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豆9月報告新作庫存預計創新高 國內豆粕1-5看擴大
美豆種植生長關鍵期天氣持續良好,USDA9月報告預計新作庫存568百萬蒲,創歷史新高。此前預期的陳作產量調增將主要用來抵消過高殘余及出口增加。美豆11月下看10美元/蒲。
國內豆粕面臨庫存較高消費不佳,弱勢為主:1、13/14年度庫存逼近400萬噸,同比+56%;2、下半年自配料用量減少及小麥替代玉米等使豆粕用量減少;3、當前油廠大豆、豆粕庫存都達到兩年高位。
策略建議:1501-1505看擴大,至10月預計擴大幅度100點左右;1501看跌至3150左右,1505看跌至2900~3000.
一、9月USDA報告展望:新作庫存將創新高
今年首次公布良好率就位于74的高位,天氣也始終保持良好,至8月24日仍有70的良好率。目前大豆生長關鍵期7-8月已經接近結束,天氣目前看來將維持良好狀態,今年增產形勢確定。按照目前的趨勢,最終良好率預計將維持在65以上,根據這一高企的良好率,我們將之前的新作單產預計46.1上調至47.0。
再來看陳作,8月報告時USDA已將殘余量放大至-94百萬蒲,明顯過高。但需注意,截止8月14日美大豆出口銷售已達1693百萬蒲,考慮到部分將轉移到下一年度,預計9月報告時陳作出口數字仍需上調至1660百萬蒲。這樣,預計9月報告解決過高殘余量的方式將是上調陳作產量,但增加的產量除殘余外還需要用量彌補增加的出口數字,因此陳作庫存將基本維持140百萬蒲不變。
有了對陳作和新作的基本判斷后,我們給出對9月USDA報告的預期如下:
預計新作庫存將超越之前490百萬蒲左右的預期,達至568百萬蒲,這將是歷史同期最高,并超過06/07年度的530百萬蒲。
在高庫存壓力下,美豆11月期價下看10美元/蒲位置,注意當前價格在10.3美元/蒲左右,我們對此的理解是46左右的單產預期已經反映在價格中,若9月報告不能給出較大單產調整,價格新低就難以再度出現。
二、國內豆粕:消費不旺庫存較高,以弱勢為主
國內豆粕近來的走勢雖同樣以偏空為主導,看來偏空格局的原因。最直接的解釋是豆粕期末庫存較去年增加56%,接近400萬噸。
除庫存外,另一利空原因是今年下半年養殖利潤處于恢復期,自配料需求降溫。但由于自配料中豆粕的用量事實上高于全價料,豆粕的用量將實際上減少。同時,當前小麥玉米價差低至山東地區-120,飼料廠使用小麥替代玉米的動機強烈,由于小麥蛋白含量12%,較玉米的7%高出5%,更使得飼料對蛋白的需求減少,從而豆粕用量減少。
實際來看現貨,當前油廠庫存也較高,相對上半年來油廠大豆庫存當前再創新高,豆粕庫存也位于兩年以來高位。圖中可以看到盡管8月豆粕成交數量較大,價格也大致維持下降趨勢。
結論是,國內豆粕無論是考慮受到CBOT期價影響,還是實際看國內供求,都以利空為主,若CBOT11月大豆跌至10美元/蒲,國內豆粕1501價位應下看3150左右。
三、投資策略:
1、我們仍堅持看豆粕1-5差的擴大。原因和之前的判斷保持一致,1)美豆價格若不足夠低,巴西就不會停止種植大豆,致使3月豆價格將更低;2)當前榨利1月比5月多虧損100元/噸以上,5月豆粕有下跌空間;3)由于9、10月進口大豆到港分別減少至450、430萬噸,較7、8月分別的740、610萬噸下降較多,將使10-11月豆粕略為偏緊,使1月相對偏緊。預計1-5差在未來兩個月將有100以上的漲幅。
2、若要進行單邊操作,1501也有短期下看3150的動力,但更空的應是1505,按價差推算,1505下看2900-3000區間。
一周熱點
- 2021-03-22美國玉米現貨市場述評:中國連續四天大筆買入,玉米價格上漲
- 2021-03-22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于開展“瘦肉精”專項整治行動的通知
- 2021-03-22巴西馬托格羅索州大豆質量低于平均水平
- 2021-03-22交易所:截至3月17日,阿根廷玉米收獲完成5.9%
- 2021-03-22中國連續四天大筆買入美國玉米,累計買入387.6萬噸
- 2021-03-22USDA參贊:2021/22年度中國大豆進口預計為1億噸
- 2021-03-22今年頭兩個月中國從巴西進口的大豆數量同比劇減80%
- 2021-03-22全球飼糧市場一周要聞:中國連續四天大手筆采購美國供應
- 2021-03-22南美大豆市場一周聚焦:雷亞爾匯率上漲,大豆價格連續第二周下跌
- 2021-03-22全球油籽市場一周要聞:原油市場暴跌,油籽市場漲跌互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