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播放器av少妇影院-欧美xxxxbbbb在线播放-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播放-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www.jhygf.com

牛市啟動三個重要標志突現:流通市值超20萬億

來源:    作者:    時間: 2014-08-18

  生存,還是死亡,這是個嚴肅問題。牛市,還是熊市,似乎也是個嚴肅問題。

  前一個問題是哈默雷特式的猶豫,后一個問題似佛家禪語:不是帆動,不是風動,是心動。

  這是我上周寫的一段話,截稿時刪了,因為覺得它和主題沒有太大關系。

  對大多數散戶來說,讓其疲憊的不是漲跌的表象,而是心中疑慮所造成的糾結;最令他們頹廢的往往不是股市的震蕩,而是自信心的喪失;他們痛苦的不是生活的不幸,而是希望的破滅;最使他們絕望的往往不是挫折的打擊,而是上進心的死亡。

  表象看淡些,格局放開些,知識抓牢些,經驗總結些,一切都會好的。

  這是我今年新結識的一位“小朋友”——天涯明月閣博主上周寫的一段評論,在微信上讀到,非常喜歡,說“要剽竊一下,放到我這周的專欄里”。

  湊巧的是,5月17日在外地的一次聚會上,面對普遍的悲觀情緒,我們都堅定認為1849點堅如磐石,市場已處在黎明前的最后黑暗。上周我們又同時想到了“心”的問題,想到了投資者的疑慮和糾結。

  糾結之所以產生,首先是我們面對的宏觀經濟和股市生態環境已變得非常復雜,甚至和過去截然不同。過去,宏觀經濟的主題非常單一,不是上行周期就是下行周期。宏觀經濟和貨幣政策也非常簡單,不是開閘放水,就是緊縮調控。過去沒有股指期貨,所有的參與者只有一個取向——通過做多來賺錢,時機一到,各方力量很容易形成合力,有風使盡帆。無法形成合力,那一定是“非不為也,是不能也”。這些都大大降低了我們對大勢判斷的難度。而現在,不僅宏觀經濟背景和主題變得非常復雜,市場的利益取向也不再單一,做多不再是唯一的途徑,有些機構甚至更喜歡做空來賺錢,市場無時無刻不處在多空對立中,這都給我們判斷大勢增加了難度。

  產生糾結的第二個原因是我們經歷了太多希望和失望。從2011年8月2437點被稱為估值底開始,就不斷有人向我們保證,這是市場底、鉆石底、玫瑰底等,但換來的是一次又一次更加慘痛的損失。希望一次次破滅,自信心一次次受到打擊,上進心逐漸死亡,投資不再是一種快樂的博弈游戲,而是一種絕望中的期望——對任何上漲和樂觀預期都不再認可,卻盼望著手中的股票能夠解套。

  哀莫大">博客,微博)于心死。其實,就像博主開出的藥方——表象看淡些,格局放開些,知識抓牢些,經驗總結些,一切都會好的。在過去幾年中,我們很多投資失敗和市場本身處于熊市有關,也和我們的思維及知識老化有關。

  舉例說,我們對牛市的思維已經陳舊了。只要一講牛市,許多人心中馬上會想起:386點到1558點,3個月漲3倍;325點到1052點,7周漲3倍;512點到1510點,1年半漲2倍,或深綜指104點到520點,一年半漲4倍。然后是1999年的5·19行情、2000年的永不回頭、2006年與2007年的一騎絕塵,至少,是1664點到3478點,10個月漲1倍,那也很爽。

  但就像我說的,那種牛市建立在經濟主題單一、經濟周期總體趨升、股市規模很小基礎上的,隨著這三個要素尤其是后一個要素消失,這樣的牛市已一去不復返了。

  認識到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在傳統牛市中,大盤漲20%根本就不是什么菜,但在新的市場基礎上,漲幅超過10%,都可能是一個大事件,尤其在很短時間內漲10%,很可能是牛市確立的標記,也可能是反彈結束或短期漲幅過大的標記。如有這樣的認識,在過去幾年中,我們就不會被一次次“強勁上漲”迷惑,就不會一聽牛市開始,就用這個光環把自己套牢,認為指數漲百分之三五十都算不得什么。而是會謹慎對待每一波行情,始終保持清醒,隨時對趨勢做出合理判斷。

  有幾個事實應該有助于我們認識這個問題。

  過去100年來,美股有3個黃金時期:20世紀60年代,“沸騰歲月”;20世紀90年代,“超級牛市”;2009年來,也是美股表現最佳時段之一。但其實,在沸騰歲月中,美股的年度漲幅最大一年只有18%而已。“超級牛市”中年均復合漲幅只有16%。而在過去5年中,年度漲幅分別是18.82%、11.1%、5.5%、7.26%、26.49%,算術平均13.83%,而且今年就不漲了,因為去年已把今年漲掉了。

  過去有人說我們的牛市所以漲幅巨大,是因為中國經濟高增長。這其實是一個偽命題,因為越是經濟高增長階段,社會對資本的需求量越大,能用來炒股的資金比例越小。美國20世紀50到60年代經濟也是高增長階段,但它的年均漲幅卻是上述3個時段中最小的。以往中國股市牛市漲幅巨大的根本原因是市場的迷你。

  和迷你相伴隨的一定是高投機,它在走勢上有一個明顯特征就是快牛慢熊。因為上漲是搶錢,人人快三步;下跌是割肉,像擠牙膏,個個慢半拍。而大規模市場剛好相反,上升要克服重重阻力,如推石頭上山,下跌是自由落體運動,緩升快跌成為牛市的基本特征。因此,在發達股市中,人們很少用K線來分析市場,因為牛市中一陰吃幾陽是常見的事。相反,“漲跌時間比”我們很少關注,而西方技術分析者卻很重視,因為牛市就是上漲時間多、下跌時間少。

  從3月1974點開始,上證指數就進入了上升時間長、下跌時間短,這是牛市開始的第一個標志。過去每一次行情頂部停留時間都很短,而這次已在2200點附近停留了11個交易日。走勢模式的改變是趨勢改變的重要信號,這是牛市開始的第二個標志。

  從2011年4月滬深股市流通市值達到21萬億元后,19.5萬億元到20.5萬億元始終是大盤最重要的頂,不管其時的指數處在哪個位置。而從7月底以來,流通市值已連續10多個交易日站在22萬億元之上。這是一個有意義的新高,它標志著滬深股市的流通市值已邁過20萬億元門檻,開始向30萬億元挺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