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大豆期貨價格大幅上漲14%,吸引美國農戶積極預售新豆以鎖定利潤,預售數量達到正常水平的兩倍。
預售步伐強勁可能造成美國中西部地區大豆收割期間糧食收購站點的大豆基差報價承壓。基差是指期貨價格與現貨價格的價差。秋季交貨的大豆基差報價已經開始下跌,因為過去兩個月大豆價格飆升。
Citizens公司副總裁安吉·賽策爾稱,他的客戶已經預售了30到50%的新豆。而在典型的年份里,截至5月底農戶的預售比例通常在15到25%。賽策爾稱,大多數農戶利用豆價飆升預售新豆,這絕對是銷售的機會,每個人都想抓住這個機會。
盡管去年初夏豆價飆升至六個月來的最高水平,但是當時農戶不愿預售大豆,因為豆田積水嚴重,引起市場擔心大豆收成。錯過價格飆升后,農戶發現大豆市場進入熊市,因為創紀錄的單產造成豆價急劇下跌。農戶銷售的大豆價格遠遠低于夏季高點。
谷物經銷商在與農戶簽訂合同時,已經開始降低秋季交貨的大豆基差報價。在伊利諾伊州迪凱特市,自4月初以來11月大豆基差報價已經下跌32美分,從升水17美分到貼水15美分。
谷物經銷商已經在期貨市場對新豆采購進行套期保值,防范價格波動。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上周五發布的持倉報告顯示,商業交易商(包括谷物經銷商、貨運港口以及加工商)在CBOT大豆期貨及期權上的凈空頭部位提高到274,614手,這相當于13.7億蒲式耳。相比之下,截至3月底時,凈空頭部位為151,230手。上年同期商業交易商持有42,284手凈多頭部位。從2006年到2015年期間,5月底商業交易商的平均持倉為凈空頭部位155,364手。
但是農戶在出售玉米時依然謹慎,盡管近來玉米價格飆升11.7%,創下自1973年以來的最大生長季節漲幅。美國中西部部分地區玉米播種期間出現暴雨及低溫天氣,引起市場擔心玉米歉收,推動價格飆升,阻止了農戶預售玉米。
賽策爾稱,農戶已經預售了5到10%的新季玉米,與過去幾年的步伐一致。
印地安納州伍德伯恩地區農戶羅杰·哈德利稱,他已經預售15%的新季玉米,相比之下,大豆預售比例為50%。今年可能出現拉尼娜現象,意味著美國中西部玉米作物進入關鍵生長期后可能出現干燥天氣,這制約了他的預售興趣,即使玉米現貨價格接近4美元/蒲式耳。他表示,如果天氣變得高溫干燥,那么玉米作物肯定會受到損害。如果玉米產量只有正常水平的一半,開始預售的價格3.85美元,仍會賠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