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豆 1200美分/蒲式耳一線將獲支撐
作為全球最大的大豆買家,因壓榨利潤較低抑制需求,且颶風“艾達”限制美國大豆出口,10月中國大豆進口量僅為511萬噸,較上年同期的869萬噸下降41.2%,為2020年3月以來最低水平,同時還低于9月進口的688萬噸,環比下降25.7%。而隨著豆粕需求的逐步回升,棕櫚油價格大幅上漲后,豆油在油脂需求中替代比例增加以及中美關系緩和等因素共同作用,預計后期中國從美國進口的大豆數量將會有所復蘇。
豆粕需求逐步提高
自10月以來國內豆粕維持弱勢格局,近日在美國農業部11月供需報告偏多影響下有所反彈,報告發布前,市場普遍持有結果利空的預期,預計單產將繼續上調,但是報告對于單產調整不及市場預期,不升反降,與出口數據下調相沖抵,最終導致美國結轉庫存增加幅度有限,美豆價格開始止跌反彈。美國大豆出口下調100萬噸的同時上調了100萬噸巴西大豆出口量,也間接反映了近期中國市場采購需求的轉移。
筆者認為,近期豆粕持續低迷,究其原因在于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全球供應寬松,美國大豆較低的庫存消費比將在本年度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二是最大豆粕需求國中國生豬養殖行業持續虧損,對豆粕需求量有一定的影響;三是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的《糧食節約行動方案》中指出,要加強飼料糧減量替代,進一步抑制了豆粕的價格。
隨著氣溫的逐漸降低,生豬養殖疫病高發期即將到來,疊加低價格豆粕因素的影響,飼料企業已經開始逐漸提高飼料質量,增加飼料中豆粕的添加比例。自10月中旬以來,生豬價格連續上漲,養殖利潤得到了一定改善,大部分成本控制較好的養殖企業已經扭虧為盈,使得生豬過剩產能的有序退出得到一定程度的暫緩。農業農村部相關人士也表示,中國能繁母豬存欄正在有序向正常保有量回調,但是預計到明年一季度才能調整到合適水平。因此,預計未來生豬存欄仍會處于相對高位,將給豆粕需求帶來一定的支撐。
豆油庫存處于低位
從油脂基本面來看,國內大豆壓榨量有所回落,豆油產量減少,而下游需求企業提貨量尚可,豆油庫存繼續小幅下降。數據顯示,11月16日,全國主要油廠豆油庫存81萬噸,比上周減少1萬噸,比上月下降9萬噸,同比減少38萬噸。總體上,豆油庫存水平處于低位,仍將支撐豆油價格高位運行。
此外,由于國際棕櫚油產量恢復較慢,中國棕櫚油采購供應存在缺口,同時國內外棕櫚油庫存均處于偏低水平,導致豆棕價差轉為負值,棕櫚油高過豆油價格意味著豆油性價比大幅提升,豆油對棕櫚油的替代也將達到史無前例的水平。
綜上所述,預計中國將在今年剩下時間及明年上半年恢復從美國進口大豆的數量,而美豆也大概率在1200美分/蒲式耳附近得到支撐。
一周熱點
- 2021-11-242021年11月23日世界主要期貨收盤價格一覽表
- 2021-11-24美國農業部:截至11月21日,美國大豆收獲進度為95%
- 2021-11-24Safras:截至11月19日,巴西大豆播種完成84.2%
- 2021-11-24SECEX:11月份第三周巴西大豆出口步伐放慢
- 2021-11-23農業農村部:我國“菜籃子”產品總量充足供應有保障 全國豬肉價格連續5周低位回升
- 2021-11-23FranceAgriMer:法國玉米收獲91%,大麥和小麥播種接近尾聲
- 2021-11-23AgRural:巴西首季玉米播種完成91%,部分地區玉米單產受損
- 2021-11-23Safra上調巴西2021/22年度首季玉米產量預測數據
- 2021-11-232021年11月22日世界主要期貨收盤價格一覽表
- 2021-11-23美國農業部:上周美國對中國大陸裝運123萬噸大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