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播放器av少妇影院-欧美xxxxbbbb在线播放-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播放-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www.jhygf.com

當前位置: 首頁 » 豆油資訊 » 正文

尋尋覓覓,植物油“底”在哪里?

  作者: 來源: 日期:2015-03-31  

  3月16日國內連豆油和連棕櫚油主力合約期價再創新低后,呈止跌反彈態勢。同時,由于當前國內植物油商業庫存處于近兩年的低位水平,且由于市場長期無盈利效應,中間環節貿易商手中存貨也處于歷史低位水平,油廠挺價意愿增強。

  國內豆油期現貨基差由去年下半年的0基差甚至負基差,上升到當前的400~480元/噸,也說明這一點。

  同時,市場主流觀點認為,當前國內植物油期現貨價格已處于10年來的低位,向下空間已不大。

  原料見底前油價難現拐點

  通過對原料成本、粕類走勢、宏觀經濟及植物油需求等因素的綜合分析,筆者認為,當前國內植物油市場仍處于寬幅震蕩筑底的過程,未來半年國內以豆油為首的植物油期現貨價格仍有見新低的可能,作為對外依賴度高達67%的市場,在原料價格見底之前,國內植物油期現貨價格不會出現拐點。

  操作上保守型建議以觀望為主,在CBOT大豆跌至880美分/蒲式耳附近,或豆油1509合約、1601合約跌破5000元/噸后開始建多單;激進型可輕倉逢高做空,或搶下跌中的反彈,逢前低做多,但需做好資金管理,向下極限位置在4800~4900元/噸可能性較大。

  原料到港成本繼續下降

  未來幾個月,原料到港成本環比將繼續下降。目前訂購6月份裝運的巴西大豆到港完稅成本2986元/噸,6月船期阿根廷大豆到港完稅成本2850元/噸,較當前大豆到港成本低315~450元/噸,較當前進口大豆港口分銷價低175~310元/噸。原料到港成本持續下降,國內油廠大豆壓榨利潤上升,油廠開工率將保持高位水平,國內新增豆油供應也將相應上升。

  回顧2008年底2009年初,在當時因次貸危機暴發、CBOT大豆落至最低點時,進口大豆到港成本最低時也集中在3000~3100元/噸,而目前CBOT大豆期價還遠高于當時的價位,南美大豆進口成本卻已跌破2900元/噸關口,主要原因是匯率變化。

  2008年底時美元對人民幣是 7.28左右,而目前在6.26左右,同時近幾年巴西雷亞爾對美元持續貶值,僅今年1月初至今就已貶值26%。因此,在考慮到匯率對原料成本的影響后,未來原料成本的底部很可能比市場預期的還要低,原料成本大幅下降將是后期國內植物油價格向下的最主要因素。

  美盤向下壓力持續存在

  CBOT豆類商品基本面壓力持續存在,中期仍有向下空間。雖然自去年9月以來國際市場大豆價格多數時間在大豆種植成本以下運行,但對大豆主產國種植面積和產量并未造成實質性不利影響。2015年南美大豆產量再創歷史紀錄,同比增產近800萬噸,知名機構也預計今年美國大豆播種面積將達到8605萬英畝,比美國農業部2月份展望論壇預測值高255萬英畝,比去年實際播種面積上升2.8%。

  目前已是南美大豆集中上市期,巴西貨幣的快速貶值和阿根廷政府積極推動本國農民銷售大豆換取外匯的政策,更是加快南美大豆銷售進度,預計4月份廉價南美大豆將大批進入中國市場。中國需求轉向南美,美豆出口放緩,不利于CBOT豆價,且美國大豆期末庫存同比增長3.2倍,資金對空頭逼空難度加大,去年5月合約出現的逼空行情難再現。由于全球大豆供給十分充裕,市場主流觀點認為,中期CBOT大豆期價將震蕩向下,落至900美分/蒲式耳以下的可能性較大。

  基本面不支持由熊轉牛

  國際市場植物油供給壓力不減而需求不振,現貨基本面均偏空,不支持價格由熊轉牛。一方面是南美大豆產量創歷史紀錄,東南亞棕櫚油月度產量將進入增產周期,市場面臨供給增加的局面;另一方面是當前原油價格走低、生物柴油收益低迷,國際市場植物油工業消費下滑,雖然主產國均出臺不同程度的措施拉動需求,但多流于形式并未形成實質利好。例如,印尼將柴油燃料中的生物柴油摻混率由10%提高到15%,并可能在明年提高至20%,不過市場對此反應平淡,認為印尼政府無法實現目標,僅是上調目標數據而已。

