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研制“十年磨一劍”——記上海市科技精英、獸醫研究所所長童光志
最近10年,童光志主持研制了多種動物基因工程疫苗,相關成果于2006年和2010年兩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他告訴記者,許多科學家窮其一生也未能成就一種疫苗,因此,雖然這些基因工程疫苗都幾乎歷時10年開發,但有機會數度完成“十年磨一劍”,他覺得非常幸運。
常規疫苗 限制多多
要說清童光志的工作,須從免疫和疫苗說起。在很多傳染病面前,人或動物先天免疫力幾乎無效;只有病原侵入體內,免疫系統才能識別并記住它,繼而產生特異性的抗體等免疫分子消滅病原。但很多情況下動物等不到這個時候就已付出了生命的代價。何況許多病毒病目前尚無特效藥治療,而且規模化養殖的豬和禽一旦發病,治療往往既不可能也不經濟。因此,畜禽疫病的預防至關重要,免疫接種是主要手段。
傳統疫苗研發方法無非兩種:將病原體在體外大量培養,滅活,輔以佐劑,俗稱滅活疫苗;或將病原體在體外反復傳代,使其不再致病,但保留可激活免疫系統的免疫原性,俗稱減毒活疫苗。
但傳統疫苗在開發和使用時面臨諸多問題。有的病原無法體外培養(如豬流行性腹瀉病毒),有的病原一旦滅活就會喪失免疫原性(如雞傳染性喉氣管炎病毒),一些病原變化無常(如流感病毒,寄生蟲等),這使得很多傳染病無法通過傳統方法研制出疫苗。此外,仔豬和小雞亟需通過一針接種來預防多種疫病,但傳統疫苗無法實現。因此,開發新型基因工程標記疫苗,并輔以鑒別診斷技術就是必然趨勢。
基因工程 闖出新路
童光志領銜開發成功了多個這樣的動物用基因工程載體疫苗,包括一系列以雞痘病毒和偽狂犬病毒為載體的重組疫苗,在國內得到廣泛應用,為養殖業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其中,以雞痘病毒弱毒為載體表達雞傳染性喉氣管炎病毒gB蛋白的疫苗是我國批準的首個禽用基因工程疫苗,也是國際上首個用于預防雞傳染性喉氣管炎病毒的基因工程疫苗;他研制的兩種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系列新型疫苗,一種已于去年獲國家新獸藥證書,在全國推廣;另一種通過基因工程改造的重組標記疫苗可通過檢測抗體區分疫苗和野毒,即將完成臨床試驗。配合他主持研制的疫苗免疫與自然感染的鑒別診斷技術,部分禽畜傳染病不但可防,而且有望根除。
從事獸醫 純屬偶然
童光志1962年生于普通農家,祖籍恰好是李時珍的故鄉——湖北蘄春。他是恢復高考后的第二屆考生,從事獸醫完全是偶然。當時他不滿16歲,完全是由老師“包辦”才填報了華中農業大學獸醫專業。
本科畢業后,他相繼獲碩士和博士學位,并堅守研究至今。多年來,童光志主持了幾十項“973”計劃(作為首席科學家)、“863”計劃、國家自然基金等重點課題,發表了近400篇研究論文(其中近百篇發表于國際雜志)。
童光志在哈爾濱工作了25年,曾任中國農科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副所長和獸醫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2007年,上級一紙調令讓他舉家遷到上海。他告訴記者,目前,我國的養殖模式參差不齊,傳染性疾病依然是養殖業的主要威脅,因此基因工程疫苗前景廣闊。
一周熱點
- 2019-08-30中央下發鐵令!19年限養令、禁養令撤銷!19年玉米生產者補貼確定,即將下發!
- 2018-08-05智慧養豬驅動 ——首屆中國智慧養豬產業實踐峰會在京召開
- 2018-03-27雙胞胎第三代教保料“健康三寶”掀起搶購狂潮:僅發布會當天銷售突破5000噸!
- 2017-10-11雙胞胎集團9月份銷量再創新高,突破86萬噸!
- 2018-04-092018飼料工業展覽會展商名錄
- 2018-10-26中國飼料工業協會關于發布《仔豬、生長育肥豬配合飼料》《蛋雞、肉雞配合飼料》2項團體標準的通知
- 2015-11-02雙胞胎集團推出“三胞胎”直銷大豬場
- 2018-03-08全國豬場大咖將齊聚三亞與雙胞胎集團共謀豬事
- 2017-11-20年銷量突破900萬噸,雙胞胎再現王者風采!
- 2019-03-26來2019河北飼料峰會 見證行業發展風向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