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人們對豆油低廉的價格已經習慣了,一旦超市豆油漲價,大家還會不適應。曾經萬元一噸的豆油如今身價縮水了這么多,當然非一日之寒,價格自然也是供需市場決定。隨著天氣的轉冷,即將進入傳統旺季的四季度,可即便如此,油脂表現旺季不旺。作為往年領漲的棕櫚油目前只是止跌,而群眾基礎最廣的豆油也是一副半死不活的樣子,人們不禁擔憂:油脂還會有牛市出現么?
一、 美豆的利空使得豆油反彈承壓
三國時代的魏蜀吳三分天下了很多年,之所以三國可以雄踞一方,可以說是各有各的優勢。魏占了天時,吳占了地利,而蜀國占了人和,從這點上看,豆油的群眾基礎最廣,可謂是油脂中的魏國,而棕櫚油則很像吳國,作為最弱的蜀國,也就是菜油。
從USDA九月的月度供需報告來看, USDA調增了美國新季大豆的單產,產量以及庫存,使得市場對豐產的預期再度甚囂塵上,而美豆的不振也在持續打壓豆粕以及豆油的上行空間。
二、 NOPA豆油報告利好,但對市場利好提振預計難持久
9月15日美國全國油籽加工商協會(NOPA)公布的報告顯示,美國8月大豆壓榨量為1.10633億蒲式耳,高于2013年8月的1.10502億蒲式耳。接受調查的分析師此前預計美國8月大豆壓榨量為1.10871億蒲式耳。對于2014年大豆壓榨量逐月遞減的情況來看,這個數據并不會帶給市場太多的利好。首先美豆8月的壓榨數據雖然高于去年同期13.1萬蒲式耳,也高于分析師的預期,但依舊低于7月1.1962億蒲式耳達898.7萬蒲式耳的壓榨量。
但報告顯示,美國8月豆油庫存為12.14億磅,遠低于上年同期的16.69億磅和今年7月的15.89億磅。分析師此前平均預期美國8月豆油庫存為13.69億磅。這樣的數據無疑對市場是一記重磅的利好。這個庫存是什么概念呢?這個庫存是創下了2005年以來美國豆油庫存單月的最低值。壓榨量增多,而豆油庫存又大幅降低,那就意味著豆油消費需求可能就要進入旺季了。持續低迷的豆油市場報復性反彈馬上意味著要來臨,但這個利好能夠維持多久,就要看后續是否繼續有利好消息刺激了。
三、 國內豆油庫存高企是硬傷
眾所周知,影響大宗商品最重要的就是需求。需求不濟,一切無從談起。豆油從今年四月開始,庫存就處于持續走升,截止9月 16日,國內豆油商業庫存達到130.74萬噸,環比上月同期減少3.37萬噸,但相對于去年的99.68萬噸增長了31.2%。天氣的轉冷加上十一的小長假油脂消費或能增加需求,促進貿易商的采購量,促使期價溫和反彈,但中長期看,整體需求日仍舊不濟,豆油難出階段性的大行情。
四、 棕櫚旺季不旺,菜油“草船借箭”也未能逆襲成功
去年油脂的大牛市啟動,皆因棕櫚油走強。去年9月中旬,馬來西亞棕櫚油的洪水導致油棕果的減產,加上美國生物燃油的需求增加,以及后期春節小包裝油脂需求,都連續推動了期價的上漲,推動了棕櫚油從5300到6280的大牛市行情。而今年厄爾尼諾的爽約,使得多頭缺乏炒作的推動力。即便由于國家融資管制,棕櫚油港口庫存自從八月以來不斷下降,截止9月16日庫存下降至88.31萬噸,遠遠少于上月的107.7萬噸和去年同期的103.81萬噸,但由于孤掌難鳴,庫存帶來的利好也很快被豆油和菜油的高庫存所消化殆盡,因而馬盤近期強勢而國內漲勢卻遜色不少。
最弱當“蜀”菜油,本身的群眾基礎并不高,每次上漲和下跌都無法成為市場的風向標,充其量就是個跟隨的品種。每次的反彈走勢都只能是“草船借箭”,也難以改變自身天量庫存的現狀。原本今年國家決定拋儲菜油,但由于倉儲加上收儲的成本,核算下來拋儲國家只能虧錢,而定向銷售之后也不了了之,因此對市場價格更是雪上加霜。
當然了,油脂要雄起,不能光靠豆油,最后晉朝最后當然是占了天時地利人和,才能完成三國的“大一統”。只有需求轉好,庫存消耗速度加快,或者出現炒作的話題油脂才會有大行情出現。現在,豆油仍是一個底部震蕩的過程,6300一線仍在壓制期價的反彈力度,建議投資者可在6000~6300做低買高賣的波段操作,菜油亦是此思路。而棕櫚油近一周的走勢較為穩健的反彈,均線粘合有望做出向上的方向選擇,可依托5150一線做反彈操作,第一目標位為5400一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