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好:加速拓展海外市場
“我們的基本理念叫做:在發達國家買品牌、技術;在資源豐富的國家買資源,比如乳業、牛肉加工;在發展中國家建工廠,現在已經在海外建了三十余家工廠,其中飼料加工廠居多。這條路新希望走了十多年了,嘗到了‘甜頭’,正加大建設速度。”
在新希望集團北京中心,集團董事長劉永好接受專訪時,如是介紹了新希望十幾年的海外市場擴展模式,并表示將繼續沿這條路走下去,嘗試拓展產業鏈。
在談到外界關注的“接班人”問題時,他大方地跟記者分享了“交班”之后的感受。“我覺得挺好的,由于我不再擔任董事長,可以少開好多會,可以多到國外走一走。通過走一走,看一看,對世界有了更多的認識。”說這話時,劉永好的表情是輕松的,聲音也提高了八度。
“飼料大王”轉戰國際市場
從1982年起家,通過鵪鶉養殖賺下第一桶金,再依托四川這一養殖大省,在1989年進軍飼料行業,劉永好成為名副其實的“飼料大王”。
如今,劉永好創立的新希望集團已成為中國最大的民營農牧企業之一,上市公司去年營業收入達到732.38億元。2012年,新希望集團的營業收入也達到了806.39億元。
新希望國內飼料產業規模不斷擴大的同時,但卻面臨競爭慘烈、產能過剩的問題。國內飼料企業最多的時候竟達到1.3萬~1.5萬家,行業毛利率也一降再降。
“國內飼料市場日趨飽和,產能嚴重過剩。全行業一年市場銷售2億多噸,但是總產能卻遠遠超過這個數。”劉永好沒有否認存在的問題,并認為在這種格局下,就要通過收購、兼并、重組來對行業“小、散、亂”的格局進行梳理、調整,這種做法也一直在進行著。
同時,新希望也通過海外布局開辟了另一條蹊徑。劉永好表示,走出國門,尋求海外發展也是新希望一個主要的目標。
新希望的海外事業起步于1996年。據介紹,目前新希望已經有30多家海外企業,除了東南亞的越南、菲律賓、柬埔寨,還有南亞的孟加拉、斯里蘭卡等地。南非、埃及、土耳其、東歐等地的工廠也已建成或正在建設。
“新希望正以每年新增10家左右工廠的速度大踏步走出國門。這條路走了十多年了,嘗到了甜頭,因此也加快了建設速度。”劉永好難掩走國際化道路取得成績的自豪感。
這其中的“甜頭”用劉永好自己的話說就是:第一,在國外的投資回報比國內要高;第二,到了國外往往成為當地的龍頭企業,擴大了中國制造業的影響;第三,我們培養了很多人才。
劉永好對新希望海外工廠的規劃則是,生產的飼料以當地市場為主,部分與產業鏈結合。“首先做飼料產業,在條件具備的地方逐步做產業鏈,這是未來的一個方向。”
然而,在收獲掌聲和鮮花的同時,劉永好也毫不避諱地承認其中的艱辛,坦言“遇到了很大的壓力和困難”。
組建國際化專業團隊
除在國外建設飼料廠,新希望集團還收購了牛肉加工商,向肉類產業拓展。在采訪劉永好的前一天,恰好有消息稱,新希望集團旗下新希望投資基金與多位戰略合作伙伴收購了澳大利亞第四大牛肉加工商Kilcoy畜牧業公司(KPC)的多數股權。此前,新希望曾出手競購澳大利亞最大家禽生產商英厄姆公司(Inghams Enterprises)。
對此,劉永好介紹,這些收購是由集團旗下專業的投資團隊操作的。“隊伍非常國際化,基金的投資人更是包括淡馬錫、ADM、三井等世界級的大公司,我相信這個團隊具有國際競爭力。”
作為專業的投資管理平臺,厚生投資管理了新希望產業投資基金(I)和新希望產業投資基金(II)以及厚生新興產業投資基金。新希望產業投資基金專注于大農業、泛食品領域的投資。
走過中國經濟變化最快、最明顯的八年,劉永好感受到,隨著經濟不斷發展,企業和企業家也在不斷進步和成長。
“企業規模擴大了,企業家的能力也提升了,企業對國家、社會貢獻提升的同時,企業家的社會責任感也提升了,這是綜合的提升。另一方面,企業國際化參與程度越來越高,以新希望來講,我更多的是考慮國際合作和國際發展的問題。”
“不做董事長可以少開好多會”
作為家族企業,新希望集團也必須面臨“交接班”這個中國當代民營企業的老大難問題。2013年5月,集團下屬上市公司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劉永好辭任公司董事長一職,其女兒劉暢接任。
“女兒接班”,劉永好卻說并不是看上去那么簡單。“大家都看到女兒接班,背后其實是一個年輕的群體和團隊,這被《哈佛商業評論》稱為混合式接班模式。以前一些企業傳承,要么給子女,要么給管理團隊,而我們是介于兩者之間,這是一個創新的接班模式,從效果來看覺得挺不錯。”
事實上,退休是每一個企業家都會面臨的一個現實問題。柳傳志、馬云[微博]、王石、史玉柱[微博]等各行業的“大佬”們,隨著時間的推移,逐一完成了商業王國的“交接”,開始了他們“退休”后的生活。
劉永好對自己“退休”后的生活狀態是滿意的。“這半年去了法國、比利時、英國,亞洲也走了很多國家。”
他直言,以前到世界各地是帶著業務走,比較累,思想也禁錮在業務上,而現在是放開走。“比如我這次到英國去,是受怡和集團老板的邀請去他家,跟這位七十多歲的怡和掌門人談公司的傳承和企業的可持續發展,非常有意思,做這樣的事情也很愉快。”
而要管理一個總資產超過400億元的大型企業集團,對企業家來說是需要超強領導力的。劉永好對領導力的理解是多層次的,他希望不單是個人的領導力,更希望是管理層的領導力,以及企業在行業中的引領能力。
“我們提出打造世界級的農牧企業,就是說不但要規模世界級,還要有引領行業發展的能力和水平。”
一周熱點
- 2019-08-30中央下發鐵令!19年限養令、禁養令撤銷!19年玉米生產者補貼確定,即將下發!
- 2018-08-05智慧養豬驅動 ——首屆中國智慧養豬產業實踐峰會在京召開
- 2018-03-27雙胞胎第三代教保料“健康三寶”掀起搶購狂潮:僅發布會當天銷售突破5000噸!
- 2017-10-11雙胞胎集團9月份銷量再創新高,突破86萬噸!
- 2018-04-092018飼料工業展覽會展商名錄
- 2018-10-26中國飼料工業協會關于發布《仔豬、生長育肥豬配合飼料》《蛋雞、肉雞配合飼料》2項團體標準的通知
- 2015-11-02雙胞胎集團推出“三胞胎”直銷大豬場
- 2018-03-08全國豬場大咖將齊聚三亞與雙胞胎集團共謀豬事
- 2017-11-20年銷量突破900萬噸,雙胞胎再現王者風采!
- 2019-03-26來2019河北飼料峰會 見證行業發展風向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