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播放器av少妇影院-欧美xxxxbbbb在线播放-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播放-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www.jhygf.com

當前位置: 首頁 » 豆油資訊 » 正文

油脂難現反轉行情 走勢將分化

  作者: 來源: 日期:2013-12-18  

  油脂市場未來難以出現反轉行情,但可期待結構性的反彈

  棕櫚油波動大,漲幅有望居前,豆油總體平穩,菜油先揚后抑

  2013年中國菜籽進口量將超過380萬噸,菜籽總供應量超過1740萬噸,菜油供應量超過830萬噸。筆者認為,2014年中國菜油供應量將超過850萬噸,而季節性需求依然旺盛,表現在價格上是上半年易漲難跌,下半年易跌難漲。

  美國農業部12月份的報告顯示,2013/2014年度全球大豆產量預計為2.849億噸,期末庫存為7060萬噸,為近幾年新高。2014年中國大豆總供應量將超過8200萬噸,豆油供應量超過1550萬噸,豆油仍處于供應偏松的局面。目前豆油價格已經跌至成本價附近,油廠挺價意向明顯。筆者認為,2014年豆油市場以去庫存為主,價格維持振蕩格走勢。

  2013年全球棕櫚油產量超過5800萬噸,同比增長7.2個百分點,印度尼西亞產量突破3000萬噸,成為第一大棕櫚油生產國;消費量為4950萬噸,同比增長近4個百分點;全球期末庫存量接近750萬噸,同比增長13個百分點。筆者認為,從2014年開始,全球棕櫚油產量增速將逐步放緩,印度需求仍然保持強勁增長,2014年將是棕櫚油“逆襲”的一年。

  2014年全球油脂市場不會有趨勢性的反轉行情,但將有結構性的反彈行情。三大油脂走勢將分化,棕櫚油漲幅有望居前,波動較大;菜油上半年易漲難跌,下半年易跌難漲;豆油比較抗跌,總體走勢應較為平穩。

  菜粕需求堅挺帶動菜油供應量增加

  近十年來,全球菜籽產量節節攀升,2013年達到6790萬噸,其中加拿大產量增速領跑全球。2013年菜油產量接近2600萬噸,刷新歷史紀錄。

  全球菜籽持續增產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第一,2008年金融危機后,全球經濟復蘇進度緩慢,“金磚四國”經濟增長也開始回落,各國寬松的貨幣政策刺激全球糧食作物價格大幅上漲,激發農戶對菜籽的種植意愿;第二,經濟形勢與植物油的消費呈正相關,二戰之后,主要經濟大國的經濟增長持續近50年,刺激了植物油消費需求的增加;第三,全球人口急劇上升,尤其是“金磚四國”,對菜籽的剛性需求強烈;第四,中國受人均消費水平提升的影響,淡水魚、禽肉類消費量加速增長,進而提升對飼料原料的需求量;第五,油菜植株本身抗自然災害的能力提高。

  歐盟、加拿大和中國的菜籽產量已連續幾年增產,2014年,加拿大和歐盟的春油菜種植受人力、物力、天氣以及受其他經濟作物搶占耕地面積的影響,種植面積持續增加的可能性較低。對于中國來說,冬油菜的播種區域主要集中在長江中下游,其面積占全國油菜種植總面積的90%左右,菜籽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90%左右。值得注意的是,冬油菜受南北方冬季溫差較大與油菜生長屬性的影響,種植面積繼續增加的可能性較小,而且種植比率將維持在相對平衡的位置。而春油菜播種主要集中在黃河流域以北,如果未來通貨膨脹加劇,其他農產品(8.27, -0.09, -1.08%)價格漲幅高于菜籽價格漲幅,那么其他經濟作物將和油菜搶占耕地。另外,中國城鎮化建設也將限制耕地面積繼續大幅增長的可能性。

  從單產看,全球菜籽單產均值已經達到新的水平,2013年中國菜籽單產平均值接近1.98噸/公頃,創歷史新高。后期單產要繼續提高,面臨種子技術上的突破,但短期內還看不到有利的科研成果。此外,在油菜生長的過程中,天氣也是一個無法確定的因素。

