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料市場有所企穩 緊平衡格局延續
供應和需求增速均將放緩
2014年全球商品整體處于弱勢之中,農產品(000061,股吧)跌幅普遍超過20%,美豆自1500美分附近跌至接近900美分,除了少數品種,玉米、小麥、棉花、白糖和油脂無一幸免。進入南美種植期后,豆類價格出現階段性反彈,階段性利多信息不斷。隨后美豆收獲步伐加快,南美大豆產區天氣良好,對大豆播種以及作物初期生長有利,播種進度逐步趕上,但北美加工利潤改善對大豆價格仍有支撐,價格在大豆大量上市后能否保持堅挺依然存疑。國內受到進口大豆的沖擊出現大幅振蕩,豆粕基差在底部盤整半年后呈現逐步走升態勢。
在美國和南美大豆產量創下紀錄以及加拿大菜籽豐產的背景下菜籽價格一落千丈,從500加元/噸以上跌至400加元/噸之下,國內菜粕也從3100元/噸跌至2000元/噸。菜籽收割期降雪及霜凍拖累了總體進度,一定程度上提振了價格,但總體受災面積并不太大,未能挽回大跌局面,國內菜粕指導價格下降,直補影響漸深,替代品及進口放開可能進一步制約菜粕價格反彈。
大豆豆粕
2014年南美主要大豆生產國實現增產,新季播種遇到短暫惡劣氣候,調查機構對供應相當樂觀,雖然農戶種植利潤微薄,但總體種植面積環比基本持平。巴西大部分大豆產區出現充足雨,雨勢均勻,農戶恢復收割工作,早收形勢較為良好。
阿根廷形勢更為復雜,全球大豆價格下跌導致農業減收,農戶一直囤積陳作大豆。2014年銷售進度顯著落后去年,雖然國家采取收縮貸款的政策減少庫存,但因國內通貨膨脹以及比索貶值,囤積使得大豆庫存創下歷史新高。2014年阿根廷通脹率可能達到30%—40%,這使得惜售心理得以鞏固,2014年阿根廷大豆銷售進度是近年來最低水平。因此在生產成本上漲,利潤受到沖擊,悲觀情緒蔓延的背景下能否及時供應全球市場存有變數。
美豆大豆呈現緊平衡格局,年度累計出口量較2013年增加近25%,從去年至今,庫存下降態勢沒有改變,2014年12月最后一份月度報告及展望也對庫存進行調降,出口小幅提升。從周度報告看,美豆出口在年初將進入減速階段,此時若南美供應因種種原因未能跟上,則國內豆粕可能再現季節性上漲行情。
中國國內對于進口大豆需求始終較高,預計2015年增速將明顯放緩,2014/2015年度大豆進口預估為7400萬噸,2013/2014年度進口預估為7036萬噸。國內主產區新豆價格偏低,貿易商表現謹慎,銷售進度依然緩慢,飼料從需求面看并不強,深加工相對偏弱,中短期弱勢行情難以改變。因儲備肉投放和局部地區疫情影響以及節日生豬大量出欄等影響,下游消費并不理想。部分企業備貨受終端消費疲軟的抑制,總體力度不及往年。
豆粕現貨價格持穩,肉禽料,蛋禽料和豬料加工利潤增加,而養殖需求并未完全改善,存欄量偏低影響需求。雞蛋利潤出現小幅下降,雞蛋總體存量偏低,隨著產蛋率的回升,雞蛋供應有所好轉,終端走貨一般。肉禽和生豬價格仍以振蕩為主,無太大變化。養殖戶出欄集中,廠家采購壓力降低,收購價格下降,豬肉價格小幅下跌。因目前生豬產能并不大,后期供應將會偏緊,價格可能反彈,飼料需求仍然不樂觀。
菜籽菜粕
全球油菜籽產量預期有所下降,加拿大可能減產,同樣歐盟預估值也遭下調。Lanworth預期2015年歐盟油菜籽播種面積為666萬公頃,上年670萬,產量預期減至2230萬噸,同比減170萬噸。戰略谷物公司報告顯示,歐盟油菜籽播種面積和單產可能下滑,產量減少將超10%。油世界數據顯示2014/15年度全球油籽產量預計為5.085億噸,高于上年的4.902億噸,油菜籽6820萬噸,上年為7000萬噸。本年度加籽供應可能大幅低于去年,2014/2015年度加拿大油菜籽產量預計為1450萬噸,上年為1820萬噸,出口量為820萬噸,上年為920萬噸。
