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油主力合約Y1401自上市以來下跌幅度已經超過20%,預計在美豆供給少于預期、全球大豆供給階段性減少以及豆油消費旺季來臨等因素作用下,豆油價格將在10月份上演反彈行情。
南美大豆種植成本提高
當美國大豆陸續收割上市時,南美大豆的種植也將開始。從當前的天氣預報看,巴西大豆種植區未來7天大部分地區將持續干旱,也可能出現極高溫度,在這種天氣下種植進度難有增長。巴西南部的降雨可能將給下個月即將播種的大豆和玉米帶來過多水分。但從前期南美降雨量合計和土壤濕度情況來看,在過去的90天里巴西和阿根廷大豆種植區降雨量偏少,同時土壤也偏干旱。據統計,巴西馬托格羅索州大豆種植成本上漲約27%,約合428美元/英畝。其中勞動力成本上漲約54%,種子成本上漲約33%,農藥上漲約29%,化肥上漲約25%。按近些年平均43蒲式耳/英畝單產水平來計算,巴西大豆成本約在995美分/蒲式耳。
豆油消費有望增加
受中央關于改進作風的“八項規定”及“光盤行動”等因素的影響,國內餐飲業出現了較為明顯的增長下滑。從限額以上企業餐飲收入總額當月同比數據可以看出,2012年以來餐飲行業已經出現了增速放緩,而到了2013年則出現了全面倒退,從一定程度上解釋了當前油脂庫存的高企。
從國內豆油供需情況看,保守預估10—12月國內消費量為340萬—350萬噸,而新增供給量(含進口)預計為350萬噸左右,因此未來三個月豆油庫存將基本維持在105萬—120萬噸之間。且隨著后期天氣轉涼,棕櫚油消費趨弱,豆油的需求有望進一步加大,庫存數據有望進一步下降。
經濟好轉推動豆油消費
從公開的各國經濟數據來看,美國經濟復蘇日益穩固,歐洲經濟復蘇形勢也趨于明朗,而日本經濟也受到超預期的寬松貨幣政策的提振,因此發達國家經濟正在陸續轉好。但是,新興市場卻在近期出現了經濟減速,尤其是在美國退出量化寬松政策預期和長期債券收益率上升等因素影響下,造成市場動蕩、資金外流和貨幣貶值。與之相比,中國經濟則相對較好。
通過波羅的海干散貨指數(BDI指數)近期的變化,我們認為全球經濟在逐步轉好。因為BDI指數是目前世界上衡量國際海運情況的權威指數,是反映國際間貿易情況的領先指數。該指數從8月中旬開始便不斷向好,在9月份更是出現了大幅拉升,說明各國經濟情況良好,國際間貿易火熱。全球經濟逐步向好,加之人口眾多的北半球將迎來冬季,油脂消費旺季到來將推動豆油價格反彈。
基金持倉整體利多
根據CFTC公布的美豆持倉報告,基金從8月初開始一改之前大幅做空大豆的行為,反而不斷增加多頭頭寸。截止到9月22日,基金凈多占比高達近18%,且無減倉跡象,顯示看多情緒較濃。通過季節性走勢圖我們可以發現,每年10、11月份美豆的上行概率處于較高水平,即后市上漲是大概率事件。因此,在基金推動下,作為豆油原料的美豆價格預計將會繼續上漲。
結論和風險提示
美國大豆最終產量的預估炒作還將延續,而從目前的公開信息來看,美豆的供給將少于此前市場預估。另外,南美逐步進入播種期,不利天氣影響將利多大豆價格。雖然目前國內豆油庫存較高,但是隨著需求旺季到來,預計庫存整體水平將逐步走低。從技術上看,豆油Y1401合約期價有望在10月底—11月初反彈至7700附近。之后價格如果企穩走高,可能將進一步上試8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