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當周油脂市場經歷了冰火兩重天。先是4月10日美國農業部月度供需報告超預期下調2013/2014年度美國及全球大豆結轉庫存預估,對豆油市場提供支撐。隨后,馬來西亞棕櫚油局發布的數據顯示,3月馬來西亞棕櫚油庫存較2月增加3萬噸至169萬噸,而此前市場預期馬棕油庫存將繼續下滑,數據公布之后,棕櫚油大幅下跌,豆油也受此拖累振蕩走低。
天氣因素或帶來利好
美國農業部4月月度供需報告顯示,美國2013/2014年度大豆結轉庫存為367萬噸,庫存消費比為4.01%,低于上年度的383萬噸,為2004年來最低。另外,根據美國油籽加工商協會數據,2月份美國豆油庫存為86萬噸,為2006年以來同期最低水平,遠低于同期五年均值的122萬噸。二季度,隨著美豆庫存的逐漸減少,美豆壓榨量也將逐漸下滑,豆油供應也將相應減少。而美國農業部表示,今年將繼續支持生物柴油的生產和全球的銷售推廣,市場等待美國生物柴油補貼政策的出臺。一旦今年的生物柴油需求繼續大幅增加,那么美國豆油供給將會更加緊張,對豆油價格無疑將產生利好。
近期,市場關注最多的就是厄爾尼諾是否發生,以及發生后對作物生長的影響。從目前各大天氣機構的預測來看,厄爾尼諾今年發生的概率較高,大致在50%—80%。按目前美國發布的預警,今年厄爾尼諾可能提前出現在4—6月,這一時期,大豆主產國阿根廷正處于收割期,巴西基本在4月完成收割,美國則處于下一年度的種植期,因此,預計這對大豆產量的影響不大。一旦棕櫚油的產量受到影響,那么對豆油也將起到間接提振的作用,后期還需密切關注天氣的變化。
后市油廠開機率將提高
中國方面,2—4月,由于我國處于生豬存欄的季節性淡季,也是我國豆粕消費的季節性淡季,而今年的生豬存欄量和能繁母豬又均處于歷史偏低水平,所以豆粕的備貨需求遲遲未啟動。豆粕消費量較少導致很多壓榨企業開機率不高,3月以來,沿海地區主要大豆壓榨企業的開機率一直在50%以下。豆粕產量在減少的同時,豆油產量也在減少,而相對來講豆油需求則較為剛性,這對豆油價格構成了支撐。而截至4月11日,我國的生豬養殖大省——四川地區的豬糧比價已經下滑到了4.63左右的歷史低位水平,生豬養殖虧損嚴重,養殖戶的補欄積極性不高,短期內豆粕消費預計還將難以啟動,因此油廠開機率或還將保持在50%左右的偏低水平,預計豆油庫存也將保持在緊平衡狀態。
不過,由于近期我國進口大豆到港量較大,而壓榨量偏低,導致我國港口大豆庫存迅速攀升至650萬噸左右的高位,接近2012年7月的歷史最高水平691萬噸。一旦后期豆粕消費增加,油廠開機率提高,豆油庫存增加的潛力將較大。尤其到了三季度,豆油的需求淡季,棕櫚油的需求旺季,豆油庫存更是易增難減。
短期來看,一方面是美豆及美豆油供應偏緊及厄爾尼諾預期等利好因素提振,另一方面是馬來西亞棕櫚油產量和庫存增加及中國菜油拋儲預期產生壓制,我們認為,豆油或仍維持區間振蕩走勢,后期關注這些影響因素主導地位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