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1月份USDA供需報告出爐,美豆單產及總產量再次被上調,各創歷史最高水平,對包括大豆、豆粕及豆油等商品價格持續產生利空,只不過此次利空略偏向中性;另外,該供需報告還維持2014/15年度巴西、阿根廷大豆9400萬噸、5500萬噸的高產量預估,且目前南美大豆種植進程順利,一旦預估產量實現,屆時全球大豆供需將會進一步寬松,且中國進口大豆的價格也會進一步降低;進口大豆占國內壓榨大豆的主導地位,若后期進口大豆價格進一步降低,那么其經過壓榨產生的豆粕、豆油的成本也會進一步降低;我們知道,國內豆油近幾年一直供需寬松且商業庫存壓頂,豆粕需求也不如前幾年那么旺盛,因此,進口大豆成本降低,所生產的豆油、豆粕的價格也可能進一步下降,故預計豆油短期反彈后,中長期價格或再次承壓下行。
一、全球大豆供需持續寬松
1、美豆單產及總產量繼續飆升
11月份USDA報告繼續上調美豆單產及總產量,預計2014/15年度美豆單產為47.5蒲式耳/英畝,較10月份47.1蒲式耳/英畝的水平上調0.04蒲式耳/英畝,為歷史最高水平,美豆總產量的預估值也達到創紀錄的107.73百萬噸,較10月份預估值提高86萬噸。
美豆的豐收得益于生長期天氣的良好且收割進程順利。截止11月10日,美國18個州的平均大豆收割進度為90%,較上周提高7%,同比與上年持平,從美豆收割五年均值看,五年均值為91%,較去年提高1個百分點,說明美豆收割進程順利且絲毫看不出美豆收割推遲的跡象。
因此,就美豆來講,繼續上調單產和總產量繼續對市場形成利空,也符合市場的預測值區間,所以整體會利空且略顯中性。從上述圖表看,美豆豐產的同時,收割期天氣也較好,收割進程也較為順利,目前累計收割進度為90%,投資者大可不必擔心收割遲緩給市場帶來的擔憂。
2、全球大豆期末結轉庫存下調不影響整體供需寬松
就全球來看,2014/15年度大豆總產量預估為312.06百萬噸,產量較10月份預估值增加86萬噸,主要表現為美豆總產量的上調,結合期初庫存和進口量的變動,上調2014/15年度全球大豆總供給量144萬噸至491.63百萬噸。考慮到包括中國在內的有關國家養殖業的恢復性增長,上調2014/15年度全球大豆總需求183萬噸至401.36百萬噸,故該年度期末結轉庫存小幅下調39萬噸,致期末庫存消費比較10月份預估值下降0.20%至22.49%,為2013/14年度的1.29倍,因此2014/15年度全球大豆整體仍將呈現供需寬松的格局。另外,該報告對2014/15年度巴西、阿根廷大豆產量的預估值分別為9400萬噸、5500萬噸,與10月份預估值一致,為南美大豆增產定下總基調。
3、中國大豆進口總體呈現量增價減
數據顯示,今年9、10月份我國大豆進口量出現階段性減少的現象,導致部分地區大豆壓榨量減少,進而導致豆粕、豆油階段性供需偏緊局面,這也是四季度以來,豆油現貨及期貨近月價格反彈的主要因素。不過整體看,1-10月份我國共進口大豆5684.40萬噸,較去年同比增長13.75%,10月過后,美豆將陸續到港,市場預計11、12月份大豆到港量約600、650萬噸,預計2014年全年進口量或達6934萬噸左右水平,同比增幅達9.37%,且據USDA預計,2015年中國大豆進口總量還將保持較高水平,一旦實現,屆時中國進口大豆、豆粕、豆油的供需將會進一步寬松。全球大豆供需寬松,使其價格進一步走低,10月份我國進口大豆平均價格進一步降至536美元/噸,折合3268元/噸(10月31日:美元現匯買入價為6.0978元),較9月平均進口單價3417元/噸下降4.36%.
4、進口大豆壓榨利潤扭虧為盈
隨著大豆進口價格的進一步降低,國內進口大豆的壓榨利潤也開始扭虧為盈。Wind終端顯示,今年10月24日山東、江蘇地區的進口大豆壓榨利潤分別為40元/噸、5.3元/噸,成功扭虧為盈。據企業負責人介紹,此次進口大豆壓榨利潤的轉變,一是大豆原料價格的進一步降低,二是四季度豆粕、豆油需求好轉帶動其價格小幅反彈,最終壓榨進口大豆實現盈利,其還預計,11月份以后,低廉的美豆將大量到港,屆時大豆成本將會進一步降低,壓榨利潤也會繼續好轉。截止11月14日,上述兩地的進口大豆壓榨利潤分別達到208.50元/噸、168.30元/噸,壓榨利潤進一步好轉,也印證了市場的預期。所以,隨著大量低廉美豆的到港以及壓榨利潤的好轉,企業開工率也會上升,屆時豆粕、豆油的供給將會進一步增加。據山東一油脂壓榨企業負責人測算,按照目前壓榨利潤,若后期進口大豆價格降至3000-3100元/噸水平,且豆粕、豆油需求沒有實質性好轉的話,屆時豆油、豆粕對應的理論價格或在5500-5600元/噸、2500-2600元/噸左右,較目前盤面價格進一步走低。
總之,全球大豆供需持續寬松,這將會給國內外市場豆類商品中長期價格施加較大壓力;中國近兩年的大豆進口量年均值在6300萬噸以上,大大改善了國內進口大豆壓榨的供需格局,且目前進口大豆壓榨利潤扭虧為盈,油廠開工率有所恢復。預計,隨著大量低廉進口美豆的到岸,油廠將會積極開工,豆油供給量還會增加,其價格自然也會承受較大壓力。
二、行業不景氣,豆油消費需求下降
1、油脂指數與CPI
