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從擴種大豆油料方面來看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告,2022年,中國大豆播種面積10243千公頃,比上年度增加1843千公頃,增長21.7%;全國平均單產每公頃1980公斤,比上年度增加28公斤,增幅1.7%;大豆總產量2029萬噸,比上年度增加389萬噸,增幅23.7%。由此可見,我國正處在持續推進大豆擴種過程中。
我國大豆進口依存度在80%以上,為進口依存度較高的農產品。據海關總署公布數據顯示,中國2022年1至12月大豆進口9109萬噸,同比減少544萬噸,減幅5.6%。相比國內2022年2029萬噸的大豆產量,進口大豆數量遙遙領先;并且國產大豆作為糧食,并不能全部作為油料去使用,僅特殊時期才會出現國產大豆進行壓榨。例如2022年10月,東北地區部分大豆壓榨企業開始采用國產大豆進行壓榨,因國產大豆產量增加,且據市場反饋,國產大豆壓榨出來的豆粕成品質量也較好,另一方面當時國產大豆的成本又低于進口大豆,工廠壓榨利潤較好。當時吉林豆粕市場首當其沖,東北地區豆粕價格一落再落。故擴種大豆油料方面來看,對我國豆粕市場有一定影響,但存在區域局限性。
數據來源:海關總署
二、從實施豆粕減量替代方面來看
去年豆粕價格處于往年高位,我國也推進了豆粕減量替代工作。2022年9月19日,農業農村部召開豆粕減量替代行動工作推進視頻會,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開展糧食節約行動的決策部署,全面推進豆粕減量替代行動,促進養殖業節糧降耗,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據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于公布飼料中豆粕減量替代典型案例的通知,2021年牧原食品、溫氏股份、新希望六和、廣東海大、北京大北農、禾豐食品、廣西楊翔、四川鐵騎力士等八家企業在實踐中探索了成功的技術路徑,為全行業豆粕減量使用作出了示范。其中牧原食品生豬養殖使用配合飼料1580萬噸,豆粕平均用量占比為6.9%,比養殖業消耗飼料中豆粕平均含量低8.4個百分點,相當于減少豆粕用量130萬噸。
數據來源:農業農村部
據Mysteel統計,中國豆粕年度供需平衡表(如下,單位萬噸)中可知,2022年我國豆粕消費總量達到6864.09萬噸,較2021年下降229.42萬噸,減幅3.23%。2021年我國豆粕消費總量達到7093.51萬噸,較2020年下降84.69萬噸,減幅1.18%。我國連續兩年豆粕消費量有所下滑,一部分原因來自于豆粕減量替代的有效推進。但作為替代豆粕的其他雜粕毒素含量高、飼料利用率低、蛋白含量低等缺點,僅有大型飼料集團企業可以做到較好替代,中小型飼料企業仍然只能選擇豆粕作為蛋白飼料原料的主要成分。
數據來源:Mysteel農產品
三、從豆粕自身行情來看
隨著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國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居民食品消費中對蛋白質含量較高的肉類需求猛增,國內肉食主要依靠雞鴨豬魚牛的養殖,上述養殖動物都對飼料的需求較大;在飼料的主要原料中,玉米和豆粕用量最大,玉米提供糖類,豆粕提供蛋白質。豆粕作為蛋白飼料,是畜禽的主食,不易被替代,下文以豆粕菜粕價差為例。
2022年豆粕現貨價格在年后沖高回落而后再次大幅上漲突破前高,菜粕現貨價格整體跟隨豆粕運行。截止到2022年12月30日,國內豆菜粕現貨價差為1460元/噸,較年初的1430元/噸上漲890元/噸,漲幅156.4%。往年的豆菜粕價差相對來說較為穩定,主要在500-800元/噸區間運行。而2022年的豆菜粕價差走勢大起大落,最低跌至200元/噸,最高又漲至2000元/噸以上。僅有在價差較大時,下游飼料企業將考慮用性價比更佳的菜粕或其他雜粕作為豆粕的替代。豆粕里面含有多種氨基酸,若豆粕減量后添加其他替代飼料原料,其他替代飼料原料氨基酸含量偏低,為保證氨基酸平衡,飼料中氨基酸使用量將大幅提高,這或將增加飼料添加劑的使用成本,故豆粕與其他粕類價差相距不大時,替代情況相對較少。
數據來源:Mysteel農產品
綜上所述,本次中央一號文件對我國豆粕市場確實有一定影響,但由于我國豆粕主要還是以進口大豆壓榨得到為主,影響相對有限。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背景下,2023年我國豆粕的供應情況需繼續跟進國產大豆的種植情況。
來源:我的鋼鐵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