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7月初,美國農業部報告利空來襲,對國內外市場中豆類商品的價格產生較大影響,大豆出現斷崖式下跌,連豆粕承壓回落,豆油期貨價格亦拐頭向下,并再創新低。分析認為,本次利空的集中兌現將對豆類商品價格產生重要影響,預計本次利空集中兌現后,在消費需求,天氣炒作等因素的刺激下,或將迎來一波反彈,投資者在6450-6500點一線可輕倉參與反彈交易。
一、 利空集中兌現
1、USDA季度谷物庫存報告和種植面積報告
6月30日,USDA季度谷物庫存和種植面積報告顯示,截止6月1日美豆庫存為4.05億蒲式耳,高于此前市場預測的3.78億蒲式耳及6月份USDA報告預計的3.25億蒲式耳;預計今年美豆種植面積將達到8483.9萬英畝(約為3430萬公頃), 較3月末種植意向報告中的預測增加334.6萬英畝,高于預期的8215萬英畝。下圖看,2014年美豆優良率處近年較高水平,按USDA6月份供需報告中預測的美豆畝產45.2蒲計算,14/15年度美豆產量將達到38億蒲以上,遠高于之前的紀錄水平33.59億,也遠高于6月供需報告中預測的36.35億。
同時,美國農業部7月份供需報告也進一步驗證了上述數據的真實性。該報告預計14/15年美國大豆產量38.0億蒲式耳,上調1.65億蒲式耳,主要由于收割面積增加。在6月30日的種植面積報告中預計收割面積為8410萬英畝,較6月預估上調360萬英畝。預計大豆單產45.2蒲式耳/英畝,較上月持平。大豆供應量高于上月預估1.8億蒲式耳,體現為期初庫存的增加。14/15年度大豆出口上調5000萬蒲式耳至16.75億蒲式耳,反映了外部市場需求以及較大供應量、低價格的刺激作用。14/15年大豆期末庫存預計上調4.15億蒲式耳上調9000萬蒲式耳,為06/07年度以來最高水平。
另外,由于豆粕出口以及國內使用量增加,該機構還將13/14年度美國大豆壓榨量上調2500萬蒲式耳至17.25億蒲式耳。同時將該年度的大豆出口上調2000萬蒲式耳至16.20億蒲式耳,反映了從6月初以來創紀錄的出口裝船量。且13/14年度大豆期末結轉庫存預計為1.4億蒲式耳,上調1500萬蒲式耳。
分析認為,美豆庫存的調升,種植面積的增加以及單產的提高,為2014/15年度美豆增產打下良好基礎,同時也加劇了豆類市場供需寬松的格局,對市場形成較大利空。同時,兩次報告集中利空的出現或為短期利空出盡的信號,未來7-9月份美豆即將進入最為關鍵的生長期、灌漿期,天氣因素或成主導,進而可能產生局部利多題材。
二、 下半年天氣、需求或成主角
1、天氣仍存變數
7月13日,據日本氣象局的消息顯示,今年夏季出現厄爾尼諾現象的幾率低于早先預期,但今年秋季出現厄爾尼諾現象的幾率依舊偏高。該機構上月曾預計,厄爾尼諾現象可能在今年夏季出現,至少持續到冬季,但現在來看,該機構依然預計厄爾尼諾現象將可能在今年的9-11月的某個時間段出現。而美國和澳大利亞氣象局也根據各自監測給出類似的預測,其中上月美國氣象專家給出最為強勁的預測,其認為北半球發生厄爾尼諾現象的概率高達70%。如果出現厄爾尼諾,將可能導致東南亞、澳大利亞以及北美等部分地區天氣干旱,進而影響這些地區農作物的生長及產量,使南美地區出現洪澇,影響小麥、甘蔗、大豆等作物的種植,生長以及最終產量,成為投機者炒作其價格的利多題材。
2、 USDA或再成主角
最新報告預計2014/15年度美國大豆單產為45.2蒲式耳/英畝,與上月持平,大豆產量為38.0億蒲式耳,上調1.65億蒲式耳,為近年來最高水平,如此高的單產和產量也為美國農業部后市“操作”提供了較大空間。眾所周知,美國農業部歷來都是主要為本國農戶、農場主服務的,它往往在北美新作物種植時大幅提高其種植面積、單產及產量等,而在進而7月中旬甚至8月份后,會因天氣等各種因素逐步下調收割面積、單產及產量,為市場挖掘利多題材,促使其相關商品價格堅挺,最終使本國農戶生產的農作物賣出較好的價錢,以達到服務的目的。這一點在2012年的全球豆類市場中體現的淋漓盡致,對此投資者應有清醒的認識,且在豆類市場利空集中兌現之時,USDA再成市場主角的概率也在增加。
3、 節假日或帶動豆油消費性需求恢復
下圖看,2014/15年中國豆油的總需求仍在小幅增長,從而帶動豆油的庫存消費比沒有繼續提高。下半年隨著中秋節、國慶節以及元旦等節日的來臨,或對豆油消費產生一定的刺激作用,屆時豆油現貨價格也可能小幅反彈。另外,6月份同比CPI上漲2.3%,比5月份回落0.2個百分點,其中,食品價格上漲3.7%,非食品價格上漲1.7%,總體呈現溫和上漲的態勢,也會對油脂價格產生積極作用。
4、 下半年進口大豆到港量或下降
2014年一季度中國進口大豆到港量為1534.59萬噸,二季度為1886.4萬噸,同比均增加不少。不過據測算,這一數據或從8月份開始減少,全年呈現前高后低走勢的可能性極大,屆時進口大豆到港量的減少,也會減少豆粕、豆油的供給壓力。
三、 總結及研判
綜上所述,豆類市場利空集中兌現,引發豆油期價下行。且目前國內乃至全球油脂市場整體仍呈現供應寬松格局,且該趨勢還將延續很長一段時間。然而,目前美豆還未進入到正真的炒作時期,后期進口大豆到港量的減少或給市場以緩沖,同時在后期厄爾尼諾現象還存在很大概率的情況下,豆油價格不宜過分看空,短期超跌之后,或迎來一波反彈。
操作上,豆油主力1501在6450-6500一帶逢低輕倉建多,短期反彈目標在6700附近,跌破6400點可考慮減倉或止損。
四、風險因素
1、厄爾尼諾現象不發生,天氣狀況良好,北美大豆生長良好。
2、節假日消費不及預期,豆油需求恢復進程緩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