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或將為巴西豆粕進口亮起“綠燈”
本周初,巴西農業部長馬克斯·蒙特斯表示,中國可能會在兩個月內向巴西豆粕出口商發放出口授權。蒙特斯表示,巴西官員將檢查這些工廠,作為獲得中國出口許可的一部分流程。上周巴西政府證實中國已向巴西開放豆粕市場,但是仍需要消除一些流程障礙。縱觀過去幾年,作為世界最大的豆粕和豆油出口國阿根廷,其國內壓榨行業一直在努力應對產能利用率不足、通貨膨脹導致的運營成本和高出口關稅,而巴西雖然遭遇本年度減產,但其本土加工利潤強勁,生柴需求有望增加,則進一步提振其國內大豆壓榨以及豆粕出口,這也是巴西豆粕尋求進一步出口市場拓展的主要原因,近些年來巴西豆粕已經成為歐盟市場的頭號供應源。當然就像新聞里所寫的,何時開始出口,將會取決于市場動態。
巴西豆粕全球市場份額逐漸提高
從全球豆粕出口情況來看,根據美國農業部7月供需報告數據,2021/22年度全球豆粕出口量為6865萬噸,其中阿根廷豆粕出口量為2830萬噸,占比超過41%,其次為巴西豆粕,出口量為1850萬噸,占比約為26.94%,第三為美國豆粕,出口量為1243萬噸,占比逾18%。2021/22年度全球豆粕進口量為6397萬噸,其中,歐盟以1680萬噸排名第一,占總進口量比重超過26%,其次為印度尼西亞和越南,占比分別達到8%。
作為對比,2021/22年度全球豆粕產量為2.461億噸,其中,中國以6890萬噸產量位居全球第一,占比達到27.99%,其次為美國,以4686萬噸產量排名第二,占比19.04%,第三名為巴西豆粕,產量為3817萬噸,占比達到15.50%。2021/22年度全球豆粕消費量為2.42億噸,其中中國以6836萬噸消費量排名第一,是排名第二美國(3493萬噸)的兩倍有余,歐盟、巴西、墨西哥分列第三、第四、第五位。綜合來看,中國豆粕產量和消費量都位居全球榜首,產銷基本達到平衡,而巴西豆粕在拓展其消費市場的方向上,首選中國市場自然毫無疑問,但也存在來自各方面的挑戰。
巴西和阿根廷豆粕出口競爭
過去幾年,世界上最大的豆粕和豆油出口國阿根廷的壓榨行業一直在努力應對產能利用率不足、通貨膨脹導致的運營成本和高出口關稅的問題。阿根廷繼續與長期衰退和非常脆弱的雙重貨幣體系作斗爭,這對其本土大豆壓榨行業持續產生重大影響。阿根廷目前對大豆征收 33% 的出口稅,對豆粕和豆油分別征收 31% 的出口稅,而對玉米和小麥分別征收 12% 的出口稅。壓榨行業的高稅率拖累了當地壓榨商的利潤空間,他們還必須應對每年因干旱導致的巴拉那河變淺而導致的大豆供應不規律以及高昂的物流成本。2021/22年度阿根廷大豆遭遇干旱而減產,當然由于該行業的持續彈性,2021/22年度阿根廷豆粕產量和出口量仍然保持增長態勢,但縱觀近幾年,阿根廷豆粕出口量的整體增長幅度已經趨于放緩。
而作為阿根廷的鄰國巴西,來自其本土生物燃料需求以及壓榨利潤的吸引,正在支持其豆粕生產和出口量的不斷擴大。為應對能源緊缺和國際原油價格飛漲,巴西政府把發展生物燃料(主要包括生物乙醇和生物柴油)作為解決能源問題的一條重要途徑,而如今巴西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生物燃料生產和消費國。為確保以更加可持續的方式生產生物燃料,巴西出臺了一系列鼓勵政策和相關法案。Safras預計2023年巴西大豆壓榨量將達到4950萬噸,高于2022年的4790萬噸。根據美國農業部的數據,巴西可能在2022/23銷售年度將豆粕和豆油產量提高到創紀錄水平,分別達到3835萬噸和953萬噸,原因是壓榨量預計將增長0.5%至4950萬噸,甚至更高。
開拓中國市場
巴西植物油行業協會(ABIOVE)主席安德烈·納薩爾日前表示,目前還沒有確定巴西政府審查大豆壓榨廠(出口資質)的時間表,但數月后可能會有一份獲準對華出口豆粕的工廠名單,當然至于何時開始出口,將會取決于市場動態。ABIOVE的數據顯示,2021年巴西豆粕出口量為1721萬噸,高于2020年的1694萬噸,但是對中國的豆粕出口量只有17.3344萬噸,低于2020年的21.6153萬噸。2022年上半年,巴西豆粕出口量為819萬噸,其中對中國出口1.6891萬噸。所以開拓中國市場,對于巴西豆粕而言無疑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除豆粕外,中國還授權從巴西進口去殼花生、柑橘渣、濃縮大豆蛋白和胎牛血清。在費爾南德斯看來,這是過去十年里,巴西對華市場開放進程中的重大舉措。目前,巴西玉米對華出口還尚未落實。根據費爾南德斯的說法,巴中雙方已經簽署了《巴西玉米輸華植物檢疫要求議定書》,但在協議執行前還需要做一些調整,雙方正在協商中。
總體而言,環顧今年以來的全球谷物油籽市場,各國產業鏈、供應鏈堵點、斷點不斷增多,也進一步加劇了全球糧食供需失衡的局面;事實上,為了多元化滿足國內各種蛋白需求并解決供應不足的問題,我國加強農產品多元化進口的步伐就從未停止過,從解除對加拿大油菜籽進口的禁令,再到與巴西簽署關于玉米、大豆蛋白、花生、豆粕進口等協議文件,都體現了我國促進中國與世界互利共贏的大國擔當。再回到巴西豆粕進口預期方面,在我國或將為其進口亮“綠燈”的前提下,何時進口、如何進口當然還是市場說了算。從更長遠的目光來看,世界糧食貿易量有限,我國依靠國際市場調劑的市場空間仍然有限,仍需立足自身、不斷提高糧食自我保障能力才是關鍵。
一周熱點
- 2022-08-04國產大豆定價權,誰說了算?
- 2022-08-03新希望再次入榜世界500強 位列356名
- 2022-08-022022年7月份第4周畜產品和飼料集貿市場價格情況
- 2022-08-02中國農業科學院飼料研究所馬瑩所長一行蒞臨大北農集團座談交流
- 2022-08-02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關于《植物提取物飼料添加劑申報指南(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的通知
- 2022-08-01生豬/禽類市場 周度行情整理
- 2022-08-01農業農村部答復穩定生豬產能、降低周期性波動等有關提案
- 2022-08-01短期豬價或持續高位盤整
- 2022-08-01南京農大胡鋒校長一行蒞臨科為博指導交流
- 2022-07-292025年版《中國獸藥典》編制工作全面啟動!農業農村部副部長、第七屆中國獸藥典委員會主任委員馬有祥出席會議并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