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好:引導有欲望的年輕人就是創新
“對于年輕人來說,他們對豪宅、汽車、別墅有沖動,對事業、金錢有欲望,什么欲望都沒有了這個人就不能當領導。對事業、錢、房子、成長的欲望是一個原動力,我覺得這并不是錯,是對的。要引導得好他向善向好,引導得不好做錯事。所以我們引導他們到第一線挑擔子,這就是我們的創新。” 2014年12月14日,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在“三亞•財經國際論壇”上如此表示。
“最近大家都說股市起來了,互聯網起來了,豬都要吹飛起來。我試了好多次,我們的豬一只都沒有飛起來,為什么?”劉永好認為內因是創新的支撐力不夠。他指出,“創業三十幾年,我們的企業患上了中年老年病,必須換血,使干部年輕化。這些年輕人有干勁,有闖勁,想做事,學習的背景也比較好。我們這些年輕大一點的人就退下來在后面幫助他們,要么做做審計,要么做做戰略,要么做做輔導員、做做培訓,我覺得這樣就比較好。”
談到大家關心的食品安全問題,劉永好表示,“現在我們地太少,人太多,空氣又不好,土地太過度開發,所以容易造成食品安全等方方面面的問題。食品安全問題一出,做農業的就出大問題。所以我們走出國門,將國際化作為我們的重點。”這個方式幫助了中國的老百姓對安全的要求,同時又是一種國外投資和發展的新格局。
以下為其發言實錄:
劉永好:今天的題目是《領導力與創新支撐力》,企業要有領導力,關于這件事,我們最近這幾年一直在討論,拿我的企業來講,從事的是農產業,具體講就是說我們做飼料養豬養雞。最近大家都說股市起來了,互聯網起來了,豬都要吹飛起來。我試了好多次,我們的豬一只都沒有飛起來,為什么?我們就講,大概從2011年,我們的企業銷售了大概800多將近900億,也有500億的稅后利潤,我們覺得按照這樣我們可以持續發展。結果沒想到,2012年不好,2013年也非常不好,為什么不好?有人說可能是因為禽流感來了,所以雞沒人要了,我們養雞是全中國最多的,十多億,所以受影響是肯定的。我覺得這僅僅是外因。
今年上半年也不好,今年上半年豬價很低,養豬的全都虧損,下半年好一些。想過去想過來,我覺得外因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內因,內因就是我們創新的支撐力不夠?,F在社會變了,以前只要你勤勤懇懇、認認真真、努力去做去擴大規模,一定能夠取得好成就?,F在不是這樣了,你規模再大,你的優勢并不多,現在互聯網精神叫用戶體驗,要服務、要平臺,所以說我們就想過去想過來,怎么回事?不能夠老怪外因,外因所有人都一樣,但是在這種格局下有的企業做得要比我們好一些,所以從內因的角度研究過去研究過來,我發覺我們創業30幾年,像我這樣的管理者一大批,我們這個企業老了。有人說中年病,有人說老年病,就是說創業30多年,我們的企業步上了中年老年病,必須換血,它包括兩個概念:第一,干部年輕化,我上市公司讓我女兒當董事長,有人說這是傳承接班,我覺得不簡單是這樣,這是一個格局,讓更多年輕人到崗位上,您總得讓他們干,最后他們都要接的,不如早一點,早一點我們還健在看得見摸得著,犯錯誤我們還可以站出來。假如到時候的話真有事你一點辦法都沒有。
第二個,它不是簡單的接班,它是干部年輕化的過程。所以我們整個集團從上到下,我們經過一年多的努力以后,得到了一個效果,我們中層以上的管理干部從50來歲降到了現在的36、37歲。這是很大的變化,一批年輕人走上來了。這些年輕人他們有干勁,有闖勁,想做事,學習的背景也比較好。但是他們可能某一些方面不足,我們這些年輕大一點的人就退下來在后面幫助他們,要么做做審計,要么做做戰略,要么做做輔導員、做做培訓,我覺得這樣就比較好。我們也請了華南理工大學陳春華來做我們上市公司的聯席董事長,這個沒想到被《哈佛商業評論》評為中國最佳傳承制——混合傳承制,這個對不對是另外一回事了。但是確實這一年多下來,進步還是蠻大的,年輕人的活力、朝氣,他們想做事,因為像我們這些人,你說年輕大一些了,身體顯然不如人家了,天天熬夜不行了,現在掙錢的欲望也少了,你說誰要一棟別墅、車什么的,我們看不看都無所謂了,因為早都有了。因為對于這些年輕人來說,豪宅、汽車、別墅,他們有沖動,有對事業、金錢有欲望,什么欲望都沒有了這個人就不能當領導。欲望是什么?事業的欲望、錢的欲望、房子的欲望、成長的欲望,這是一個原動力,我覺得這并不錯,是對的。你要引導得好他向善向好,引導得不好做錯事。所以我們引導他們到第一線挑擔子,這就是我們的創新。
