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農產品期貨市場在中央一號文件利多影響下,行情一度出現企穩反彈跡象,但鑒于目前多數品種基本面供需仍然寬松,在供給壓力下,價格難以持續走強,預計春節前后豆類、油脂等品種延續前期弱勢行情的可能性較大。
油脂市場基本面利空長存
受全球油脂油料供應預期增加、國內油脂庫存龐大、油脂消費動能趨緩等一系列利空因素影響,國內油脂期價在一季度將繼續延續頹勢,操作上建議中長線投資者保持逢高沽空思路。
南北美大豆供給預計增加。根據美國農業部預估,預計2014年巴西大豆產量將達到8800萬噸,較上年度增加700萬噸;2014年阿根廷大豆產量將達到5450萬噸,較上年度減少50萬噸。雖然阿根廷產量預期減少,但巴西產量的增產彌補了阿根廷的減產。截至目前,大豆的出口價格持續維持在13美分/磅的高位,出口數量也較去年增加了約144萬噸,美豆銷售良好,美國農場主將繼續傾向于種植大豆,預計新季度美豆的種植意向將會被上調,屆時美豆供給呈現增加的預期概率較大。
國內油脂庫存龐大。國內的油脂消費主要集中在豆油、棕櫚油和菜油三種油品。目前國內主要港口的棕櫚油庫存在110萬噸左右,豆油商業庫存在90萬噸左右,菜油儲備庫存在500萬噸左右。截至2013年底,國內主要油品的商業庫存在700萬噸左右。2014年2月起國內大豆和棕櫚油的進口開始逐步恢復,其中大豆的月度進口量預計將保持在400萬噸以上,折合豆油80萬噸,棕櫚油的月度進口量也在40至50萬噸左右。并且由于2013年整年菜粕銷售情況火爆,沿海油菜籽加工企業油菜籽進口壓榨積極,2014年油廠挺粕心態將延續,保持大幅進口油菜籽的經營策略將不變,屆時菜油的供應壓力將不容小覷。綜上分析,2014年一季度油脂的供應壓力將繼續施壓于油脂期價。
2014年從政策的連續性方面考慮,預計餐飲消費增幅將繼續受到抑制,餐飲增速的減緩將直接導致油脂消費增幅下滑。
豆粕需求旺季進入尾聲
從豆粕基本面來看,隨著農歷春節前后畜產品出欄量增大,豆粕下游季節性需求旺季進入尾聲,加之全球大豆供給前景充裕,豆粕春節后將震蕩尋底。
首先,豆粕下游季節性需求趨弱。每年春節后,受畜產品大量出欄影響,飼料需求將由旺季轉入階段性淡季,豆粕下游需求趨弱。以生豬養殖為例,從中國農業部公布的4000個監測點2009年至2013年月度生豬存欄量數據來看,每年農歷春節當月生豬存欄量均會出現下降,2013年的農歷春節是在陽歷2月,該月生豬存欄量較上月下降了851萬頭。
其次,豆粕整體供給前景趨于增加。近月來,國內進口大豆分銷情況較好,油廠提貨積極性較高。中國海關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3年12月進口大豆量為740萬噸,較上年同期增25.6%,較上月升22.7%。但在2013年12月進口量大幅提高并創出歷史當月最高值的情況下,國內港口進口大豆庫存卻不增反降。截至2013年12月31日,國內主要港口進口大豆庫存約為478萬噸,較上月末下降了33萬噸。由此可見,近月增加的大豆進口量已被油廠消化,油廠整體大豆庫存較為充裕,豆粕整體供給前景趨于增加。
最后,全球大豆供給充裕。目前,美國現貨大豆處于季節性上市期,南美新作大豆作物產量前景較好,全球大豆供給前景較為充裕。美國農業部1月供需報告顯示,美國2013/14年度大豆產量預估為32.89億蒲式耳,較2013年12月預估值上調0.31億蒲式耳;巴西2013/14年度大豆產量預估為8900萬噸,較2013年12月預估值上調100萬噸;阿根廷2013/14年度大豆產量預估為5450萬噸,與2013年12月預估值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