  菜粕供需上,2012年我國淡水魚產量比1991年增長了4倍多,達到2490萬噸,而菜粕供應量僅增長1倍多。水產需求占菜粕市場57%的份額,淡水魚產量每年保持10%以上的增長速度,水產養殖業對菜粕的需求量較大。但是,菜粕每年的供應量增長速度在6%—8%之間,顯然市場是供不應求。尤其是2011年開始,菜粕價格以每年15%的速度上漲,說明市場剛性需求較強。作為菜籽的下游,菜粕供應量增加,連帶增加了菜油的供應量。近兩年菜油供應量增速保持在13%左右,而消費增速在5%左右,因而菜油庫存量高企。

  總的來說,2014年全球菜籽產量要超過2013年還有一定壓力,而且菜籽期末庫存量也低于大豆期末庫存量,未來菜籽的價格較為堅挺,進口菜籽將在4200元/噸以上運行。預計2014年菜粕消費量繼續保持10%以上的增長速度,因菜粕需求堅挺導致菜油供應量增加。2014年菜油將逐步進入供求平衡區,其價格處于底部區域,上半年是易漲難跌,下半年是易跌難漲。

  南美大豆豐產預期強烈 豆油庫存或現拐點

  受益于收割面積和單產的提升,全球大豆產量連續多年增加。2012年,干旱天氣并未影響美豆單產,最終產量接近2.78噸/公頃。中國大豆單產在近幾年也得到改善,2013年達到1.829噸/公頃。2012/2013年度全球大豆產量突破2.8億噸,創歷史新高。照常理來說,供應增速大于需求增速,價格應該回落,然而事實并非如此,2013年國際大豆價格依然維持高位。與此同時,受天氣狀況和種子質量影響,美豆出油率接近18.9,較2012年提高0.5個百分點,創下歷史新高。

  貿易數據顯示,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大豆進口國。受國內畜牧飼養行業快速發展的刺激,中國飼料需求增長較快,2013前10個月相比1993年同期增長近6倍,而豆粕產量增速低于需求增速。2013年在豆粕現貨價格維持高位的情況下,中國前三季度豆粕消費量接近4900萬噸,預計2013年全年豆粕消費量將突破5450萬噸。

  中國豆油消費量近十年也持續增長,預計2013年豆油消費量將突破1370萬噸,消費量占全球產量的三分之一。2013年全球豆油總供應量超過4600萬噸,實際消費量在4400萬噸,剩余庫存輪轉至2014年。

  假設天氣狀況良好的話,2014年豆油價格的影響因素涉及以下幾點:

  第一,預計2014年大豆產量增加,且中國豆油供應量創歷史新高。在預設南美天氣良好,且種植比率增加的情況下,美國農業部預計2014/2015年度阿根廷大豆產量為5450萬噸,巴西產量為8800萬噸。此外,預計2014/2015年度中國大豆進口量為6900萬噸。這樣的話,2014年中國大豆供應量將超過8200萬噸,再加上2013年剩余的100多萬噸豆油,2014年中國豆油供應量將超過1550萬噸。

  第二,中國豆粕市場需求強勁,進而增加了豆油的市場供應量。2013年中國禽肉年消費量首次突破9000萬噸,受肉類消費量持續增長的影響,蛋白飼料需求較為剛性,從而刺激全球豆粕價格上漲。統計發現,2012年和2013年中國蛋白飼料需求量分別為5200萬噸和5450萬噸,為滿足下游需求,這兩年中國貿易商加大了大豆進口力度,導致豆油庫存充足。此外,2012年中國人均食用油消費量為16.7公斤/年,全年三大油脂消費總量接近2350萬噸,這其中還不含工業消費量。美國農業部預計2014年中國大豆進口量將維持在6900萬噸。從這點上看,2014年豆粕供需偏寬松。因此,2014年蛋白飼料價格將振蕩運行,現貨價格或出現回落現象。

  2013年10月底,全球大豆期末庫存量超過6400萬噸,市場供應相對充裕。而且南美大豆一旦豐收,豆價下跌將拖累豆粕價格,屆時,油廠勢必減少大豆壓榨量,豆油庫存量將出現拐點。

  總的來說,2014年盡管豆油供應比較寬松,但隨著市場利空消息的逐步被消化,豆油將進入供求平衡區間。從最近豆油、豆粕、大豆之間的價格比率看,2014年豆油價格較為抗跌,而大豆、豆粕或將補跌,毛豆油出廠價應該會逐步提高。

  待生物燃料油市場放開棕櫚油將迎來新消費點

  2013年全球棕櫚油產量超過5800萬噸,其中馬來西亞產量將突破歷史紀錄,達到1970萬噸。近兩年,棕櫚油產量平均增速保持在5%左右,而消費量平均增速保值在3.5%左右,庫存量在2013年創下新高,剩余庫存將輪轉至2014年,2014年棕櫚油總供應量將維持在較高水平。

