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播放器av少妇影院-欧美xxxxbbbb在线播放-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播放-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www.jhygf.com

當前位置: 首頁 » 豆油資訊 » 正文

豆油市場嚴重過剩 豆油期價有望走強

  作者: 來源: 日期:2013-09-16  

  8月美豆期價以大陽線最終報收,漲幅高達12.54%,一掃前期頹勢。美國農業部的供需報告成為市場最為關注的焦點,將主導著美盤期豆的走勢。

  8月美豆期價以大陽線最終報收,漲幅高達12.54%,一掃前期頹勢。美國農業部的供需報告成為市場最為關注的焦點,將主導著美盤期豆的走勢。

  8月13日,美國農業部出臺了8月大豆供需報告,報告預計2013/14年度美國大豆種植面積和收獲面積分為7720萬英畝和7640萬英畝,較7月預估分別下調50萬英畝,預計大豆單產為42.6蒲式耳(以下簡稱“蒲”)/英畝,遠低于7月預估的44.5蒲/英畝,預計2013/14年度美國大豆產量為32.55億蒲,較7月預估的34.2億蒲減少4.8%,隨后美豆擺脫下跌勢頭,底部開始逐步上移。

  8月26日,ProFarmer對美國中西部的愛荷華州、印第安納州、伊利諾斯等7個州的農田實地調研后預計,2013年美國大豆單產為41.8蒲/英畝,大豆總產量為31.58億蒲,兩項關鍵數據均低于美國農業部13日預估的42.6蒲/英畝和32.55億蒲。美豆借機再次發力,27日美豆11合約創下新高,達到1409.4美分/蒲式耳。美豆油也跟隨美豆反彈,月度上漲3.72%,連豆油1401合約8月上漲2%,但和美豆12.54%的上漲幅度相比較,漲幅明顯偏小,走勢較為疲弱。

  全球植物油供需平衡

  美國農業部7月報告將2013/14年度全球植物油庫存從1989萬噸上調至2056萬噸,因全球油籽產量出現增加,其中油籽產量由6月的4.9億噸增加到4.93億噸;主要油脂(豆油、棕櫚油和菜油)的供應量也不同程度出現增加。從2010/11年度以來植物油庫存消費比連續4年出現增加,其中,2013/14年度全球植物油庫存消費比為12.67%,較2012/13年度的11.88%增加了0.79個百分點,為近5年以來最高,遠遠高于8%~9%的正常水平。

  從趨勢上看,近幾年全球植物油呈現寬松走勢,而且寬松的程度不斷增加,這從中長期奠定了油脂的空頭趨勢。隨著南美大豆供應的改善,東南亞棕櫚油產量持續增長,以及葵花籽、油菜籽的小幅增長,油脂供應已經不再緊缺,全球油脂供應寬松較為明顯。豆油在全球油脂過剩的背景下很難走出大幅上漲行情。

  美國農業部預計巴西2013/14年度大豆產量8500萬噸,阿根廷2013/14年度大豆產量為5350萬噸,兩國合計1.385億噸,較上一年度的1.322億噸增加630萬噸。而全球大豆產量將達到2.86億噸,較上一年度2.68億噸增加近1800萬噸。2013/14年度全球大豆結轉庫存為7227萬噸,全球的大豆供給和庫存非常充裕,這給未來豆油的價格帶來了很大壓力。

  國內油脂產量增加

  2013/14年度,我國食用植物油生產量預計為2495萬噸,較上年度增加123萬噸;進口量預計為890萬噸,較上年度減少79萬噸。該年度食用植物油食用消費量預計為2890萬噸,較上年度增加135萬噸,增幅為4.9%;工業及其他消費量預計為295萬噸,較上年度增加20萬噸。年度食用油結余量預計為199.5萬噸。

  2013/14年度,我國豆油新增供給量預計為1342萬噸,較上年度增加66萬噸。其中豆油產量預計為1232萬噸,豆油進口量預計為110萬噸。該年度豆油食用消費量預計為1200萬噸,工業及其他消費量預計為110萬噸,年度國內豆油結余量預計為25萬噸。

  油脂消費不盡人意

  由于油脂需求疲軟,從去年9月開始油脂價格整體出現了急速下滑,豆油價格從去年的10000元/噸下跌至7000元/噸附近,幅度達到30%。棕櫚油價格從8000元/噸下跌至5500元/噸,跌幅為31%。菜籽油從高點10500元/噸下跌到9200元/噸,跌幅為12.4%。油脂跌幅之大、時間之長超出市場意料。

  一方面,國家嚴控“三公”消費,打壓了餐飲行業,油脂消費放緩。中央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八項規定的出臺,讓公務消費日益規范,客單價格逐漸回落。商務部數據顯示2013年全國餐飲收入是除2003年“非典”外創下了自1991年以來的最低值。統計局數據顯示,2012年全國餐飲收入實現23448億元,同比增長13.6%,比上一年下滑3.3個百分點,且連續3年低于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餐飲行業的上市公司如湘鄂情(行情,問診)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收4.27億元,同比下降38%;凈利潤則為虧損2.2億元,同比下降約388%,餐飲行業的疲態對于豆油的消費無疑雪上加霜。

  另一方面,國內油脂經過近10年的快速增長后,需求增速放緩,而國內養殖企業對豆粕需求的快速增加刺激了豆粕的生產力度,由于粕類消費較為旺盛,導致生產出了的豆粕可以順價銷售,而豆油卻因為消費不旺而不斷積壓,龐大的庫存始終困擾著整個行業。

