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豆粕第35周市場報告:美豆期貨跌跌不休 國內市場承壓走弱
一、大豆市場:
2014年第35周(8.29-9.5),截至9月5日,黑龍江油用大豆收購價格4100-4140元/噸。黑龍江集賢、友誼地區油廠大豆入廠價在4000元/噸。
2月船期南美大豆到我國CNF報價458美元/噸,跌9美元/噸。11月船期美國大豆到我國CNF報價476美元/噸,跌9美元/噸。波羅的海干散貨運指數最新報價1147,較上周漲28。
二、豆粕市場:
2014年第35周(8.29-9.5),截至9月5日,國內沿海43%蛋白豆粕出廠價格集中于3420-3560元/噸。其中大連地區價格為3560元/噸,與上周相比跌20元/噸;京津冀和山東地區價格集中于3400-3520元/噸,與上周相比跌50元/噸左右;江蘇和廣東地區價格3430-3520元/噸,與上周相比跌40元/噸左右。東北內陸地區43%蛋白豆粕價格集中于3570-3730元/噸。
三、市場分析
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顯示,2014年7月份中國進口大豆747萬噸,較6月份639萬噸進口量環比增加108萬噸,環比上升16.93%,較去年7月份720萬噸同比增加27萬噸,同比上升3.75%,再創單月進口量歷史記錄;7月份進口大豆均價為590.61美元/噸,較6月下降8.79美元/噸,環比下降1.47%,同比下降2.16%。2014年1月到7月期間中國大豆進口量為4168萬噸,比上年同期的3472萬噸增長20.2%,金額同比增加17.4%。同期中國從美國進口大豆1730萬噸,高于上年同期的1070萬噸。從巴西進口大豆2090萬噸,上年同期為2050萬噸。根據船期統計,8月份我國大豆進口量依然維持較高水平,大豆供給比較充足。據國家糧油信息中心發布的預測數據顯示,2013/14年度(10月到次年9月)中國的大豆進口量將超過7000萬噸,比上年增長17個百分點,創下新的歷史最高紀錄。市場預估7~9月份到港量為1700萬噸。海關公布的數據顯示,2014年7月份我國出口豆粕26.5萬噸,同比增加116%;1-7月份累計出口豆粕163萬噸,同比增加103%。相比于巴西和阿根廷,我國向東南亞出口豆粕存在路途近、運輸時間短、貨物品質好保證等優勢,預計未來出口量存在較大上升空間。
9月2日國儲大豆拍賣會順利結束,本次交易會計劃銷售大豆337539噸,實際成交132135噸,成交率39.15%,較上周30.44%的成交率繼續回升。自2014年5月13日以來至今,國家臨儲大豆拍賣已舉行17次,計劃拍賣總量為592.4997萬噸,成交總量為221.2418萬噸,占到市場預期投入拍賣總量300萬噸的73.74%。本周到貨的進口大豆平均成本4500元/噸,根據到貨大豆成本、豆油和豆粕出廠價格測算,不考慮套保,本周油廠壓榨收益為虧損427元/噸,虧損程度比上周收窄34元/噸。油廠榨油環節已經連續虧損了8個月,目前已經進入第9個月虧損。本周沿海地區豆粕價格窄幅波動,價格總體水平低于上周,進口大豆到貨速度較快,油廠開工率較高。下游廠商面對較多的供應及逐步下降的價格,控制庫存意愿偏強,近期的采購步伐較慢。油廠庫存上升較快,且待執行的供貨合同數量有所減少,預示油廠在豆粕銷售方面的壓力將趨增加,基差總體趨降格局更加明顯。近期畜禽養殖收益回升,行業景氣度好轉,養殖前景總體偏于樂觀,市場預計畜禽存欄量將溫和增長,豆粕需求將受到溫和拉動,同時油廠仍有挺價意愿,對價格形成支撐,但由于受到全球大豆增產、價格下降的強大壓制,本周后期豆粕行情重返弱勢,承壓下跌。本周沿海多數地區豆油價格小幅下降,市場購銷與上周相比變化不大。市場對美國大豆豐收的預期強化,美盤大豆價格的下降對國內豆油價格仍存在壓制作用,下游環節補充庫存的意愿較弱。另據批發市場反映,今年小包裝油銷售速度偏慢,批發商多對未來銷售持偏悲觀預期。我國大豆進口速度較快,豆油進口步伐也快于去年同期,油廠庫存偏大的局面預計不會扭轉。
四、后市分析
