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豆單產數據略微上調
美國農業部本月將2017/18年度美國大豆單產數據從上月的49.4蒲式耳上調至49.9蒲式耳/英畝。由于收獲面積數據不變,單產數據上調使得今年大豆產量預測數據上調5000萬蒲式耳,為44.31億蒲式耳。創紀錄的大豆供應數據進一步上調,促使美國農業部將2017/18年度大豆出口數據至22.5億蒲式耳,比上月預測值高出2500萬蒲式耳。2017/18年度大豆期末庫存預測數據不變,為4.75億蒲式耳。
2017/18年度全球大豆產量預測數據上調至3.484億噸,比上月預測值高出110萬噸。美國和玻利維亞的大豆產量增幅抵消烏拉圭、塞爾維亞和歐盟的產量降幅。2017/18年度中國大豆進口預計為9500萬噸,高于上月預測的9400萬噸。
國內展望
8月份溫度適宜,降雨充足,改善大豆單產前景
美國農業部本月預計2017/18年度美國大豆單產為49.9蒲式耳/英畝,高于8月份預測的49.4蒲式耳/英畝。南達科他州、北達科他州、衣阿華州和堪薩斯州單產數據上調(因8月份降雨改善),是本月全國單產數據上調的主要原因。由于收獲面積數據不變,單產數據上調使得今年大豆產量預測數據上調5000萬蒲式耳,為44.31億蒲式耳。密西西比河三角州和西南部的大豆收割工作已經全面展開。在中西部地區,迄今為止農戶還沒有收獲什么大豆,不過收割工作即將全面開始,因為大豆成熟率遠高正常。截至9月10日,大豆落葉率為22%。
陳豆需求數據上調,造成2017/18年度大豆期初庫存數據下調2500萬蒲式耳,為3.45億蒲式耳,這在一定程度上抵消產量增幅。即使8月份的出口達不到上年同期的偏高水平,也是歷史同期次高紀錄。2016/17年度大豆出口預計為21.7億蒲式耳,比上月預測值高出2000萬蒲式耳。美國農業部還將陳豆壓榨數據上調500萬蒲式耳,為18.95億蒲式耳。夏末豆粕和豆油出口同樣強勁。
創紀錄的大豆供應數據進一步上調,促使美國農業部將2017/18年度大豆出口數據上調2500萬蒲式耳,為22.5億蒲式耳。本月的消費增幅達到了供應增幅,因此大豆期末庫存數據不變,仍為4.75億蒲式耳。即使大豆需求創下歷史最高紀錄,充足的供應將制約大豆價格的上漲空間。2017/18年度大豆農場平均價格預估下調10美分,為每蒲式耳8.35美元到10.05美元。同樣,豆粕價格預估下調5美元,為每短噸290美元到330美元。
豆油價格走強,因為生物燃料行業的豆油消費前景明朗
本月美國農業部預計2017/18年度生物燃料行業的豆油用量為70億磅,比上月預測值高出5.5億磅。美國商務部8月28日對阿根廷和印尼生物燃料征收反補貼關稅――美國近80%的進口生物燃料來自這兩個國家。經過此前的調查,美國商務部發現進口生物燃料受到不公平的補貼,損害國內生產商的利益。在2016年1月到12月期間美國從阿根廷和印尼進口的生物柴油數量分別為147.5萬噸和37萬噸。在最終的關稅決定于11月份出臺之前,這些生物燃料的進口商需要繳納稅款。對于阿根廷生物燃料來說,初步的從價稅率在50到64%,印尼船貨是41到68%。
這些關稅帶來立竿見影的效果。美國生物燃料進口將大幅減少,鼓勵國內生產商提高產量。豆油用量隨之將會提高。在美國,豆油占到美國生物燃料原料的一半左右。因此豆油價格飆升。美國農業部將2017/18年度豆油平均價格預估從上月的31-35美分上調到32.5-36.5美分,以反映新的市場環境。
但是豆油價格預期上漲,將會制約出口需求。美國農業部將2017/18年度豆油出口預測數據下調至21億磅,比上月預測值低2億磅,2016/17年度的豆油出口數據調整到25.5億磅。即使如此,國內用量強勁,將會造成豆油期末庫存低于目前的水平。
強風暴或影響花生和棉籽供應
2017/18年度美國花生產量預計增至77.8億磅。如果該預測成為現實,那么今年花生產量將比2012/13年度創下的前期歷史紀錄高出15%,比上年增加21億磅或37%。佐治亞州的花生產量同比增幅將達到11億磅。本月數據的調整是基于平均單產將增至創紀錄的4254磅/英畝以及收獲面積增加。根據目前的產量預測,花生期末庫存將增至五年來的最高水平,比上年的14.4億磅增長一倍,達到27億磅。
