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長假過后,豆油期價重返7000關口之上。從目前情況看,國內外豆油上行屬于超跌反彈行情,投資者應保持中期看空思路。
全球豆油依然供大于需
本年度大豆生長風調雨順,近期因天氣良好,美國大豆收割提速。隨著美大豆收割工作的陸續進行,全球豆類油脂市場也將進入傳統的季節性供給充裕期。截至10月6日當周,美國大豆收割率為22%。盡管8月份美國大豆主產區出現高溫干旱天氣,USDA大幅下調大豆單產預估,但目前美豆優良率接近于五年平均水平,今年美豆豐產基本已成定局。且天氣預報顯示至少在10月20日之前無霜凍跡象,不會影響晚播大豆產量。私營分析機構Informa預計今年美國大豆產量將達到31.76億蒲式耳,單產為41.7蒲式耳/英畝,略高于美農業部預測的31.49億蒲式耳和41.2蒲式耳/英畝。USDA供需報告顯示,預計2013/2014年度美豆期末庫存408萬噸,較上年度提高19.65%;2013/2014年度美豆庫存消費比約為4.77%,較上年度小幅上調,供需較上年度寬松,美豆期價重心料整體下移。
國內大豆進口量不減
最新海關數據顯示,8月份我國進口大豆637萬噸,低于7月份的720萬噸,但遠遠高于去年同期的442萬噸。今年1—8月份我國累計進口大豆4105萬噸,較去年同期的3934萬噸增4.4%。其中,8月份我國從巴西進口大豆511萬噸,略低于7月的544萬噸;自阿根廷進口83萬噸;自美國進口1390萬噸,明顯高于上月的698萬噸。據最新的船期數據,國內大豆進口量經過9、10月份的短暫下滑后,11月份或將重新回升,預計在600萬—620萬噸,大豆進口量增加將使國內供給充足。
去年10月至今,我國已累計進口大豆5515萬噸,較去年同期增長1.6%。根據船期監測,預計9月份大豆進口量為476萬噸,2012/2013年度我國大豆進口總量將高達6000萬噸。
國內豆油庫存處于高位
USDA 預計中國2013/2014 年度豆油期初庫存為103.6萬噸,較 2012/2013 年度增長42.1萬噸。這與目前國內的豆油商業庫存數據較為吻合。增長的主要原因是豆油壓榨量持續穩定,油廠庫存數量持續增長。進口方面,USDA預計2013/2014 年度中國豆油進口量為160萬噸,增幅與去年持平。總體來看,受益于期初庫存及產量增長,豆油總供給較上一年度增長102萬噸,至1475萬噸。USDA 預估中國2013/2014年度豆油期末庫存為106.7萬噸,豆油結轉庫存將創下歷史紀錄,豆油面臨供大于求的狀況。
而相對于豆油,價格聯動性較大的棕櫚油的庫存壓力更為明顯。目前,全國港口24度棕櫚油庫存總量108萬噸,去年同期主要港口棕櫚油的庫存量僅為66萬噸左右,前年同期為54萬噸左右。5年平均庫存為59.16萬噸。可以看出,相對于歷年同期,棕櫚油庫存仍然處于高企態勢。本年度國內菜油收儲大約200萬噸,總儲備量可能達到600萬噸的水平,超過中國一年的菜油消費量。
粕強油弱格局年內不會改變
今年豆粕類走勢十分強勁,尤其是期現基差帶動豆粕與菜粕持續振蕩上行。隨著時間推移,遠期合約逐步向現貨靠攏。由于豆粕強勢油廠壓榨利潤豐厚,開機率高企,豆油供應壓力凸顯,粕類行情強勢將繼續壓制豆油價格上行。
雙節需求高峰過后,豆油表觀需求受到抑制。截止到9月24日豆油商業庫存量在103.25萬噸,較8月底增加1萬噸。由于下次需求旺季的到來要到12月中下旬,因此國內豆油供需面偏弱格局又開始顯現。
后市展望
總體來看,目前豆油庫存仍處于高位。隨著美豆收割上市,油廠開工率提高,豆油供應量也將隨之提升,國內油脂基本面弱勢明顯。未來豆油形成需求性牛市的概率不大,振蕩尋底依舊是主基調。操作上,豆油Y1405合約在7100—7200之間空單可分步建倉,目標看至前期低點6850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