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播放器av少妇影院-欧美xxxxbbbb在线播放-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播放-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www.jhygf.com

美國生物乙醇業繼續雄居全球第一 去年消耗1/3玉米

來源:    作者:    時間: 2014-04-15

  美國政府一直將大力扶持發展生物燃料,作為促進能源結構多元化、確保能源安全、同時拓寬剩余農產品出路的重要途徑,導致其乙醇生產和消費一直排名全球第一,產生巨大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一.乙醇產量世界第一

  美國的生物燃料以乙醇為主,其乙醇商業化生產始于上個世紀90年代,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乙醇生產國,原料一直主要是國內盛產的玉米,2013年乙醇產量的98%出自玉米。乙醇摻燒比例基本上是10-15%,2013年添加乙醇的混合汽油占全國汽油供應總量的96%。乙醇占美國汽油供應總量的比例,2000年為1%,2005年為5%,2010年為8%,2013年為10%。

  2013年,美國乙醇產量為133億加侖(比上年增長0.4%),占全球乙醇總產量的57%,兩倍于排名第二的巴西(62.67億加侖,27%);歐盟乙醇產量為13.7億加侖,占全球乙醇總產量的6%;其它排名前10位的主要乙醇生產國分別是中國(6.96億加侖,3%)、印度(5.45億加侖,2%)、加拿大(5.23億加侖,2%)、阿根廷、秘魯、巴拉圭、危地馬拉;泰國和澳大利亞乙醇產量也迅速增長。2013年,美國乙醇出口量約為6.3億加侖,主要出口至加拿大(54%)、菲律賓(9%)、阿拉伯聯合酋長國(7%)、歐盟(7%)巴西、墨西哥、秘魯等國;乙醇進口約為4.25億加侖,主要來自巴西。

  美國乙醇生產業面臨的最大挑戰:一是運輸緊張。美國乙醇生產廠主要位于玉米帶,絕大多數乙醇依靠卡車、火車和駁船進行運輸,導致此類運輸基礎設施非常緊張。二是利潤率低。由于近年來玉米價格不斷上漲,乙醇生產利潤率一直低下。2013年,由于玉米價格低于往年,再加上成品價格上漲,乙醇生產商利潤出現明顯增加。

  二.政府政策導向有力

  長期以來進口原油占美國國內石油需求總量的60%以上,是導致美國貿易赤字不斷擴大的最主要因素之一。自上個世紀70年代初以來,美國政府長期能源安全政策的主要措施之一,是實現能源供應多樣化。充分利用國內農業資源、大力發展可再生燃料生產,是美國減少對進口原油依賴的良好途徑。多樣化的能源供應可以減少對進口原油的依賴,從而對國內經濟產生長遠的影響。因此,美國政府一直將大力發展生物燃料,作為促進能源結構多元化、確保能源安全、同時拓寬剩余農產品出路的重要途徑。

  根據“2005年國家能源政策法案”的規定,美國政府于2007年4月正式頒布了“可再生燃料標準”。該標準要求可再生燃料消費量2007年必須達到47億加侖,占全國運輸燃料消費總量的4.66%,到2012年必須增長至75億加侖。美國新農業法也專門對替代燃料做出規定,要求通過大力發展生物燃料來改造美國農村面貌。

  2007年12月,美國總統簽署了“能源獨立與安全法”。該法規定,到2022年,美國用于運輸的可再生燃料必須達到360億加侖,是2008年目標的4倍,其中包括利用玉米生產的150億加侖乙醇、利用第二代原料和技術生產的200億加侖乙醇、以及約10億加侖生物質生物柴油。為了實施《能源獨立與安全法》,美國環境保護局每年確定基于百分點的可再生燃料標準。美國所有的汽油生產商、進口商和滲混商必須根據該標準確定各自的可再生燃料最低使用量。

  2010年10月,為了刺激乙醇消費,美國環境保護署批準可將乙醇在汽油中的滲燒比例從10%提高至15%,并且要求汽車生產商必須為2014年銷售的60%新車提供明確擔保,以便這些車輛能夠使用滲燒比例為15%的汽油。滲燒比例為15%的汽油于2012年7月開始銷售,銷售地區目前涉及12個州,售價比常規汽油低10-15美分/加侖,目前可應用于現有汽車的80%。

  受政府相關規定的推動,美國目前有3200個加油站銷售滲燒比例為85%的汽油,主要應用于現有的近1600萬輛混合燃料車輛,占全國汽車總量的7%。2013年夏天,滲燒比例為85%的汽油價格比常規汽油低1美元/加侖。2014年,新車銷售中約25%屬于混合燃料車輛。