創新首先從人開始,就是我們的體系、團隊,這就是一個學問,年齡大的同志要退到二線做顧問或者退休,這個不容易,國有企業還好一點,民營企業這個很麻煩。我的好朋友永明善(音)他就說過,原來一個副總走的時候他讓他走,但是這是很麻煩的事。所以要做讓年齡大的同志退到二線,第一,你要有一個妥善的安排,讓他們走得值得,另外他們的收入待遇也要考慮,該激勵的也要激勵。我們考慮股權激勵的時候,對這些走的人還得考慮一部分,這樣他們就心甘情愿到二線,我覺得這個非常好。但是年輕人的話怎么樣選拔?我們就選了400個年輕人,都是在公司干了三五年的30歲以下的做了基層干部的人集中培訓三個月半年,經過培訓PK最后強的做總經理,反正我的總經理有的是,這一批人就起來了,這叫人的創新。
第二個創新,我們中國現在分析了一下,我們現在地太少,人太多,空氣又不好,土地使用太過度開發了,所以容易造成食品安全等方方面面的問題。食品安全問題一出,我們做農業的就出大問題,很多企業都因為這個出問題,所以我們走出國門,于是國際化作為我們的重點。過去十幾年我們在海外20來個國家建立了40多個工廠,包括我們在發展中國家去直接投資建廠,派我們的干部去主要干管理,主要人員在當地。我們到發達國家去收購一些有技術有品牌的公司跟他們合作。在資源好的國家和地區我們去買項目買資源,前不久我們到澳大利亞去簽訂了一系列的協定,我們大概一群人,中國的二三十個企業家準備在澳大利亞農業食品方面投100來億澳幣,我自己已經投了幾個億,在澳大利亞做一些牛和羊的肉食品加工,在那兒養牛,用當地的牧場在當地養殖加工好以后運回中國市場。其實發現交了中國關稅以后跟中國的牛奶差不多,但是它的質量好很多。中國的食品安全問題得到了解決。像我們做牛奶的,牛奶的安全老出問題,考慮過去考慮過來,可能是由于吃的東西不行,環境也不行,在污染的城市周邊,PM2.5那么嚴重,我們的人跟豬跟牛做過濾器,這樣的牛特別好嗎?顯然是不行的。發現在云南的大理州那個地方的空氣是中國最好的,于是我們就在離洱海大概20公里,蒼山腳下人煙稀少的地方建了牧場,我們從國外進口最好的奶牛,按照最現代化的方式進行養殖,然后生產。云南又叫“彩云之南”,本來就高,再加上空氣比較好,有人說那個地方是云南的牛奶,后來我們干脆就叫做云牧場養的牛產的奶就比較好。
沒想到這個一推上市場反應那么好,很多企業家藝術家都紛紛要定制牛奶,認定這個牛,說以后它產的奶要送朋友親友,這個生意就來了。于是我們就安上攝像頭,連上互聯網,所有的過程物聯網都結合起來。于是我們通過云優選,通過跟一些互聯網的企業、跟順豐快運達成協議,就把這個產品直接送到,設計很好的包裝,這就是創新。產品保證了,而且我們互動,喝牛奶的小朋友看看說他的奶怎么樣了,早晚都要看,這就是互動,這就是創新。這就是傳統產業跟現代產業的結合,有人說豬要飛起來,牛要飛起來,我們畫了廣告說牛飛起來了,飛到藍天上跟我們的小朋友結為朋友。我們變成了澳大利亞的云牛奶,我們把它大批量包裝運到中國來,這個方式幫助了中國的老百姓對安全的要求,同時又是一種國外投資和發展的新格局。
我們這些想法、這些主張得到很多的認同,我們很多的企業家就說要不然我們一塊去,于是我們又聯合二三十個企業家一塊到澳大利亞去投資,我們準備在澳大利亞投資100億澳幣,得到了澳大利亞政府的支持,得到了中國政府的認同,于是我們這次跟澳大利亞的前首富合作做一個農業發展項目,結果還被納入總書記和澳大利亞的總理面簽的項目,這給我們很大的鼓舞。因為兩國元首給我們見證簽字,說明國家支持我們走出去,支持我們海外農業的發展,國家支持我們聯合走出去,這又是一個創新。中國的牛奶價格為什么比國外的高?第一,我們牛是進口的,多數的好牛是進口的,第二,我們的土地比別人高很多倍,人家買一畝地是1000塊人民幣左右,永久的,沒有時間限制,我們租一畝地大概一年是1000塊人民幣左右。第三,我們的飼料比別人貴,有的時候貴1倍,有的時候貴50%。問題是草,你看廣告上很多牛是吃草的,中國有多少草場?到哪兒去找?草是美國進口的,玉米是進口的,黃豆是進口的,土地比別人貴,你牛也進口比別人貴,只有勞動力比人家便宜。問題是勞動力人家效率很高,人家那么少的人養那么多牛,所以比較起來你的成本還是高,所以我們適當進口一些這是互補,澳大利亞和中國可以互補,它可以發展農產業。以前賣礦石賣瘋了,現在不行了,現在可以發展農產業,通過這樣的合作對我們非常有好處,這樣走出去又是一個新的發展。
