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6月30日美國農業部公布的種植面積報告,重創國內外豆類油脂期貨市場以來,大連豆(4633, 60.00, 1.31%)油期貨持續單邊下跌行情,進口大豆成本下降以及國內油脂消費下滑、庫存積壓是壓制盤面的主要因素。8月,美國農業部報告上調美豆單產預估,豆類油脂期貨市場整體頹勢難改,而且中秋、國慶雙節的油脂備貨需求尚未啟動,豆油(6312,-18.00, -0.28%)期貨短期可能加速趕底。
美國大豆豐產前景不變
盡管7月美國中西部地區降水量較往年偏少,美國大豆生長優良率較前期有所下降,但是涼爽的氣溫抑制了土壤水分的散失,美國中西部地區并未出現大面積干旱,目前70%的優良率依然是歷年同期的偏高水平。天氣預報顯示,8月美國中西部地區降雨將增多,氣溫仍偏低,但處于適宜大豆開花灌漿的范圍。因此,美豆生長前景依然良好,優良率數據未來將回升。
得益于較好的天氣,美國農業部在8月供需平衡報告中將2014/2015年度美國大豆單產上調至45.4蒲式耳/英畝的創紀錄水平,高于7月預估的45.2蒲式耳/英畝。2014/2015年度美豆產量由此增至38.16億蒲式耳,出口和壓榨量未作調整,期末庫存增至4.3億蒲式耳,較上一年度增加逾2倍。
大豆集中到港,豆油庫存攀升
7月我國進口大豆747萬噸,環比較6月增長108萬噸,1—7月共進口大豆4168萬噸,同比大幅增長20.2%。由于大豆到港仍較集中,上周國內進口大豆庫存量繼續增加,油廠開機率也繼續提高,達到56.27%的超高水平。從大豆到港預報以及豆粕(3247, -36.00, -1.10%)未執行合同量增加等方面來看,預計這種高開機率還將持續數周。盡管進口倒掛令豆油進口量明顯下滑,但是國內油廠壓榨仍將導致豆油供應壓力高企。
與此同時,由于下游油脂消費清淡,并且菜籽(5059, 63.00, 1.26%)接近平水的價差結構降低了豆油的替代需求。因此,國內豆油現貨成交清淡,出貨量不大,豆油庫存繼續保持擴大態勢。自4月以來,國內港口豆油庫存步入持續上升的通道。截至8月12日,主要港口豆油庫存攀升至129.43萬噸,高于去年同期。預計在下半年節日消費帶來的補庫需求啟動之前,豆油的庫存壓力難以消化。
其他油料作物增產拖累豆油
在美國大豆豐產可能性較大、植物油需求增長乏力的情況下,豆油市場的潛在利多只能來自于其他油料作物的減產。然而,由于太平洋相關海域的表層海水溫度下降,目前厄爾尼諾現象發生的概率降至50%,東南亞產區棕櫚油(5476, -90.00, -1.62%)減產的概率也隨之下降。馬來西亞7月毛棕櫚油產量達到167萬噸,環比增長6.1%,超出市場預期。7月底,馬來西亞棕櫚油庫存增至168萬噸,環比增長1.5%,也令預期庫存下降的分析師大跌眼鏡。
據私營分析機構Informa經濟公司8月的供需數據了解,全球油菜籽產量也不會出現大幅減產,由于加拿大菜籽產量下調,全球2014/2015年度油菜籽產量較上月預估下降50萬噸至6900萬噸,低于上一年度的7190萬噸。歐洲地區和中國的油菜籽有望增產。
綜上所述,盡管豆油期貨四季度的反彈行情值得期待,但短期并不是利空出盡的時點。從技術面來看,多頭增倉并不活躍,主力空頭依然占據主導地位。豆油期貨可能需要在利空因素的拖累下加速趕底,才能刺激資金抄底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