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國有的農業研究公司Embrapa稱,圣保羅州的商業大豆種植田于11月15日證實發現今年首例亞洲銹病。受感染的大豆作物于9月底種植。11月18日帕拉納州發現第二例亞洲銹病。
去年是在11月6日發現了首例亞洲銹病,也是在圣保羅州。
巴西科學家并不擔心亞洲銹病,至少目前如此,不過他們建議該地區農戶開始密切關注長勢更快的大豆作物,如果懷疑自家豆田出現亞洲銹病,可以采集豆葉做樣本。亞洲銹病通常在大豆作物底部出現,該部位的濕度相對更大。這也是農戶在噴灑農藥時要從頂部噴灑到根部的原因。用于控制亞洲銹病的殺真菌劑是接觸性殺菌劑,這意味著農戶需要重新噴灑農藥,因為新葉也會受到真菌病的感染。
目前還不清楚巴西的亞洲銹病例數量。去年此時巴西發現69例亞洲銹病,五年平均水平為2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