  截至9月6日,國內豆油商業庫存總量99.88萬噸,較去年同期的114.9萬噸減少15.02萬噸,減幅為13.07%,但依舊處于高位。全國港口24度+低度棕櫚油庫存總量在104.56萬噸。往年庫存情況:2009年同期41.2萬,2010年同期36.8萬,2011年同期53.2萬,2012年同期67.1萬。5年平均庫存為60.26萬噸。菜籽油方面,按照今年500萬噸菜籽收儲規模,預計菜籽油為116.7萬噸,加上近幾年臨儲陳菜籽油庫存350萬噸以及中央國儲近100萬噸庫存,菜籽油庫存合計高達566萬噸。國內豆油、棕櫚油和菜籽油庫存合計約為771萬噸,龐大的庫存容量使得豆油價格承壓明顯。

  油脂進口維持高位

  據海關總署公布數據顯示,2013年8月中國進口食用植物油73萬噸,較去年同期減增加14%;1~8月我國共進口食用油540萬噸,較2010、2011、2012年分別增加25%、32.4%、16.6%。

  油脂進口的增加主要歸因于棕櫚油和菜籽油,僅8月份我國裝運馬來西亞棕櫚油就高達35.5萬噸,較7月的29.4萬噸大幅增加20.7%,為今年5月份以來裝運量最高水平。

  同時,由于國內外菜籽油價差明顯,進口成本優勢使我國貿易商加大進口量,今年1~6月累計進口菜油87萬噸,分別較2010、2011和2012年同期大漲133.2%、223.4%和78.6%。預計2013年國內全年油脂進口量為898萬噸,較2012的843萬噸、2011年的656萬噸分別增加6.5%和36.9%。進口量大幅增加對國內棕櫚油和菜油走勢形成較大沖擊,同時進一步拖累豆油的走勢。

  大豆到港數量減少

  9月預計到港大豆為483萬噸、10月預計為500萬噸、11月為600萬噸、12月為630萬噸。2013年全年進口預計為6290萬噸,較2012年的5838萬噸增加452萬噸。進口大豆在6~7月創下歷史記錄1413萬噸后開始逐月下滑,9月進口量為下半年低點,所以從這個角度上看,9月份大豆供給偏少,對于豆油來說是偏多支持。不過9月每周仍有50萬噸國儲拋售,合計有200萬噸的理論供給,加上9月483萬噸的進口大豆,全月理論供給量在683萬噸,也不能算少。另外,9~10月到港大豆減少是短暫性的,11~12月仍有近1230萬噸的大豆到港。對于國內豆油來說是較大的打擊。從到港大豆走勢分析,9月的豆油出現階段性反彈是可能的,但是反彈之后在供給回升的背景下仍將繼續下跌。

  油廠“挺粕拋油”

  今年總體來說,“粕不是一種缺,油不是一種多”。無論是菜籽收儲政策的“交油又交粕”的變化使得菜籽粕的供給短缺、還是棉粕無貨可售,亦或者豆粕在養豬行業回升的背景下銷售大增,都注定了飼料企業在全球大豆豐產的背景下高價買豆粕的命運。豆粕的大賣進一步促進了油廠壓榨力度,豆粕順價銷售后,給本身就滯銷的豆油將帶來更大的壓力。

  從油廠的壓榨利潤來分析,假設美豆未來運行區間在1200~1400美分/蒲式耳,對應進口大豆成為為3820元和4250元。只要知道油粕中任何一個價格,另外一個價格一定能測算出來。目前豆粕現貨均價為4250元,預計10月新豆和棉粕上市以及養殖淡季的到來會對豆粕價格帶來一定壓力,假設1401豆粕未來能跌到3550元(豆粕暴跌的前提下),豆油只要賣到6500元,油廠就可以保本。更何況在豆粕目前沒有任何銷售的壓力下,挺粕拋油依舊是油廠長期現實的策略。

  豆油期價有望走強

  從美國商品期貨基金CFTC持倉分析可以看出,截至9月3日,美豆凈持倉為165762漲,美豆粕凈持倉為57643張,美豆油凈持倉為-11698張。大豆和豆粕的凈持倉為正,說明仍然是多頭控盤,豆油凈持倉雖然較低點的-52804張回升至-11698張,但凈持倉顯示依舊是空頭占優,同時凈持倉的回升主要因為空頭在低位的止盈出局,待美豆油技術反彈完成后空頭料將重新回補。

  美豆生長到了關鍵時期,后期霜凍仍可能成為資金炒作的借口,美豆期價預計保持震蕩強勢的可能較大,短暫調整后仍將沖擊1400美分整數關口。豆油也可能受美豆利多出現反彈,但上方空間不宜過于樂觀。美豆上市日益臨近,全球油脂又供應充沛,豆油長線走勢仍面臨壓力。

  技術上看,美豆周線級別KDJ的J值已經到98附近,再次上沖必然引發調整壓力。豆油1401如果能繼續反彈至高位將再次給出良好的做空機會,中期豆油期價仍可能再次跌破7000甚至更低。操作上,投資者應耐心等待豆油1401和1405的技術反彈,反彈至7450~7500元附近伺機中線空單進場。

 
 相關新聞  
管理員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中國飼料》雜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