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現貨市場疲軟、作物生長進度良好,且在近期進口增加令美國國內大豆供應壓力緩解的情況下,隔夜CBOT大豆期貨小幅走軟,指標11月合約在1210美分/蒲式耳一線尋求支撐。
美國農業部公布的每周作物生長報告顯示,截至6月15日當周,美國大豆種植率為92%,高于去年同期的83%以及五年均值90%;出苗率為83%,較一周前提高12%,去年同期為63%,五年均值為77%;生長優良率為73%,不及一周前的74%,但高于去年同期的64%。隨著美豆播種接近尾聲,市場將更加關注大豆的生長情況,鑒于當前天氣有利于作物生長,天氣市的升水炒作尚未開啟,預計美豆期價近期仍將以偏弱震蕩為主。
國內方面,昨天粕類板塊強勢上揚,市場氣氛較為偏多。目前,多數油廠6、7月份銷售計劃已基本完成,基本不存在銷售壓力,由于出貨心態良好,豆粕現貨價格在油廠支持下出現止跌企穩跡象,而成交保持旺盛狀態,對于期價走勢將會形成支撐,預計市場仍將偏強震蕩,建議短多思路對待,9/1月價差可能會繼續收斂至200元/噸左右。
菜粕方面,油菜籽托市收購政策越來越明朗,由于國儲菜油庫存充足,油廠收購進度較為緩慢,這將使得菜粕加工周期被拉長,今年出現集中大規模供應的可能性較低,有利于化解菜粕大量上市的供給壓力。而市場傳言,今年湖北地區國儲菜粕將由指定的幾家單位專門銷售,這使得市場開始擔憂國產菜粕的供應狀況,由于指導價格高達3000-3050元/噸,相對的壟斷預期或將使企業更容易形成價格聯盟,推升菜粕價格。昨天,兩湖地區國產菜粕價格已升至3300元/噸,較上周上漲100元/噸左右,對于期價仍存在向上推動力量,可依托5日均線維持偏多思路。
油脂方面,受原油價格走升影響,馬盤棕櫚油連續三個交易日收漲,不過出口數據疲軟致使漲幅受限。船運調查機構ITS和SGS數據顯示,6月1-15日馬來西亞棕櫚油出口較上月同期下降7.8%-8.3%,至58.7-59萬噸,由于出口需求不濟、產量季節性增加,預計6月底庫存量將會繼續增長,將可能導致期價維持弱勢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