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國際豆價疲軟,而國內大豆產量有望創下歷史新高,巴西大豆種植戶一直在囤積大豆,寄希望于未來幾個月豆價出現反彈。
自去年年中巴西農戶開始預售2016/17年度大豆以來,巴西大豆價格步步走低,原因在于巴西雷亞爾匯率走強,以及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大豆價格下跌。
今年巴西大豆產量有望超過1.1億噸,創下歷史最高水平。但是農戶不愿低價賠錢出售大豆,這也限制了巴西港口的大豆裝運數量。
Esalq/BM&FBovespa的數據顯示,上周巴西國內大豆價格跌至每60公斤袋64雷亞爾,較去年6月份創紀錄的高點下跌30%以上。
由于前幾年農戶種大豆賺了錢,有這些資金墊底,農戶們囤貨惜售,期待4月到7月期間豆價能夠出現反彈,屆時美國大豆作物將進入關鍵生長期。巴西馬托格羅索州經紀行ASP公司經理Ademir Sari說,農戶期待能夠出現奇跡。該公司代表農戶出售谷物。
咨詢機構AgRural公司的數據顯示,截至3月底,農戶只出售了49%的大豆,是2009/10年度以來的最低,也低于五年平均水平63%。帕拉納州和南里奧格蘭德州等南方地區農戶的囤貨惜售心理更為濃厚。這些地區的大豆銷售比例只有27%。
Coopavel合作社主管Dilvo Grolli說,在帕拉納州,產量越低的地區,農場種植的作物更具有多樣性。大豆并不是唯一的收入來源,所以農戶可以等著價格改善。該合作社有5000名農戶,每年處理約64萬噸谷物。
農戶銷售步伐緩慢導致大型國際公司更難以履行出口項目。南里奧格蘭德州某國際貿易公司的銷售經理說,倉庫已經裝滿了農戶交付的谷物,但是還沒有定價。他說,我們不能出口尚未定價的谷物,所以今年巴西的大豆出口量可能達不到預期水平。
路透社對港口數據的分析結果顯示,雖然大豆裝運數量增加,但是航程比上年縮短了30%,這說明貿易商選擇航程短的出口項目,避免簽訂中期裝運的合同。
盡管農戶期待價格上漲,但是基本面卻預示大豆價格前景變差。巴西大豆收割工作已經接近收尾,產量有望創下歷史新高;今年美國大豆播種面積可能創下歷史最高紀錄,因為全球小麥和玉米庫存龐大促使農戶改種大豆;中國需求增加也提振大豆種植興趣。中國的大豆需求已經連續13年增長。
巴西農業咨詢機構Celeres公司總經理Anderson Galvão稱,自2009/10年度以來,囤豆惜售的戰略成功四次,失敗兩次,平局一次。這可能解釋了農戶為何在今后價格可能下跌的情況下還要孤注一擲。但是Galvão認為今年這種策略可能不會成功。
Céleres公司的研究結果顯示,馬托格羅索州Rondonópolis地區農戶今年11月份可能不得不以每袋48.75雷亞爾的價格出售大豆,而如果在3月份出售,價格為每袋60.56雷亞爾。對采取囤積大豆策略的農戶來說,數月的倉儲成本可能加大他們的虧損。
Galvão說,今年不值得囤積大豆。他警告說,如果農戶囤積大豆而賠錢,可能影響到今后農用機械和其他新技術的投資,正如2013/14年度大豆作物收獲之后。
全球貿易商目前的焦點都集中在2017/18年度美國大豆作物上。美國農戶即將種植大豆,未來幾個月大豆可能會受到惡劣天氣的影響。天氣的任何變化都會迅速左右價格。
芝加哥MD商品公司主管Pedro Dejneka稱,在天氣市期間,意念會暫時戰勝事實。他指出,過去20年中,美國大豆期價有16次在4月到7月期間上漲,即便在供應非常龐大的年份。市場常常在4月到7月期間提供機會,價格上漲會讓農戶簽訂新的合同。
Daniele Siqueira稱,大豆銷售步伐將取決于農戶能夠囤積大豆的時間。她說,越有經濟實力就越有時間等待(價格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