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季美國大部分農業產區農作物生長條件良好,非常有利于大豆和玉米作物生長,加上農戶種植高產種子以及其它新型農用技術,今年美國玉米和大豆產量有望創下歷史最高紀錄。
美國農業部在周二發布的產量月報里預計今年美國大豆產量將達到創紀錄的38.2億蒲式耳,玉米產量也有望豐產,達到創紀錄的140億蒲式耳。
德克薩斯州農工大學經濟學家馬克·韋爾奇稱,美國大部分地區狀況非常理想。通常情況下,至少會有部分玉米產區會出現干旱或其他生產問題;但是今年美國18個主產州的生長條件幾乎都非常理想,農作物出苗時降雨充沛,夏季溫度偏低,最大限度制約了高溫損害。18個州占到全國玉米產量的91%。
伊利諾斯州的情況尤其如此。伊利諾斯州是美國頭號玉米和大豆產區。伊利諾斯州立大學農業及消費者經濟學家斯科特·歐文稱,迄今為止伊利諾斯州農業產區的天氣非常理想,單產將非常高企。
玉米和大豆有望豐產,已經導致玉米和大豆價格急劇下跌。但是短期內不會對消費者食品價格造成任何顯著的影響。但是玉米和大豆是主要的飼料原料,價格下跌將會最終導致牛肉、豬肉、雞肉和牛奶價格下跌。歐文稱,農產品價格下跌最終將會傳導到消費者價格。但是他認為2015年的情況不會顯著緩解。這只是需要時間而已。
農業公司已經研發出特色鮮明的種子,不僅可以密集種植,而且還能抵御干旱和病蟲害。另外,大型種植機械和拖拉機配備了全球定位(GPS)系統,如果需要,這些農用機械可以在夜間作業,這有助于農戶在天氣不利的情況下靈活調整播種計劃。
現如今美國玉米單產已經達到五十年代的平均單產44蒲式耳/英畝的三倍以上,近幾年達到150蒲式耳/英畝。2009年美國玉米平均單產達到164.7蒲式耳/英畝的歷史最好水平。美國農業部周二預計今年玉米單產將打破這一紀錄,達到167.4蒲式耳/英畝,一些分析師則預計玉米單產將超過170蒲式耳/英畝。
美國大豆單產也于2009年創下歷史最高紀錄,平均單產達到每英畝44蒲式耳,產量達到33.6億蒲式耳。美國農業部預計今年全國平均單產將達到創紀錄的45.4蒲式耳/英畝,產量為38.2億蒲式耳。
周二,CBOT的12月玉米期約報收3.69美元/蒲式耳,至少比大多數農戶在種子、化肥、病蟲害防范及燃料方面的投入成本低50%。一些農戶將貯存玉米,等價格改善時再出售,而其他一些農戶可能在價格低于特定價位時利用部分聯邦農作物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