  此外,美國中西部地區還有近300個加油站,銷售滲燒比例為20%、30%或40%的汽油,主要應用于合燃料車輛。

  為了減少生物燃料生產對全球糧食安全的影響,政府明確要求,在未來發展中,乙醇汽油應逐步轉向以纖維生物質為原料,而生物柴油則應轉向以木本油料作物為原料。美國政府規定,從2015年開始,玉米乙醇產量最高限度為568億升;新建的第一代生物燃料設施必須符合更加嚴格的環境保護規定。在政府資助下,美國已有一家公司于2013年商業性生產第二代乙醇,年產量為800萬加侖,2014年預計另有3家公司商業性生產第二代乙醇,年產量約為750萬加侖。目前,美國約有20個州正在試驗利用木頭、藻類植物、草類植物、玉米棒、糖廢料、甚至垃圾,作為原料來生產乙醇。

  三.社會和經濟效益明顯

  生物乙醇業迅猛發展,對美國經濟可持續性發展發揮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一是提高了農產品價值,增加了農戶收入。2013年,全國作物產值為2170億美元(略低于2012年的最高記錄2200億美元,比2000年增長135%),畜牧業產值達到1820億美元(比2000年增長82%),農場凈收入達到1310億美元(比2012年高12%,比2009年高1倍,比2000年增長158%),農場股權和農場資產價值達到歷史新高。

  美國盛產玉米,年均產量為3億噸,約占全球總量的三分之一以上。乙醇生產迅猛發展,導致玉米銷路拓寬、價格上漲、以及農民收入增加,從而提高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根據美國農業部統計,全國玉米種植面積自2009年以來年均達到3.21億英畝,低于上個世紀30年代的3.61億英畝和上個世紀80年代的3.42億英畝,但是2013年全國玉米產量達到139億蒲式耳,為歷史最高水平,比以前的紀錄高7%。用于生產乙醇的玉米消費占美國玉米消費總量的比例,1999年為6%,2007年為24%。2009年和2010年分別達到30%和31%。乙醇生產已經成為僅次于飼用消費的美國第二大玉米消費渠道。2013年,美國乙醇生產共消耗48億蒲式耳(占總產量的29%),價值294億美元。

  美國乙醇生產商在加工乙醇的同時,還生產出約3600萬噸動物飼料,約占原料投入總量的三分之一,其中近25%出口至約50個國家。因此,從凈量上計算,美國乙醇生產所消費的玉米占全球玉米總產量的比例不足3%。

  二是增強了能源安全程度。乙醇生產迅速增長,導致美國對進口原油的依賴程度降至自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的最低水平。2013年,包括原油和相關產品在內的石油類產品進口依賴率從2005年的60%下降至35%,而如果沒有乙醇生產則會為41%,相當于減少進口4.76億桶原油。美國成品汽油進口2005年為約90億加侖,2013年僅為5億加侖,幾乎中止。由于乙醇供應不斷增長,2013年美國消費者為每加侖汽油少支出0.5-1.5美元。當然,2013年,實際上進口原油仍占美國煉油廠原油消費總量的51%,美國能源部預計美國未來長時間內仍將每天支付約10億美元用于進口原油,因此美國仍需繼續大力發展乙醇生產,以確保燃料供應多樣化和國內能源安全。

  三是帶來巨大經濟和社會效益。根據美國可再生燃料協會的統計,2013年,美國乙醇產量約為133億加侖,相當于減少進口4.76億桶原油,占全國石油類產品進口總量的13%,為美國經濟節省482億美元;乙醇生產成本支出為361億美元(每加侖乙醇生產成本為2.72美元),產值為440億美元;為各經濟領域支撐近39萬個工作崗位;為從業者創收307億美元;為政府創稅約83億美元,其中聯邦政府收稅45億,各州和地方政府收稅38億美元。

  2013年,乙醇業產值超過了美國因特網印刷與廣播、農業機械設備制造、快餐等行業。隨著玉米價格不斷上漲,2012年政府對玉米種植農民的補貼約為18億美元,比2006年近90億美元下降82%。

  四是促進了對新技術的投資。根據最新的一份研究報告,美國已經吸收了全球約67%用于高級生物燃料的投資,原因在于美國“可再生燃料標準”降低了風險,并且為大型投資用于創新技術提供了必要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