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對16家期貨公司研發部門負責人進行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過去一年里國內經濟增長放緩、歐美經濟體復蘇進程緩慢、美聯儲QE退出預期升溫等宏觀環境明顯壓制大宗商品走勢,大宗商品市場整體低迷,多數期貨品種呈現下跌趨勢,接近八成的機構認為大宗商品過去一年的表現較差。
對于2014年的大宗商品市場,多數機構的看法較上一季度和去年同期更為悲觀。多數機構認為2014年國內貨幣政策將繼續偏向收緊,美國QE政策的變動仍將是決定大宗商品市場走勢的主導因素。大宗商品市場在2014年難以轉牛,整體將延續“農強工弱”格局。
具體品種方面,油脂油料、糧食兩大類農產品期貨成為多頭堅守的陣地。由于飽受產能過剩壓力,工業品將維持弱勢。同時貴金屬、有色金屬期貨較難出現大幅度上漲,黑色金屬及塑料等化工類商品也將延續弱勢。
多頭看好油脂油料、糧食
從本次調查結果來看,農產品當選為2014年的多頭人氣王。其中,油脂油料和糧食兩大類商品成為2014年最為看多的商品種類,各有26%的機構看好其走勢。能源化工類商品成為次于農產品的看多板塊。受訪機構認為,國內經濟政策、年初國家對農業的扶持政策以及品種的季節性三大因素將利好農產品價格。
季節性因素利多油脂油料
調查顯示,較多機構一季度依然看漲油脂油料商品,認為或將繼續延續去年的強勢。在受訪的16家機構中,各有6家機構認為2014年一季度應做多大豆和豆油,接近4成,成為多頭最為青睞的品種。另有4家機構認為可以做多豆粕。
受訪機構表示,2014年油脂市場的關鍵影響因素由需求決定,宏觀層面對油脂油料市場沖擊減弱,全球油脂供應繼續保持穩步增長,而目前油脂利空因素已經基本消化殆盡。
其中,豆類在一季度將保持相對堅挺。年初市場圍繞大豆出口銷售和南美大豆關鍵生長期間的天氣炒作是豆類的利多因素,而春節前終端備貨需求及國內養殖效益改善,飼料需求繼續剛性增長將對豆類價格提供較強支撐。
光大期貨在其研究報告中指出,馬來西亞棕油產量、庫存超預期下降成為引領2013年下半年油脂價格反彈的導火索。2014年1至4月份馬來西亞棕油將進入低產期,預計棕油產量下滑更有利于國際市場棕油庫存消化。預計馬來西亞棕油市場庫存由寬松到緊張的利多效應將在2014年一季度持續蔓延,國內棕油受其帶動或將延續中期上漲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