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印度行業專家表示,印度今年進口的豆油以及葵花油數量可能創下歷史新高,因為全球供應過剩導致價格下跌,促使買家從采購棕櫚油轉向采購豆油和葵花油。
據印度G.G. Patel & Nikhil研究公司的執行合伙人Govindlal G. Patel表示,在始于2014年11月1日的2014/15年度,印度的豆油、葵花油以及菜籽油進口量可能達到420萬噸,比上年度提高15個百分點,在印度食用油進口總量里的份額也將提高到33%;而棕櫚油所占份額將下滑到67%,這也是8年來的最低份額。Patel從事食用油貿易已經有四十多個年頭。他表示軟油定價更有競爭力,所以棕櫚油所占份額將會下降。美國以及南美大豆產量創下歷史新高,導致豆油價格跌至六年來的新低,有助于奪走棕櫚油的份額。2015年棕櫚油相對豆油的價格貼水已經不足過去五年平均貼水的一半。
印度煉油協會(SEA)執行董事B.V. Mehta表示,印尼如果效仿馬來西亞對棕櫚油出口征稅,也會導致印度減少采購棕櫚油。馬來西亞棕櫚油局(MPOB)在3月16日表示,馬來西亞將從4月份開始恢復對棕櫚油出口征收關稅,這也是8個月來首次征稅。印尼在2014年10月到2015年3月份期間也對毛棕櫚油出口實施零關稅,幾天前印尼政府宣布計劃對零關稅出口的棕櫚油征收每噸50美元的費用。
今年一月份時,芝加哥豆油期貨創下了2008年以來的最低水平。周二5月豆油報31.04美分/磅。2014年棕櫚油期貨價格下跌19%,周二報每噸2156令吉(591美元/噸)。
在截止到2015年2月份的四個月里,印度棕櫚油進口量為280萬噸,占到食用油進口總量的67%,低于去年同期的比例76%。同期軟油進口量為140萬噸,所占份額為33%,去年同期份額為24%。Patel預期2014/15年度食用油進口量將達到1260萬噸。
今年棕櫚油價格平均要比豆油便宜72.86美元/噸,而過去五年的平均價差為155美元。Inditrade衍生品和商品公司的商品外匯主管Harish Galipelli表示,二者價差縮小促使印度消費者采購更多軟油,因為棕櫚油是價格便宜的替代品。如果能夠用便宜的價格買入豆油,消費者就會只買豆油。
美國農業部的數據顯示,2014/15年度全球9種植物油(包括棕櫚油豆油以及菜籽油)的產量將達到1.7565億噸,比上年提高2.8%。今年全球大豆產量將高達3.1506億噸,也是新的歷史紀錄。
Mehta曾在2月23日表示,到2020/2021年度時,印度的烹調油需求將達到2570萬噸,高于本年度的1930萬噸,其中進口量也將從1250萬噸提高到1630萬噸。
印度中央油行業貿易組織(COOIT)在3月17日表示,今年印度本地的植物油供應量將減少到760萬噸,比上年降低9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