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壓力漸現 豆粕易跌難漲
主要觀點
美聯儲 3 月 FOMC 決議聲明,在加息時機抉擇問題上去掉了“保持耐心”的措辭,暗示朝著 2006 年以來的首次升息又邁近一步。但美聯儲也調低了美國經濟增長及通脹預期,表明不急于把貸款利率提高到更為正常的水平。美聯儲聲明發布后,美元對一攬子貨幣匯率大幅下挫,對于美豆類構成利多提振,內盤豆類受益于額外溢出效應,短期呈現強勢反彈行情。
從自身基本面分析,回顧近一個月的行情,受助于國內油廠大舉推行豆粕基差銷售合同,以及馬棕油“零關稅”對豆油的額外溢出提振,15 年春節之后,我國沿海油廠壓榨利潤穩固,開工率大幅提高,隨之而來,大豆庫存不同幅度收縮。接下來,馬棕油關稅恢復在即,豆粕未執行合同量削減,豆類制品的消費缺乏嶄新驅動力,國產豆、進口豆供應壓力或逐漸顯現出來,或主導豆類震蕩偏空行情。
一、國產豆余量偏大
失去了08年以來例行臨儲收購政策的保護,今年春節前國產豆市場補庫乏力、節后購銷恢復遲緩,目前,國產豆結余量偏大。依據國家糧食局統計,截至`15年2月底,黑龍江、內蒙古等五個大豆主產區各類企業累計收購新季大豆175萬噸,比上年同期減少270萬噸。相關機構統計,同期黑龍江余糧剩余比例達到65.01%,遠高于去年同期的24.96%的水平,這意味著進入3月份之后待消化的國產豆存量比去年同期高出將近200萬噸,而且多數余糧集中在散戶手中。
屋漏偏逢連夜雨。3月份中旬,東北地區氣溫迅速回升,極易引發大豆赤變,加之臨近春播期,種植、化肥、租地成本顯現,農戶迫切需要賣糧變現。但在下游消費市場,一方面,國產豆受累于成本高企,壓榨長期巨額虧損,在壓榨行業早已失去了話語權;另一方面,食品加工行業信心受挫,多選擇“隨用隨采”的收購策略,觀望情緒濃厚,市場成交渙散。供過于需形勢加劇奠定了國產豆市場的看跌基調。
二、南美出口或加速
依照慣例,3月份正值南美大豆生長、銷售階段,其間,天氣炒作、農戶及工人罷工是左右階段性行情的主要因素。與以往不同的是,今年巴西大豆銷售期間,該國經濟陷入困境,相比美指的節節攀升,雷亞爾對美元一度跌破“3”關口,導致巴西大豆預售數量激增。
巴西咨詢機構Agrural稱,截至上周,巴西大豆收割進度已達到50%,遠高于此前一周的41%。但該進程尚不及去年同期(56%)和五年平均水平(54%),這主要歸結于前期連續兩周的卡車司機罷工,中斷了內陸地區物流。在巴西最大大豆主產州馬托格羅索州,截至本月初,新豆預售就已經完成了59%,遠超平均水平。
傳導到我國市場,測算顯示,目前近月船期南美大豆的預期壓榨收益超過200元/噸關口,再考慮到,當前我國港口大豆庫存處于近一年以來相對低位(512.35萬噸),較階段性高點(`14年7月23日在733.37萬噸)回落幅度高達30.14%,后期進口動能趨于增加。
受累于更有價格優勢的南美大豆豐收,陸續上市,美豆出口量顯著回落。依據USDA最新出口檢驗報告顯示,截至3月12日當周,美豆出口檢驗量為58.4萬噸,較此前一周削減6.71%,且遠低于去年同期(95.1萬噸),至此,美豆出口量實現了連續四周同比下滑。從更長周期來看,14/15年度,美豆累計出口檢驗4313萬噸,較上年同期增長10.8%,囿于美豆期末庫存同比增長三倍以上,未來USDA上調出口預估值成為大概率事件。南北美大豆出口壓力不容小覷。
三、需求啟動需時日
從下游需求來看,生豬存欄狼及能繁母豬存欄量都已經達到了四年多來的低位,近日雖然豬價出現反彈跡象,然而豬肉價格延續了低迷走勢。好的方面是,部分地區壓欄導致收豬困難,為了保證收諸數量,有企業小幅調高了收購價格。但養殖戶對于后市看空的心態迷漫,出欄意愿不夠強烈。這主要是因為目前豬價普遍接近甚至低于成本線,出欄即意味著虧損。從這個角度來看,在春季補欄正式展開之前,我們傾向于包括豆粕在內的飼養品種反彈高度不宜高估。
一周熱點
- 2021-03-22美國玉米現貨市場述評:中國連續四天大筆買入,玉米價格上漲
- 2021-03-22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于開展“瘦肉精”專項整治行動的通知
- 2021-03-22巴西馬托格羅索州大豆質量低于平均水平
- 2021-03-22交易所:截至3月17日,阿根廷玉米收獲完成5.9%
- 2021-03-22中國連續四天大筆買入美國玉米,累計買入387.6萬噸
- 2021-03-22USDA參贊:2021/22年度中國大豆進口預計為1億噸
- 2021-03-22今年頭兩個月中國從巴西進口的大豆數量同比劇減80%
- 2021-03-22全球飼糧市場一周要聞:中國連續四天大手筆采購美國供應
- 2021-03-22南美大豆市場一周聚焦:雷亞爾匯率上漲,大豆價格連續第二周下跌
- 2021-03-22全球油籽市場一周要聞:原油市場暴跌,油籽市場漲跌互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