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市場關注焦點轉移至新年度的供需面,2014年美國大豆種植面積的大幅增加刺激CBOT大豆期貨放量下跌,6月30日的長陰線向下吞沒了近3個月以來的漲幅。由于美國中西部地區天氣繼續向好發展,此后CBOT盤面也沒有止跌企穩的跡象,價格重心繼續下移。
美豆期貨的大幅下跌導致進口大豆期貨盤面壓榨利潤有所改善,國內豆粕和豆油期貨市場上的套保壓力隨之而來,油粕雙雙出現大幅跟跌行情。直到7月10日馬來西亞棕櫚油庫存降幅超出市場預期,以棕櫚油為首的油脂板塊才迎來小幅回升。7月12日凌晨美國農業部將發布7月份供需報告,持續下跌的豆油期貨會創出新低還是超跌反彈?
美國大豆生長前景良好
6月美國中西部地區降水充沛,利好大豆幼苗生長。截至7月6日當周,美國大豆生長優良率穩定在72%,為20年來同期最高水平。盡管美國密西西比河流域局部洪澇災害的隱患增大,但是穩定的優良率數據消除了市場擔憂情緒,導致美豆期貨繼續向下探底。
預計在7月份供需報告中,美國農業部將沿用之前的單產預估和6月30日的種植面積報告,即2014/2015年度美國大豆單產為45.2蒲式耳/英畝,大豆種植面積為8483.9萬英畝,大豆收割面積為8405.8萬英畝,這意味著美國新作大豆產量料將大幅增至37.99億蒲式耳(接近1億噸)的創紀錄高位。由于產量增長,預計美國農業部也會相應調高大豆消費量,但期末庫存仍將有所增加。據國外媒體統計,當前分析師對美國2014/2015年度大豆期末庫存的預估多數在3.20億—4.89億蒲式耳之間,平均預估值為4.18億蒲式耳,高于6月預估的3.25億蒲式耳。
然而,美國大豆產量方面的利空已基本被市場消化,后市需重點關注低價對需求方面的影響。若美國大豆期末庫存高于市場預期,CBOT大豆期貨再度破位下跌,國內豆油期貨恐將繼續下跌;反之,豆油期貨有望迎來短暫的超跌反彈行情。
豆棕價差接近歷史低位
馬來西亞棕櫚油局數據顯示,由于干熱天氣令棕櫚油產量下降而齋月油脂消費增長,2014年6月末馬來西亞棕櫚油庫存減少10%至166萬噸,為2013年6月以來最低水平,而且超出市場預期。這提振國內外棕櫚油期貨均出現一定幅度的反彈。
此外,因近期大豆到港速度放慢,且部分油廠面臨豆粕脹庫的問題,因此油廠開機率有所下降,豆油庫存增速跟隨下降,下跌壓力略有減輕。
當前1409合約的豆油與棕櫚油期貨價差為642元/噸,1501合約的豆棕價差為730元/噸,均接近歷史偏低水平,有利于刺激豆油對棕櫚油的替代。而且從季節性走勢來看,每年三季度豆棕價差擴大的概率較大。因此在基本面利空暫時出盡的背景下,豆油期貨有望通過超跌反彈來修復與棕櫚油期貨之間過低的價差。
此外,由于地緣政治題材炒作降溫,近期國際原油價格重回跌勢,NYMEX原油8月合約再度下跌至100美元/桶關口。受此影響,市場對生物柴油題材的炒作降溫,類似馬來西亞因基建問題推遲生物柴油計劃的負面消息增多。
綜上所述,盡管豆油期貨短線有望在利空出盡之后超跌反彈,但是供應寬松、需求不振的基本面仍將拖累豆油期貨中期走勢。從當前國內外宏觀經濟形勢來看,植物油的食用消費和工業消費都缺乏顯著增長的動力,因此植物油市場恐將在低位區間持續振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