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收盤,連豆油1501合約再創新低,整體弱勢不改。但短期因美豆及美豆油偏強振蕩,原油跌勢放緩,馬來西亞盤在2100附近支撐仍存,連豆油再現新低后,有望跟隨外圍市場小幅反彈。
美豆振蕩,豆粕走勢強于豆油
目前美豆正處于收割期,天氣影響收割速度。因降雨延緩收割以及巴西干旱導致播種開局不利,美豆一度上沖至980美分附近。而隨著天氣轉好,收割加快,巴西迎來降雨,美豆重心下移。
最新生長報告顯示,大豆收割率完成53%,落后于五年均值66%,大豆檢驗量為199萬噸,高于去年的168萬噸,玉米收割依然遲滯,僅為31%,遠遠落后于五年均值53%,提振周二芝加哥谷物期貨全面翻紅。因利好提振,短期美豆有望偏強振蕩,但目前美國中西部地區天氣轉好,巴西迎來少量降雨,預計美豆難以突破980美分附近的阻力,除非出現更多利好。因此,短期內美豆維持區間振蕩的概率較大。美豆粕走勢強于美豆油,美豆油在美大豆產量創紀錄的打壓下,依然處在下降通道中,對連豆油施壓。
全球經濟仍未從2008年金融危機中恢復過來,歐元區經濟通縮風險仍存,新型發展中國家及中國發展速度放緩,世行等機構下調全球經濟發展預期至3.3%,下年度為3.8%,原油需求放緩。而因頁巖油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美國原油產量突飛猛進,日產量突破900萬桶。供應相對充足,而需求放緩,導致原油價格自6月以來下跌25%,一度下探至每桶80美元下方,整體弱勢難改。原油低位將導致生物柴油中,豆油及棕櫚油的使用量大大降低,拖累美豆油及馬來西亞盤走勢,同時也打壓連豆油走勢。
出口關稅下調利好逐漸消耗
隨著印度排燈節采購結束及后期可能提高植物油進口關稅,北半球中緯度歐洲及中國北方地區逐漸進入冬季,棕櫚油出口速度放緩。10月1—20日船運公司數據顯示,馬來西亞棕櫚油出口量為99萬噸,環比下降10.2%,且受外圍原油及美豆油走軟拖累,馬來西亞盤一度跌至2100林吉特附近。因預期年內產量最高峰在8月已經顯現,馬來西亞及印尼兩國關稅下調延長至年末,馬來西亞盤暫時成功守住2100林吉特支撐,目前主要跟隨美豆及美豆油走勢,一旦美豆掉頭向下,及棕櫚油庫存回升,馬來西亞盤跌破2100林吉特支撐的概率較大,將使連豆油承壓。
國內去庫存緩慢,庫存高企
目前,國內豆油庫存為138萬噸,因港口大豆庫存相對充足,盡管大豆到港量季節性下降,目前油廠開機仍保持高位,而終端需求平淡,小包裝油庫存龐大,臨池菜油拋儲壓力較大,國內豆油去庫存緩慢,油廠仍堅持挺粕做法,來平衡壓榨利潤,對連豆油施壓。國內豆油及豆粕,無論是現貨還是期貨,均表現為油弱粕強,且養殖即將處于育肥期,后期需求好轉,也將利好豆粕。11月,進口大豆到港量將隨著美大豆到港而回升,而成本將隨期價下行而下降,因此,后期豆油期現貨價格仍存下降空間。
短期因美豆偏強振蕩,美豆油暫時止跌企穩,國際原油跌勢放緩,馬來西亞盤成功守住2100林吉特一線支撐,連豆油再現新低后,跟隨外圍及技術面好轉而走高,但無論是國際還是國內,豆粕走勢強于豆油,美豆利好消耗后,如無持續利好支持,將受阻于980一線阻力。豆油去庫存緩慢,終端需求并無較大起色,將對連豆油施壓,整體上連豆油下方仍有空間,但價格處于數年來的低位,預計跌幅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