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飼料小麥將涌入亞洲市場 或傷及亞洲玉米銷售
據新加坡8月22日消息,亞洲飼料谷物進口商預計,烏克蘭和法國的廉價飼料小麥將涌入亞洲市場。由于歐洲暴雨影響作物質量,使得當地小麥只適用于加工動物飼料。
韓國、泰國和菲律賓料進口飼料小麥,用以替代玉米,這打壓本已徘徊于近四年低位的玉米價格。市場預期美國玉米產量將創歷史新高。
“市場不缺飼用小麥,我們或將看到一部分進入亞洲,因運費相當低廉。”澳新銀行(ANZBank)駐墨爾本的高級農業經濟學家PaulDeane表示。
“這將給玉米帶來競爭。”
在臨近收割之際,法國、烏克蘭和歐洲其他地區突逢暴雨,給谷物質量造成嚴重影響。
迄今的報告暗示,法國大部分小麥將無法滿足其主要客戶對制粉小麥的要求,促使出口商將目光轉向動物飼料市場。
墨爾本一位分析師預測,西歐和黑海地區的飼料小麥產量預計將攀升至7,500萬噸,較去年增加約1,300萬噸。
這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分析師對媒體說到:“鑒于額外的飼料小麥供應,與其他作物相比,玉米的需求面是更大的一個利空因素。”
交易商稱,今年歐洲飼料加工企業料額外增加300萬噸小麥使用量,以減少對進口玉米的依賴。
美國農業部(USDA)在最新一期的供需報告中稱,將2015年9月止一年的歐盟玉米進口量預估下調至1,100萬噸,7月預估為1,300萬噸,上一年度為1,550萬噸。
**仍然過高**
交易商和分析師稱,韓國歷來都嚴重依賴美國玉米船貨,此次預計將也將會把部分需求轉向黑海小麥。
韓國是全球第三大玉米進口國。
菲律賓和泰國的飼料加工商正關注烏克蘭飼料小麥的定價,但價格仍高于玉米。
烏克蘭飼料小麥報價約在每噸240美元,包括成本和到亞洲的運費,而美國玉米報價約接近220美元。
“截至當前,沒有什么成效。”新加坡一位谷物交易商稱。“但飼料小麥供應商沒有其他選擇,只能降低售價來和玉米競爭。”
分析師預期全球制粉小麥價格將下滑,這將導致飼料小麥出現更大幅度的下跌。
烏克蘭出口商料更加積極地削減價格來和玉米競爭,黑海地區的農戶面臨財政困境。
亞洲飼料加工商或許已準備好為飼料小麥支付一些升水,因小麥的蛋白質含量高于玉米。
玉米的蛋白質含量約在8%,而即便受到降雨的影響,飼料小麥的蛋白質含量也能達到11%。
牲畜飼養商們更青睞被降雨浸泡過的小麥,因其更易被動物消化。
一周熱點
- 2019-08-30中央下發鐵令!19年限養令、禁養令撤銷!19年玉米生產者補貼確定,即將下發!
- 2018-08-05智慧養豬驅動 ——首屆中國智慧養豬產業實踐峰會在京召開
- 2018-03-27雙胞胎第三代教保料“健康三寶”掀起搶購狂潮:僅發布會當天銷售突破5000噸!
- 2017-10-11雙胞胎集團9月份銷量再創新高,突破86萬噸!
- 2018-04-092018飼料工業展覽會展商名錄
- 2018-10-26中國飼料工業協會關于發布《仔豬、生長育肥豬配合飼料》《蛋雞、肉雞配合飼料》2項團體標準的通知
- 2015-11-02雙胞胎集團推出“三胞胎”直銷大豬場
- 2018-03-08全國豬場大咖將齊聚三亞與雙胞胎集團共謀豬事
- 2017-11-20年銷量突破900萬噸,雙胞胎再現王者風采!
- 2019-03-26來2019河北飼料峰會 見證行業發展風向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