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脂價格連續陰跌,美豆的豐產預期以及油脂的消費疲軟壓制價格上行空間。同時,油廠挺價,不愿意降價拋售,寄希望雙節消費出現起色。下周USDA報告可能上調美豆產量以及MPOB報告可能預測庫存下降,利多利空同時來襲,油脂短期上下兩難。
近兩周多以來,棕櫚油和豆油偏弱振蕩為主。短期關注焦點為8月11日中午的MPOB7月供需報告以及當天凌晨的USDA8月報告。
對于MPOB報告,路透調查預計,7月產量165萬噸,漲幅4.9%;出口145萬噸,跌幅2.1%;庫存164萬噸,降幅1.3%。SGS出口顯示,7月馬來出口135.3萬噸,環比下降2.8%,其中中國進口24.4萬噸。市場較一致預期7月庫存會出現下降,主要是由于7月預估產量減去出口的差值不足以彌補6月庫存的降幅。未來兩到三個月,棕櫚油產量屬于季節性增產階段。但是目前市場和種植園調查普遍顯示,7月增產5%左右,環比增速在歷史同期屬于偏小。一季度的極度干旱仍可能影響棕櫚油產量。另外,降雨監測顯示,5月到7月之間,棕櫚油主產區降雨整體略低于歷史同期,沙巴和加里曼丹局部降雨量少于平均水平。因此天氣情況不支持棕櫚油產量大幅增加。
棕櫚油需求方面,市場認為后期馬來棕櫚油出口難以起色,可能較去年減少100萬到150萬噸左右。一是原油價格處于低位,生物柴油需求下降;二是豆油、菜油供應充足,且油脂間價差目前較同期偏小,豆菜油擠占棕櫚油市場。短期來看,歐盟生物柴油利潤下降,而且歐洲菜油近期降幅明顯,近期歐盟可能減少棕櫚油進口量。中國方面,目前棕櫚油貿易融資信用證受阻,未來3個月進口量可能不到100萬噸,將對馬來出口造成打擊。
USDA8月報告關注焦點在美豆新作單產和產量的預估。USDA7月預估美豆單產為45.2。路透社最新調查顯示,分析師預計今年美國大豆平均單產將達到創紀錄的45.5蒲/英畝,預測范圍在44.2蒲式耳到46.85蒲式耳/英畝。整體看,美豆產量仍有不確定性。
國內方面,四級豆油現貨價接近6000元/噸,是2009年以來最低水平。棕櫚油5500元/噸左右,也是近年以來低位。目前期價現貨月份幾乎平水,遠月升水幅度處于較小范圍。現貨價格偏低,油廠目前普遍有挺價心態,期待雙節消費帶動行情轉暖,并不急于大幅降價拋售。另外,期貨遠期結構較平緩,消化了后期部分利空,短期油脂價格大幅向下空間有限。庫存方面,截至8月1日,國內豆油庫存129.74萬噸,較上周同期的131.78萬噸降1.55%,但較去年同期的104.31萬噸增加25.43萬噸,增幅為24.38%;棕櫚油庫存107萬噸左右,去年同期111.78萬噸,2012年73萬噸;菜油仍有500萬噸的國儲庫存。油脂整體庫存供應充足,熊市格局難以改變。
國內油脂市場短期需要關注兩個因素,一是棕櫚油融資進口受阻的問題。若進口量持續下滑,國內棕櫚油可能加快去庫存進度,未來兩個月庫存可能跌至100萬—90萬噸,這對價格可能產生支撐。第二個是小包裝的需求,目前油脂港口庫存充足,終端庫存偏低,一旦美豆天氣、產量或者馬來棕櫚油產量出現擔憂,可能短期刺激消費端采購,提振油脂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