國際市場,美國農業部(USDA)發布的8月份供需報告預測,今年美國大豆單產將達到45.4蒲式耳/英畝,比上年提高2.1%;大豆產量將達到38.2億蒲式耳,比上年提高16%。相比之下,在7月份供需報告里,預測美國大豆單產為45.2蒲式耳/英畝,產量預測為38億蒲式耳。同時,美國農業部還預測2014/15年度(9月至8月)美國大豆期末庫存預期將提高到4.30億蒲式耳,高于上月預測的4.15億蒲式耳。美國大豆長勢好于市場預期,截至 8 月31 日,美國大豆苗情優良率為72%,比去年同期高18 個百分點,比5 年均值高18 個百分點,是過去20 年來同期水平的最高值。在此之前,市場預計苗情優良率為70%。分析機構大多上調大豆單產預期,FC Stone 公司預計美國大豆單產將達到47.6 蒲/英畝,比之前預測值上調1.6 蒲/英畝;美國國際期貨公司預計大豆單產為46.2 蒲/英畝;Allendale 公司預計單產為46.4 蒲/英畝;美國聯合大豆基金會(USB)發布報告,預計2014/15年度美國大豆產量將達到9893萬噸,創下歷史最高水平。與此相對比,美國農業部8 月份預測美國大豆單產為45.4 蒲式耳/英畝。氣象數據顯示,大豆作物遭受早霜威脅的可能性不大。目前美豆產區良好天氣狀況繼續提振產量預期,本年度美豆豐產幾成定局,預計美國農業部將上調單產預期。美國天氣炒作因素逐漸淡化,新豆集中上市后將明顯改善美國大豆供應,全球大豆增產帶來的供應壓力仍有待時間消化,短期內外盤期價受到的豐收預期還未消除。接下來需要關注 USDA9 月報告,報告前美豆預計將維持低位振蕩走勢。南美方面,據國際谷物理事會(IGC)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2014/15年度巴西大豆產量預計為8570萬噸,高于上年的8150萬噸;阿根廷大豆產量預計為5350萬噸,高于上年的4930萬噸。咨詢機構Celeres也發布報告稱,預計2014/15年度(9月到次年8月)巴西大豆產量將達9135萬噸,比2013/14年度增長6%左右。但是巴西貿易部公布的數據顯示,巴西8月大豆出口量411萬噸,同比減少23.4%,因為中國等買家等待美國新豆收獲上市,需求放慢。
國內市場,本周前期豆類市場延續震蕩走勢,但是后期由于新季美豆豐產壓力較大,美豆市場持續走低,施壓國內市場,國內豆類市場承壓下行。但由于新季國產大豆產量或將減產,及目標價格政策支撐,預計國內大豆比較抗跌,下方支撐較強。禽畜養殖利潤的恢復,刺激補欄積極性,生豬價格的持續走高,使得養殖戶壓欄現象較為普遍,且禽畜補欄旺季到來,都將對豆粕需求形成一定支撐,但是目前,菜粕等雜粕蛋白價格偏低,對豆粕構成替代優勢,加上巨大的外盤壓力,當前豆類市場仍處于消化供應壓力節奏之中。總體上,厄爾尼諾失約后,全球大豆增產和養殖需求恢復的博弈將成為近段時間市場運行的主要影響因素,預計豆粕繼續維持弱勢格局。
國產大豆現貨價格(單位:元/噸)
進口大豆港口銷售價格(單位:元/噸)
|
國產豆粕現貨價格(單位:元/噸)
(以上豆粕均為蛋白43%以上) |
一周熱點
- 2021-03-22南美大豆市場一周聚焦:雷亞爾匯率上漲,大豆價格連續第二周下跌
- 2021-03-22全球油籽市場一周要聞:原油市場暴跌,油籽市場漲跌互現
- 2021-03-19數據賦能養豬新時代! ——省飼兒燃啟智能育肥新希望&養豬機器人下線儀式
- 2021-03-19中美外交峰會舉行前,中國連續三天大筆買入美國玉米
- 2021-03-19阿根廷農戶已預售1189萬噸大豆和1910萬噸玉米
- 2021-03-19截至3月17日,烏克蘭玉米出口已達1500萬噸
- 2021-03-19南美專家:2020/21年度阿根廷玉米收割工作完成3到4%
- 2021-03-19阿根廷降雨放慢玉米和大豆作物惡化速度
- 2021-03-192021年3月18日世界主要期貨收盤價格一覽表
- 2021-03-19美國對華大豆出口最新統計:對華銷售總量同比增長1.96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