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油主力上周維持低位震蕩的走勢,進一步打開下方空間有明顯的難度,下探6600元/噸一線支撐依然有效,期價周尾收于6608元/噸。豆油自身基本面缺乏變化,需求并不及預期加之棕櫚油支撐不在,期價在內憂外患下維持弱勢格局。
國內豆油方面,去年四季度的去庫存預期略令市場失望,雙節備貨期結束,商業庫存仍維持在98萬噸一線。但與國際市場相似,短期美豆舊作大量到港的供應利空也已經被消耗,后市的豆油進口也維持在相對合理的水平,豆油合約上進一步跌幅尚未打開。整體國內繼續保持著豆油偏松的供需環境,現貨市場下游接貨的意愿也較為清淡,故料目前基本面下連豆油仍難以形成有效反彈。
2013年11、12月壓榨總量已超過1300萬噸的天量。特別是12月份,單月壓榨創歷史天量的720萬噸,折油130萬噸左右,對于通常國內100萬噸的豆油月度消費量來說,供需依舊偏向于寬松的格局。目前,國內進口大豆渠道庫存始終難以建立,這讓粕強油弱的格局仍有很好的供應方面的基礎。
目前港口大豆的現貨壓榨利潤已經回落到0以下,理論上油廠已經沒有繼續壓榨的理由。但對于豆粕上的未執行合同的生產使得油廠有繼續開工的必要。豆油庫存壓力仍不小,但較受壓榨利潤良好而刺激的11、12月應有明顯的緩解。
根據國家相關部門的數據顯示,國內1月到港豆油約在12萬噸的水平,基本接近歷史均值。根據船期到港情況的了解,2月份仍有約10萬噸豆油到港,進口油脂形成的供應壓力并不大。
目前來看,豆油需求依舊處于弱勢,季節性備貨行情已過,港口大豆供應依舊處于一個向上增長的預期中,當然這需要南美產量和物流的配合。從概率上來說,中長期來看大豆供應轉向寬松仍是2014年的主流,因此在新需求出現之前,豆油商業庫存維持在100萬噸一線已屬不易,豆油價格承壓的格局不會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