續天氣的支持。
一周熱點
- 2021-03-22美國玉米現貨市場述評:中國連續四天大筆買入,玉米價格上漲
- 2021-03-22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于開展“瘦肉精”專項整治行動的通知
- 2021-03-22巴西馬托格羅索州大豆質量低于平均水平
- 2021-03-22交易所:截至3月17日,阿根廷玉米收獲完成5.9%
- 2021-03-22中國連續四天大筆買入美國玉米,累計買入387.6萬噸
- 2021-03-22USDA參贊:2021/22年度中國大豆進口預計為1億噸
- 2021-03-22今年頭兩個月中國從巴西進口的大豆數量同比劇減80%
- 2021-03-22全球飼糧市場一周要聞:中國連續四天大手筆采購美國供應
- 2021-03-22南美大豆市場一周聚焦:雷亞爾匯率上漲,大豆價格連續第二周下跌
- 2021-03-22全球油籽市場一周要聞:原油市場暴跌,油籽市場漲跌互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