總之,我們講領導力,我們的企業要年輕化,要有新的生機和活力,這是領導力。要創新,我就只講一個,就是我們國際化的創新。
劉永好:社會在變,每個階段有不同,對企業家的認同有不同。你看從福布斯那些都有規律,國家改革開放最早的一批富豪多數都是來自農業,那時候政策相對開發一些,那時候養豬養魚一些的。那時候開始做一些代加工的生產這些比較多,然后就做房地產的了,就是馮侖這些壞人一大批。現在又是跟房地產相關的一些大型制造業,現在當然又變了,變到由互聯網為主的群體。這代表著什么?代表了經濟發展熱點的轉移,也代表了財富集聚格局的變遷,也代表了這些人對這些問題的看法。剛才90后談到了,他們很崇拜的是互聯網的英雄,是的,米看看,他們天天跟我們相關,天天拿手機看,我們做什么都跟他們相關。第二個,他們突然一下用不了幾年就成為百萬千萬億萬富翁,這些示范效應非常大。
這種格局下豬要不要養?還得養,地還得耕,房子還得蓋,不可能到外面去。但是用什么樣的方式來養豬養牛?用什么樣的方式能夠讓這些新一代的年輕人較好地接受?這就是一個學問。我理解,由于互聯網的發展讓豬都飛上來,指的是用互聯網來武裝這些格局。所以我們下面這個團隊有這樣的認識,我們現在國家提倡叫學生來運動,基本上是半公益的事業,貧困地區的這些學生,他們營養不太好,每天要補充一包牛奶或者一個雞蛋,或者一個火腿腸,叫做“學生奶活動”。國家很支持,也給了一定的補貼,這個不賺錢,更多的是公益團隊
我們一個團隊專門做這個事,在涼山在西藏等等,我們每天要送給300萬個學生,有人說牛奶送過去不劃算,那么遠,而且新鮮的東西送過去那么遠。這些邊遠地區的學生應該得到改善。但是不賺錢、少賺錢,某些區域一定是虧的,但是你能夠培育一些意識,這些00后今后就是你忠實的消費者,現在每天都有幾百萬人喝你的牛奶,跟你交流、溝通,未來帶來的價值是巨大的。
第三,隨著時間的推移,今后學生奶他不要了,或者是他脫離了貧困,但是他已經深刻記住你的品牌的牛奶了。這對你未來肯定是有非常大的幫助。另外就更可以互動,通過學生奶的運動,給這些學校、這些學生建立互動,你們要建籃球場沒錢我們可以捐獻一點,我們發動網上的朋友捐獻愛心,你們舊的衣服鞋子不要了那貧困地區要,這些互動的價值非常大,既可以給城市的慈善人士提供一個援助的對象,又可以給貧困地區的學生帶來真正的價值,拉近了城鄉之間的差距。同時又有好多事可以做起來,這就是互動。同樣是簡單地賣牛奶,那種不賺錢甚至還要虧,但是帶來的長遠價值非常大,這是互動,這就是互聯網精神。我覺得我們新希望做這個事是值得的,很多互聯網企業前期都虧,到今天都虧,但是他們的市值都高,這就是價值,給我們現在的和未來的用戶帶來價值,培養聯系。同時給他們展現慈善之心、美好之心,縮短城鄉之間的差距,既符合社會的道德準則,同時又有相應的商業價值。我覺得像這樣的事,做起來還是有價值的。
或許我們這個團隊什么時候他們這部分學生奶進而一定程度地做一些公益活動,把商業活動適當地結合進來,賺一些良心的錢,成為一種時尚的時候,或許他就賺得更多了。
2014三亞·財經國際論壇由中國國際友好聯合會主辦,《財經》雜志主辦,中國友誼促進會為支持機構,于2014年12月12-14日在三亞海棠灣喜來登度假酒店舉行,主題為“新經濟新平衡”。
一周熱點
- 2019-08-30中央下發鐵令!19年限養令、禁養令撤銷!19年玉米生產者補貼確定,即將下發!
- 2018-08-05智慧養豬驅動 ——首屆中國智慧養豬產業實踐峰會在京召開
- 2018-03-27雙胞胎第三代教保料“健康三寶”掀起搶購狂潮:僅發布會當天銷售突破5000噸!
- 2017-10-11雙胞胎集團9月份銷量再創新高,突破86萬噸!
- 2018-04-092018飼料工業展覽會展商名錄
- 2018-10-26中國飼料工業協會關于發布《仔豬、生長育肥豬配合飼料》《蛋雞、肉雞配合飼料》2項團體標準的通知
- 2015-11-02雙胞胎集團推出“三胞胎”直銷大豬場
- 2018-03-08全國豬場大咖將齊聚三亞與雙胞胎集團共謀豬事
- 2017-11-20年銷量突破900萬噸,雙胞胎再現王者風采!
- 2019-03-26來2019河北飼料峰會 見證行業發展風向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