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農村部周四稱,2018/19年度中國大豆進口將會下滑,這也將是十五年來的首次,因為中美貿易爭端促使國內養豬戶尋購價格更為低廉的蛋白來源。
農業農村部預計2018/19年度中國大豆進口量將比上年減少0.3%,為9565萬噸。如果這一預測成為現實,將是2003/04年度以來中國大豆進口首次出現下滑。
如果中國大豆進口下滑,頭號出口國巴西將會感到不安,因為今年巴西大豆產量有望創下歷史最高紀錄。美國農戶也會更加憂心忡忡。由于中國可能對美國加征關稅做出反擊,對進口美國大豆加征25%的關稅,這已經導致美國對華大豆出口銷售陷于停滯。
由于進口美國大豆面臨重稅,豆粕價格應聲上漲,促使飼料加工商尋購替代貨源。而這正值豬肉價格跌至多年低點的時候。今年1季度中國生豬價格大幅下跌約30%,創下史上最大跌幅之一,因為新養殖場的產量大幅增加,豬肉供應增加。目前豬肉價格仍處于八年來的最低水平,全國養殖戶都在賠錢,大多數分析師認為虧損可能持續到明年。
農業農村部稱,雖然養殖戶業的飼料原料消費增加,但是養豬利潤下滑,將造成蛋白用量減少,再加上玉米酒糟粕和其他油粕供應提高,豆粕需求增幅將會放慢。中國新政策提振玉米消費,乙醇產量增加,將造成乙醇副產品供應提高,進入飼料市場。
中國國內大豆產量預期增加。農業農村部預計2018/19年度大豆產量將增加4.9%,達到1527萬噸。本月政府推出提高大豆產量的緊急項目。中國大豆播種面積預期增加7.8%,達到839萬公頃,不過內蒙古降雨量下降將會制約單產。
隨著大豆種植補貼增加,玉米播種面積將會因此下滑,產量將會減少到2.1億噸,同比減少2.9%。東北部分地區天氣相對干旱,也將會制約玉米單產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