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印度大豆產量預計增加,因為今年雨季降雨充沛,促使農戶在6月和7月種植更多大豆,這有助于印度削減植物油進口量。
印度是全球頭號植物油進口國,每年食用油需求量約為1800到1900萬噸,其中四分之三要靠進口滿足,主要是來自馬來西亞和印尼的棕櫚油。
2015/16年度印度大豆產量為690萬噸,比上年減少近23%,因為連續兩年的干旱造成作物歉收,土壤墑情枯竭。國內大豆歉收促使精煉商加快進口步伐。
2015/16年度(11月到次年10月)前9個月印度的植物油進口量達到1090萬噸,比上年同期增加5%。不過今年季風降雨量超過平均水平,可能遏制進口,因為油籽播種面積和單產預期提高。
印度煉油協會執行總裁B.V. Mehta稱,由于季風降雨良好,我們預計大豆產量將達到900到1000萬噸。印度農業部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迄今為止農戶已經種植約1124萬公頃大豆,比上年同期增加0.3%。頭號產區中央邦的播種面積下滑,因為一些農戶改種經濟效益更高的羽扇豆,不過第二大產區馬哈特拉施特邦的播種面積增加12%。不過播種面積的任何下滑都將被單產增加所抵消。
在中央邦,農戶Girish Badli預計今年大豆產量將增加一倍,達到2.7萬公斤,即使他只種植了60公頃,比上年減少16%。Badli稱,天氣一直有利于大豆作物生長。
過去20年印度食用油消費增長三倍,因為人口增長,收入激增,不過同期產量只增長不足三分之一。農戶和貿易團體仍擔心大豆價格,他們游說政府上調毛植物油和精煉植物油進口關稅。在過去兩年里大豆價格下跌約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