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記者Vibhuti Agarwal發自新德里的報道稱,由于豆油價格下跌,印度消費者對豆油格外青睞,進口規模也大幅增長,這對供應過剩的全球市場不啻是個好消息。
印度植物油行業團體的數據顯示,過去五年里印度豆油進口量增長四倍,今年進口量有望超過400萬噸。美國農業部5月份估計未來十年印度豆油進口量將增長多達40%。
豆油作為大豆壓榨的產品,可以用于制作烹調油、糕點以及口紅等各種產品。在印度,消費者最愛用豆油制作咖喱角、多薩薄餅以及咖喱。不過豆油價格相對較高,令許多消費者望而卻步。2015年印度人均GDP為6200美元,比上年增長6.9%,但是仍遠遠低于美國的人均GDP55,800美元。
兩年前印度取代中國成為全球頭號豆油進口國。一些已經轉用豆油的印度消費者指出,個中原因在于豆油價格大幅下跌。自2012年以來豆油價格下跌了35%。相比之下,豆油的主要競爭對手――棕櫚油價格基本呈現橫盤震蕩走勢。印度的餐館以及窮人廣泛使用棕櫚油。
印度Inditrade衍生品及商品公司的交易商Vamsi Krishna Kona稱,印度需求肯定有助于消化過剩的豆油供應。不過即使如此,這對提振全球價格可能無濟于事。Kona補充說,盡管印度在大量進口豆油,這并不足以支持價格大幅上漲。
過去兩年里全球豆油市場一直處于下跌之中,因為從美國到阿根廷的大豆豐收,加上中國國內產量提高導致進口需求減少。美國農業部預計本年度全球大豆產量將達到3.3043億噸,比去年的3.1297億噸增長5.6%。
豆油和棕櫚油是國際市場上最便宜的兩類植物油,競爭同樣的市場份額,所以二者價格常常聯動。豆油和棕櫚油占到全球植物油貿易的68%,其中豆油占到24%。上月豆油與棕櫚油的價格升水已經大幅縮減超過50%,約為每噸35美元,相比之下,上年同期為87美元。在印度超級市場,這意味著一升豆油價格比棕櫚油價格貴15%,相比之下,通常豆油價格比棕櫚油貴25%。
許多印度人表示,他們不僅喜愛豆油的味道,也喜歡豆油和棕櫚油不一樣,豆油在低溫條件不會象棕櫚油那樣凝結。
新德里一位主婦Anupama Sarkari稱,豆油遠勝于精煉棕櫚油。目前豆油價格接近棕櫚油,因而豆油已經在她的廚房擁有永久的地位。
除了買得起豆油的中產階級隊伍日益壯大外,印度豆油進口增長的原因還在于國內產量多年一直下滑,去年尤其顯著。去年印度大豆產量減少近20%,創下十幾年來的最低水平,因為季風降雨不足,病蟲害影響單產。
印度農戶每年6月到7月種植大豆,10月收獲。今年印度大豆產量可能增加,因為季風初期降雨充足,促使農戶種植更多的大豆。據印度農業部的數據顯示,今年農戶種植約1124萬公頃大豆,比上年增長0.3%。Kona稱,國內大豆產量要想最終趕上日益增長的需求,需要更長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