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2014年7月11日的一周,全球油籽市場繼續下跌,主要原因是美國大豆產區天氣理想,供應形勢向好,美國農業部(USDA)供需數據顯示美國新豆期末庫存將比上年提高三倍。
周五,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成交活躍的新季11月大豆期約收于1075美分/蒲式耳(約合每噸395美元/噸),比一周前下跌58.5美分或5.2個百分點。陳季8月大豆期貨收于1195美分/蒲,比一周前下跌104美分或8個百分點。美灣1號黃大豆的現貨報價為每蒲式耳1366.75美分(平均約合每噸502.2美元),低于一周前的1372.75美分。大連商品交易所的9月大豆期貨收于每噸4271元(約合每噸688.5美元),比一周前下跌36元。加拿大洲際交易所的11月油菜籽期約比一周前下跌16加元,報收436.90加元/噸(合每噸407.1美元)。阿根廷2014年8月交貨大豆的買方報價為每噸469.5美元,一周前為497.80美元/503.31美元,上河FOB價格。
首先來看一下周五美國農業部發布的7月份供需報告。2014年美國大豆產量預計達到創紀錄的38億蒲式耳,較上月調高了1.65億蒲式耳,也要高于市場預期水平。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本月美國農業部將美國陳豆期末庫存調高至1.4億蒲式耳,比上月的預測1.25億蒲式耳高出12個百分點,調高幅度也要高于市場預期。經過上述調整后,美國農業部預測2014/15年度美國大豆期末庫存將達到4.15億蒲式耳,比上年庫存提高三倍,并且創下八年來的最高水平。全球方面,2014/15年度全球油籽產量預計達到創紀錄的5.219億噸,較上月上調580萬噸,主要因為大豆和油菜籽產量調高;其中全球大豆產量預計為3.048億噸,較上月調高480萬噸,主要原因是美國產量提高。
從美國大豆生長的情況看,過去一周來美國中西部地區天氣幾近理想,提振大豆作物長勢。截止到7月6日,美國大豆作物優良率穩定在72%,高于上年同期的67%,繼續位于20年來同期的最好水平。由于美國中西部天氣前景依然良好,因而下周出臺的作物進展周報可能繼續顯示大豆優良率穩居歷史高位,這可能繼續對大豆價格構成下行壓力。但是考慮到大豆作物要到8月份才會進入關鍵的單產形成期,天氣的不確定性意味著大豆價格波動性可能加劇。另外,經過近期大幅下跌后,技術指標嚴重超賣,也可能給市場帶來一定的底部支撐。
從中國方面來看,7月8日舉行的臨儲大豆競價交易會成交率有所下滑,實際成交量為95,566噸,成交率26.97%,最高成交價4270元/噸,2011年大豆成交均價4080元/噸。作為對比,上周拍賣會實際成交106,739噸,成交率30%,均價4068元/噸。
最后看一下機構動向。德國漢堡的行業刊物油世界發布的報告稱,由于全球大豆主要出口國的新豆產量前景看好,大豆價格依然面臨下行壓力。繼巴西2013/14年度大豆產量創下歷史最高水平8750萬噸后,2014/15年度產量前景依然明朗,美國農業部預計2014/15年度巴西大豆產量可能進一步增長到9100萬噸。另外,2014/15年度美國大豆產量也將創下歷史新高,原因在于播種面積創下歷史最高水平,單產前景樂觀。油世界表示,由于美國大豆供應預期增長,如果今后數月大豆沒有受到惡劣天氣的損害,那么大豆價格面臨進一步下跌壓力的幾率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