2014年10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1.6%。其中,城市上漲1.7%,農村上漲1.4%;食品價格上漲2.5%,非食品價格上漲1.2%;消費品價格上漲1.4%,服務價格上漲2.0%。1-10月平均,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漲2.1%,繼續處于低位震蕩區間。就油脂看,10月份環比漲幅為0.1%,同比漲幅為-4.0%,且1-10月份同比漲幅為-4.9%,繼續處于下降趨勢。
下圖看,油脂指數與國內CPI走勢具有極強的相關性,幾乎表現為同漲同跌,只是時間點和幅度不同而已。10月份CPI同比上漲1.6%,創下57個月以來新低,說明中國繼續維持低通脹的狀態,再加上物品供應充足,翹尾因素的減少,預計物價低位震蕩的趨勢短期內將不會改變。油脂方面,無論是豆油、棕櫚油還是菜油,近年供需均是供大于求,菜油更是有500萬噸以上的存量庫存壓頂,豆油商業庫存亦居高不下,即使四季度包括豆油在內的油脂消費可能有所好轉,油脂庫存得到一定程度的降低,但整體供大于求的格局短期尚難以改變。而且,從上述分析可以得知,目前進口大豆壓榨利潤扭虧為盈,利潤尚可,預計隨著大量廉價美豆的到港,油廠壓榨積極性會有所增強,開工率也可能有所恢復,屆時豆油的供給量將會繼續增加,豆油供需寬松的現象可能得到進一步加劇。
2、行業不景氣,豆油消費需求下降
上市公司東凌油脂10月份三季度業績預告顯示,其第三季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0.91億元,但前三季度公司總虧損額度約2.5億元,同比下滑444.12%,去年同期公司盈利0.73億元,陷入虧損泥潭。分析認為,2014年上半年,國內進口大豆壓榨行業形勢嚴峻,進口大豆總量較去年同期增長幅度較大,且價格較高,導致大豆加工品豆油、豆粕等供應量也大幅增加,但下游飼料、養殖及餐飲等行業均不景氣,對豆油、豆粕的需求持續低迷,其價格自然好不到哪里,盈利也就難上加難。近期美豆大幅下跌,進口大豆成本得到降低,三季度公司盈利雖開始好轉,但預計整體難改全年虧損的局面。
不僅東凌油脂,其他品牌油脂銷量也出現下滑。據統計,9月末,“金龍魚”大豆油每箱(5L*4桶,下同)批發價格150元,較7月初下跌20元,降幅達11.76%,“匯福”大豆油每箱批發價格為124元,較7月初下跌13元,降幅同樣接近10%。不僅如此,由于中央“八項規定”的效益,今年油脂消費的節日效應也大大減弱。據以往規律,每年中秋、國慶都是食用油一年中的“黃金銷售期”,而今年節前單位團購、企業發福利等集中采購的量也大大減少,節日效應越發不明顯,為油脂消費及消費前景蒙上一層陰影。
另據測算,整個大豆壓榨行業前三季度預計虧損額高達260億元,虧損面達80%-90%。面對當前市場困局,企業唯有積極參與期貨市場套利保值才有出路,且不參與期貨市場套保就沒錢賺成為業內共識。據了解,目前借助期貨市場規避風險的多為大中型壓榨企業,南方及沿海地區企業參與套保的活動會多一些,而很多沒有利用期貨市場套期保值的小企業,要么面臨倒閉要么被迫轉型。
上述情況,在調研中也得到驗證。以濟南為例,據貿易商統計,今年前9個月全市食用油銷量同比下降較多,達40%-50%,且今年大中院校開學對食用油銷售的帶動效應開始減少,該負責人還預計,今年全國食用油銷量整體會下降20%-30%不等,且呈現一般食用油銷量下降,高端食用油需求上升的局面。因油脂行業不景氣,導致中間商和終端需求方的庫存極少,基本上隨用隨采,大量油脂庫存集中的油廠,行業景氣度極度低迷。
因此,反腐和“中央八項規定”實施以來,國內吃吃喝喝,“禮尚往來”等鋪張浪費情況得到一定的遏制,這將會直接減少對豆油等油脂的消費,此論斷在上述論述中已得到體現。一言以蔽之,今年豆油等油脂消費量可能不但沒有增長,反而出現下降,而且遠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好。
三、總結及研判
綜上所述,全球大豆供需持續寬松,這將會給國內外市場豆類商品中長期價格施加較大壓力;中國近兩年的大豆進口量年均值在6300萬噸以上,大大改善了國內進口大豆壓榨的供需格局,且目前進口大豆壓榨利潤扭虧為盈,油廠開工率有所恢復。預計,隨著大量低廉進口美豆的到岸,油廠開工率提高,豆油供給量還會增加,其價格自然也會承受較大壓力。另外,反腐和“中央八項規定”實施以來,國內吃吃喝喝,“禮尚往來”等鋪張浪費情況得到一定的遏制,這將會直接減少對豆油等油脂的消費,此論斷在上述論述中已得到體現。一言以蔽之,今年豆油等油脂消費量可能不但沒有增長,反而出現下降,而且遠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好。這樣一來,豆油供給增加而需求減少,其價格自然也將承受較大的下行壓力。
就豆油主力合約1505看,反彈行情結束后,預計后市將繼續承壓探底,趨勢指標MACD形成死叉,KDJ指標亦開口向下,均可能預示著新一輪下跌行情即將展開,建議5800-5950點一帶以中長線輕倉持空或逢高沽空為主,價格突破60日線止損,目標5500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