  分析機構F.O.Licht預計,2015 年全球生物柴油產量將下降至2730萬噸,低于2014年的2750萬噸。預計2015年美國生物柴油產量為370萬噸,低于2014年的410萬噸;歐盟生物柴油產量為1080萬噸,低于2014年的1130萬噸;印尼生物柴油產量為220萬噸,低于2014年的250萬噸;阿根廷生物柴油產量為250萬噸,低于2014年的260萬噸;巴西生物柴油產量為380萬噸,高于2014年的280萬噸。

  市場參與者交易態度謹慎

  國內植物油供給增速略大于需求增速的局面將繼續,在此種局面下,除非原料價格見底,并帶來輸入性上漲,否則仍將持續筑底行情,難以出現拐點。國內植物油市場長期無盈利效應,市場參與者交易態度謹慎,不利于國內植物油價格。

  國家糧油信息中心數據顯示:2013/2014年度我國食用植物油總供給量為3390萬噸(含生產2506萬噸,進口884萬噸);該年度食用植物油消費總量為3155萬噸(含食用消費2860萬噸,工業及其他消費295萬噸)。2014/2015年度,我國食用植物油總供給量為3460萬噸(含生產2642萬噸,進口818萬噸);該年度食用植物油消費總量為3280萬噸(含食用消費2960萬噸,工業及其他消費320萬噸)。

  從數據可以看出,近兩年我國植物油供給增量仍大于需求增量,基本面平衡略偏空的狀態持續,不過需求增速開始大于供給增速,市場處于去庫存狀態,預示國內植物油價格離真正的底部已不遠。 粕價下行或產生支撐作用。

  市場不看好未來半年國內豆粕現貨價格,在“翹翹板”效應下,粕價下行有利于油價。據農業部監測,2月份全國生豬存欄量連續第5個月下滑,同比降幅已達到10.1%;能繁母豬存欄連續18個月下滑,同比下降15.5%。生豬養殖持續虧損,存欄量下降幅度有所加快,但是需求疲軟,供過于求的局面仍沒有改變,預計3月份生豬存欄量還將保持下降趨勢。

  從筆者調研情況來看,除上市企業這類不差錢甚至按幾年前的計劃逆市擴張的企業外,養殖數量在幾百到幾千頭的中小養殖企業多已被淘汰,這對飼料的需求結構和銷售模式將產生較大影響,也不利于刺激后期豆粕消費,間接支撐豆油出廠成本。

  需求增速可能好于預期

  雖然國內大的經濟環境不利于拉動植物油消費,但國內植物油價格的持續走低,國家對食品安全監管和 處罰力度的加強,使得地溝油面臨高風險、低利潤局面,國內每年幾百萬噸的地溝油市場份額將被正品植物油擠占,今年國內植物油需求增速可能好于市場預期。

  從去年開始,國內大宗商品融資性進口監管加強,棕櫚油和大豆融資性進口明顯減少,這將減少國內棕櫚油和大豆進口,有利于理順國內外棕櫚油和豆油的價格關系。此外,3、4月份進口大豆到港數量偏低,一季度菜籽和棕櫚油進口數量也均遠低于去年同期,短期國內植物油供給壓力并不大,也將增強油廠的挺價意愿。

  價格已處10年來底部區域

  預計臨儲菜油進入市場數量有限,對國內菜油價格和植物油價格影響不大。雖然國家今年開始進行臨儲菜油拍賣,但預計5月下旬新季菜籽上市后繼續拍賣的可能性較小,從目前的拍賣進度來看,截至5月底,進入市場的臨儲菜油數量超過15萬噸的可能性較小,占國內菜油和植物油消費總量的比重較低。

  當前國內外植物油價格已處于10年來底部區域,市場認為向下空間有限,資金殺跌意愿不強。

  分品種來看,當前國際市場豆油和棕櫚油價差處于歷史低位水平,國際市場上棕櫚油因價格劣勢而出口乏力。同時,從美國農業部公布的數據來看,美豆油庫存消費比處于10年來的低點,而進入3月份后棕櫚油主產國進入傳統的生產旺季。因此,從中長期來看,豆油和棕櫚油價差將呈擴大區勢。

  菜油價格要較豆油抗跌

  由于本年度歐盟和加拿大菜籽減產,預計進口菜籽到港完稅成本降幅要小于進口大豆,而國家對融資性進口監管的加強,以及進口菜油進入臨儲菜油通道的堵塞,也將降低企業進口菜油的積極性,同時媒體對國內豆油基本上都是轉基因產品的宣傳,也使得近兩年菜油消費增速明顯快于豆油,從春節前到現在國內菜油商業庫存一直偏緊也說明這一點。

  ,預計后期菜油價格要較豆油抗跌,當然這是建立在今年菜籽(油)臨時收儲政策按一號文件所說的“繼續實施”的前提下,保守型資金也可進行品種間的套利。

 
 相關新聞  
管理員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中國飼料》雜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