臨儲政策加劇國內外農產品價差,2014年菜籽收購總量500萬噸,價格2.55元/斤,因WCE加籽價格下跌超過10%,2015年國內收購價格難有上升空間。從國內官方統計數據來看,油菜籽產量屢創新高,但實際產量約為1000萬噸左右,種植面積下降幅度雖有所減緩,但產量前景仍不容樂觀。菜籽種植情況近幾年并沒有太大變化,仍然延續播種面積下滑的現象,油料作物在爭奪耕地面積中處于下風。國內菜籽粕供不足需,缺口加大,種植面積下滑嚴重,國內油菜籽產不足需的狀況將延續。雖然國家制定政策對產業進行扶持,但由于勞動力嚴重不足,產量受到很大影響。菜籽價格受政策主導,2015年實行直補的可能性較小,政策為影響價格的最重要因素,后市仍需進一步觀察,在實際政策未落實之前建議保持謹慎。
新作菜籽上市之前,油廠需要開工壓榨,市場貨源不足,各地需求增加,價格有所回暖,季節性策略仍適用,預計菜粕價格將在冬季過后迎來反彈,豆菜粕價格有望縮小。菜籽油相比其他油脂不具有價格優勢,消費區域局限性大,國內菜籽油消費量較為穩定,庫存難以消化。雖然每年菜籽油消費基本呈穩步增長態勢,但增速有限,2012年和2013年國內總消費量都為420萬噸,2014年為510萬噸,2015年預計為560萬噸。菜粕價格受此影響將表現相對抗跌,豆類和菜籽短期看沒有走出粕強油弱的格局。
后市展望
2014/2015年度國際大豆價格下行空間有限,一方面,種植效益在價格下跌后有所減少,種植面積增幅較前兩年縮減,并且單產已經連續創出高點,產量再破紀錄依然存有變數,若供給出現問題,則價格將會反彈;另一方面,市場對后市較為看空,中間環節庫存減少,階段性供需失衡易助推價格反彈,在國內疫情消退后,需求將穩步回升并支撐價格。
當前全球油籽市場價格有所企穩,主要因美國豆粉緊張以及強勁的出口需求支持價格,緊平衡格局短期將延續。2014年末大豆進口量較高,供應壓力將持續到南美大豆上市,南美增產預期相當強,因此大豆價格受此抑制難有大幅上漲。國內蛋白粕的需求增速放緩,ddgs、玉米等進口政策放開,總供應量大幅增加,影響飼料格局。2015年油粕供應和需求增速都將放緩,整體以低位振蕩為主,豆菜粕價差有望繼續維持較低水平。
一周熱點
- 2021-03-22美國玉米現貨市場述評:中國連續四天大筆買入,玉米價格上漲
- 2021-03-22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于開展“瘦肉精”專項整治行動的通知
- 2021-03-22巴西馬托格羅索州大豆質量低于平均水平
- 2021-03-22交易所:截至3月17日,阿根廷玉米收獲完成5.9%
- 2021-03-22中國連續四天大筆買入美國玉米,累計買入387.6萬噸
- 2021-03-22USDA參贊:2021/22年度中國大豆進口預計為1億噸
- 2021-03-22今年頭兩個月中國從巴西進口的大豆數量同比劇減80%
- 2021-03-22全球飼糧市場一周要聞:中國連續四天大手筆采購美國供應
- 2021-03-22南美大豆市場一周聚焦:雷亞爾匯率上漲,大豆價格連續第二周下跌
- 2021-03-22全球油籽市場一周要聞:原油市場暴跌,油籽市場漲跌互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