  棕櫚樹生長周期為八年,從2014年開始,部分棕櫚樹將逐步進入衰老期,盡管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在種植技術上有所改良,但這一政策在印度尼西亞西海岸不容易執行,因為當地農戶不希望對即將老去的棕櫚樹進行大面積砍伐。因此,從2014年開始,全球棕櫚油產量增速將逐步回落。

  棕櫚油的消費主要集中在亞洲和歐盟,印度、中國和歐盟的棕櫚油消費量占到全球消費總量的60%以上。龐大的人口數量和穩定的經濟增長促使印度食用油消費量和進口量持續增長,印度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植物油進口國。其中,棕櫚油在印度進口食用油中所占比例最高,達到80%,而工業消費占比較小。我國的棕櫚油消費主要依靠進口,且主要為食用消費,工業消費也在增加,棕櫚油逐漸成為我國生物柴油的制備原料。近年來隨著生物柴油需求的增加,歐盟棕櫚油工業消費用量增速已經超過食用消費量。此外,國際燃料油價格已經連續幾年維持在80美元/桶的的上方,相比棕櫚油,不具有價格優勢,這也刺激了歐盟對棕櫚油的進口力度。歐盟《反傾銷法》規定,從2014年1月份開始,歐盟不再進口毛棕櫚油,改為進口精煉棕櫚油,印度尼西亞將加大油廠的設施投入,這樣一來,成本自然就會提升,棕櫚油的價格也將逐步抬升。如果原油價格長期徘徊在90美元/桶,那么生物燃油在歐盟的消費比率會持續增加。

  目前中國的生物燃料油市場并未完全放開,所以造成生物燃料油消費增長過于緩慢。盡管在十八屆三中全會中提到,市場起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但改革還需要一個過程。中國燃料油價格比國際市場要高出12%左右,而且棕櫚油的進口價格折算后比燃料油高出21%左右,三大油脂中棕櫚油價格是最低的,做生物柴油有相當大的競爭力,未來生物燃料油是油脂消費增長的新亮點。預計2014年全球棕櫚油消費量穩步上揚,價格較其他油脂提前擺脫振蕩局面。

  政策一定程度上影響油脂價格

  十八屆三中全會公報中涉及到糧油行業的內容有以下幾點:一是耕地面積。二是糧油行業行政管理機制將逐步試點放開,農業投入將逐步市場化;大豆、菜籽、菜油收儲價格與拋售價格將更加市場化;糧油國際貿易將更加市場化,逐步取消配額申請制度。三是將完善糧油上下游產業的競爭體制,防止壟斷。公告中提到,建設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農業是關乎民生的一件頭等大事。我國農村土地為集體所有,城鎮土地為國有。建設城鄉統一用地,就是說農村土地今后可以通過土地確權后入市流轉,最終實現土地同地、同權、同價。在此環境下,建設用地增加,而耕地面積減少,進而導致土地承包價格上漲,使得農戶經營成本增加。按照這個邏輯,未來農村的要素價格將進一步上漲,而物價又受政府管制,最終將導致我國大豆、菜籽產量下降,進口量增加。

  除了產業政策,政府還出臺了收、拋儲政策。前期,國家發改委等四部門聯合下發通知,2013年繼續在內蒙古、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實行大豆臨時收儲政策,國標三等大豆臨儲收購價格為4600元/噸,截止時間為2014年4月30日。自2008年開始,我國已連續6年在東北地區實行大豆臨時收儲政策。2008年—2012年收購價格不斷提高,分別為3700元/噸、3740元/噸、3800元/噸、4000元/噸和4600元/噸。今年大豆臨儲收購價格與2012年持平,基本在市場預期范圍內。2013年菜籽臨時收購政策為是,國標三等菜籽收購價格為5100元/噸,相鄰等級之間差價按40元/噸掌握,計劃收購數量為500萬噸(含秋菜籽)。

  從2011年開始,國儲在市場上加大了收儲菜油的力度,目前國儲菜油庫存量超過300萬噸,2014年會轉換輪庫,逐步拋向市場。2014年,大豆拋儲依然是影響大豆價格的一個主要因素。目前來看,2014年國儲拋售價格不會高于2013年的加權平均價格3944元/噸。

 
 相關新聞  
管理員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中國飼料》雜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