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份大豆壓榨量超過720萬噸,創下了歷史紀錄,這意味著同時生產了至少550萬噸的豆粕。豆粕供應量超出了市場的實際需求量,截至1月5日,油廠豆粕庫存從12月初的36萬噸攀升至63.5萬噸。盡管油廠豆粕庫存快速增長,但仍低于2013年同期的63.8萬噸。此外,當前油廠豆粕未執行合同數量為241.78萬噸,而2013年12月初尚不足180萬噸,未執行合同的增長保證了后期油廠開工率的提升。再考慮到目前沿海油廠210—220元/噸的壓榨利潤,1月份上半月油廠勢必會繼續大量壓榨大豆,下半月盡管受春節因素限制,產量大幅下滑,但同期現貨市場有效采購也將停止。所以,綜合來看,節前豆粕現貨市場供應量將持續增加。
需求方面,與水產飼料企業節前積極備貨不同,禽類飼料和生豬飼料需求預期走弱。目前蛋雞及肉雞飼養仍處于虧損狀態,飼料企業采購謹慎,追漲意愿下滑。且禽類仍深陷禽流感泥潭,近期各地感染病例持續增加,在節前消費旺季,病毒感染病例持續增加將打擊對禽類的消費采購熱情。
雖然節前生豬大量出欄,但由于飼料企業的中間緩沖作用,集中出欄造成的需求下滑已經被消化,市場更多地受飼料企業補庫以及生豬補欄預期影響。目前自繁自養生豬飼養利潤有所下滑,從去年12月初的150元/頭降至74元/頭,利潤縮水抑制飼養企業的補欄熱情。結合仔豬價格大幅下降分析,可以預見,一季度生豬補欄情況不容樂觀,節前飼料企業采購謹慎。
在供需端“一增一減”的打壓下,豆粕現貨價格持續下跌就在情理之中了,考慮到供需的延續性,短期內現貨價格仍將下滑。
與現貨市場的跌勢不同,同期豆粕期價表現堅挺,這與貼水結構有一定的關系。不過,過去的一個月,1405合約基差縮窄270元/噸,貼水因素的支撐力度減弱。此外,豆類出口進入季節性下降階段,市場缺乏有效炒作題材,前期市場傳聞DDGS被退,但國內大豆壓榨產生的豆粕增量已能完全彌補DDGS供應缺口,預計在美豆及國內現貨市場的帶動下,豆粕期價也將踏入尋底之路。操作上,豆粕1405合約可采取短空策略,目標位在3200—3220元/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