但這只是暫時預計產量理想。9月初熱帶風暴厄瑪給東南部大部分花生產區帶來暴雨,而當時美國農業部剛剛完成單產調查工作。截至9月10日,全國花生收割工作只完成了3%。
2017/18年度美國棉籽產量預計為690萬短噸,相比之下,上月的預測為650萬短噸。由于收獲面積創下自2006/07年度以來的最高水平,單產創下自2012/13年度以來的最高水平,棉籽產量將增至11年來的最高水平。棉籽供應充足,棉籽油價格前景明朗,可能提振2017/18年度棉籽壓榨量增至240萬短噸,高于2016/17年度的176萬短噸。
但是8月底熱帶風暴哈維給德克薩斯灣一些棉花產區帶來暴雨。在東南部,未收獲的棉花也極易受到厄瑪帶來的過量降雨及大風的影響。10月份供需報告將評估受災程度。雖然在風暴到來之前,德克薩斯州農戶可能一直努力收獲大部分的棉花,但是仍會遭受一些損失。
國際展望
中國大豆需求旺盛,帶動美國和巴西出口
2017/18年度全球大豆產量預計達到3.484億噸,比上月預測值高出110萬噸。美國和玻利維亞的產量增幅抵消烏拉圭、塞爾維亞和歐盟的產量降幅。
2017/18年度中國的大豆進口量預計達到9500萬噸,高于上月預測的9400萬噸。對于2016/17年度,中國的大豆進口量預計達到9200萬噸,比上月預測值高出100萬噸,因為夏季進口步伐強勁。
中國政府從7月1日起降低進口大豆的增值稅,進一步提振加工商的需求。中國大豆供應的近半增幅將被壓榨,而剩余的供應將結轉到庫存。
和美國大豆出口一樣,巴西大豆出口一直很強勁。2017年8月份巴西大豆出口量創下歷史同期最高。對于2016/17年度全年,巴西大豆出口預計達到創紀錄的6250萬噸,比上月預測值高出150萬噸。
庫存數據上調,提振加拿大油菜籽供應前景
2017/18年度全球油菜籽產量預計為7210萬噸,比上月預測值低56.3萬噸,主要原因是加拿大的產量數據下調。捷克天氣干旱,造成單產下降,也使得歐盟油菜籽產量數據下調5萬噸,為2195萬噸。
在加拿大,2017/18年度油菜籽產量預計為1990萬噸,比上月預測值低60萬噸,因為播種面積下滑。不過新季油菜籽供應超過一個月前的預期。加拿大統計局7月31日預計加拿大油菜籽期末庫存為135萬噸。雖然庫存遠遠低于上年同期的210萬噸,但是考慮到此前的產量數據,該庫存數據遠遠高于預期水平。這促使美國農業部將2016/17年度加拿大油菜籽產量數據上調至1960萬噸,比早先預測值高出110萬噸。2017/18年度油菜籽期末庫存預計為110萬噸,雖然低于上年的135萬噸,但是遠遠高于上月預測的60萬噸。
烏克蘭葵花籽減產或鼓勵阿根廷種植
美國農業部預計2017/18年度全球葵花籽產量為4740萬噸,比上月預測值高出6.4萬噸,因為阿根廷、歐盟和土耳其的產量增幅基本上被烏克蘭的降幅所抵消。阿根廷和歐盟播種面積增加,因此產量數據上調。土耳其的單產前景明朗,也促使產量數據上調。
對于烏克蘭,7月和8月天氣持續干燥,造成單產數據下調。烏克蘭葵花籽產量預計為1400萬噸,比上月預測值低50萬噸。供應吃緊造成2017/18年度烏克蘭葵花籽壓榨數據下調至1360萬噸,比上月預測值低40萬噸,也低于上年的1390萬噸。烏克蘭葵花油出口預計為525萬噸,低于上年的565萬噸。
阿根廷政府取消出口關稅,提振2017/18年度農戶的葵花籽種植興趣。葵花籽價格一直保持穩定,而大豆價格下跌。另外,布宜諾斯艾利斯省一些麥田近來遭受洪澇,這些耕地可能改種上其它農作物。阿根廷農戶可能將葵花籽播種面積提高到190萬公頃,創下十年來的最高水平,比上月預測值高出30萬公頃,比上年增加11%。如果該預測成為現實,那么阿根廷2017/18年度葵花籽產量將再度增加60萬噸,達到400萬噸。葵花籽增產將促使阿根廷加工商提高葵花籽壓榨量,從而潛在的搶走烏克蘭葵花籽的一些市場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