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高庫存現狀亟待改變 市場引領新年航向
經濟運行呈現“新常態”
過去的一年,我國乃至全球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美國等經濟體經濟雖然有所復蘇,但對我國經濟并沒有產生有效的拉動作用。我國經濟在當前及今后一段時間仍會處在“新常態”中,農產品市場所處的宏觀經濟大環境發生大變化的幾率較低。市場對農產品的炒作會逐步降溫,農產品的金融屬性將繼續減弱。
海通證券副總裁李迅雷認為,在國內資本市場,資產配置從實物資產轉向金融資產的勢頭依然很猛,即使煤炭、鋼材、原油等大宗商品價格已經跌得慘不忍睹,社會主流資金從實體轉移到金融領域的速度也不會放慢。
放眼全球農產品市場,在過去的一年里,農產品金融屬性減弱表現得較為明顯。經濟增長放緩使得部分農產品不再成為融資的標的物,如大豆、棕櫚油、棉花等。與此同時,國際油價持續暴跌擠出了白糖、棕櫚油、豆油、玉米價格中的生物柴油水分。
實際上,對于農產品而言,即使在全球經濟快速增長時期,除了大豆、棉花和植物油脂的金融屬性明顯增強以外,大部分農產品的金融屬性表現得并不明顯。只有在特定時間段,受偶然因素影響,配合自身基本面的積極變化,部分原本金融屬性不強的農產品才受到資金關注,價格漲跌幅度較大。
目前,國內正處在經濟增長困難期、結構調整陣痛期、以往經濟刺激政策副作用消化期三期疊加狀態中,農產品面臨的宏觀環境更加復雜。
海通期貨研究所所長高上認為,今年全球經濟將緩慢復蘇,市場流動性將繼續增加,不過,由于全球面臨較嚴重的結構性問題,經濟復蘇力度不強,加之原油等大宗商品價格下行,市場出現通脹的可能性較低。
政策面“釜底抽薪”
以去年1月19日新華社受權發布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為標志,支持農產品價格高位運行的政策開始發生重大改變,當前政策對農產品價格“釜底抽薪”的市場效應已開始顯現。
《意見》提出,堅決破除體制機制弊端,堅持農業基礎地位不動搖,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意見》重點指出,完善糧食等重要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繼續堅持市場定價原則,探索推進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與政府補貼脫鉤的改革,逐步建立農產品目標價格制度,在市場價格過高時補貼低收入消費者,在市場價格低于目標價格時按差價補貼生產者,切實保證農民收益;啟動東北和內蒙古大豆、新疆棉花目標價格補貼試點,探索糧食、生豬等農產品目標價格保險試點,開展糧食生產規模經營主體營銷貸款試點;繼續執行稻谷、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和玉米、油菜籽、食糖臨時收儲政策。
多年以來,我國政府在小麥、玉米、大豆、白糖、油菜籽、稻谷等農產品市場實施托市收購政策,并且逐年提高農產品最低收購價格。政策對農產品價格的支撐十分強,國內農產品價格出現了“只漲不跌”的政策行情。但當前這一“只漲不跌”的格局已經被打破。
首先,自去年新棉和新豆上市開始,政府在棉花和大豆市場實施了目標價格政策,讓棉花和大豆價格由市場去形成。其次,政府調整和完善了玉米、白糖、油菜籽、稻谷等農產品的收儲收策,調降了新產玉米、新產稻谷等農產品去年的提價幅度,減弱了政策對價格上漲的支撐力度。最后,政府公布了今年小麥最低收購價格維持去年水平不變的政策,打破了“依賴政策吃飯”的行業慣例。
據記者了解,從市場傳出目標價格改革的消息,到政府確定此消息,再到市場逐漸接受此政策,國內棉花價格持續走低,其中鄭棉主力1501合約期價從2013年年底的19500元/噸一度跌至12500元/噸左右,跌幅高達7000元/噸。白糖、菜油、小麥和玉米等農產品價格也出現了較大跌幅。
目前,國內農產品市場正在由“政策市”向“市場市”轉化,政策調整已經對農產品價格產生機制、市場購銷體制等形成重大影響。
“僅僅是對農產品收儲政策進行有放有收的調整,僅僅是根據各個農產品的供需狀況、市場特點做出靈活的政策設計,市場反應就這么大。”河南省糧油貿易商崔瑞兵對記者說,未來農產品收儲政策肯定會全面取消,一旦全面取消,則政策行情會全面退出。
記者調查發現,短期來看,我國全面取消農產品收儲政策的可能性并不大。去年和今年政府仍在在稻谷、小麥、玉米等農產品市場實施最低收購價政策,就說明對事關我國居民口糧、飼料用糧,以及和我國居民日常生活關系緊密的油脂、食糖等農產品市場,政府要等條件成熟才會全面放開。這些重要農產品的供應要靠我們自已來解決,適當地進行政策扶持既有利于提高農民種植積極性,保證農民收入,又有利于保證我國糧食安全。
與去年全球資本流動相對穩定不同,今年全球流動性將再起波瀾。首先,美國貨幣政策開始收緊,美聯儲可能在今年年底加息,美元會進一步升值。其次,全球經濟增長不平衡,今年美國經濟復蘇加快,預計GDP增速為3.3%,但歐元區增速為1.0%,日本增速為1.3%,新興經濟體分化加劇。最后,美歐貨幣政策差異加大。
“今年全球流動性難以泛濫,全球大宗商品市場資產管理規模可能繼續下降,投資者會繼續從大宗商品市場撤出資金。與此同時,市場對新興市場國家經濟疲軟的擔憂揮之不去,國內經濟增速企穩回升需要時間,股市、債市向好使不少投資機構把資金投向證券市場,如國內市場已出現了資金從大宗商品期貨市場流向股指期貨市場的現象,主要大宗商品價格尚無扭轉頹勢的跡象。”高上認為,在美元指數上漲和美聯儲逐步收緊貨幣政策的背景下,基本金屬短期內看不到牛市行情;在高庫存和豐產的情況下,農產品市場脫離頹勢的機會渺茫。
“政策引導作用減弱以后,農產品市場中的各類主體應學會讓市場來解決難題的本領,掌握更多的市場工具和手段來化解經營中遇到的難題。”浙江省農產品經營商王衛東認為,在當前國內已上市交易的農產品期貨品種中,大豆、油菜籽、玉米、稻谷等已形成了比較完善的品種體系,小麥等大宗農產品期貨交易品種體系正在完善中,這為期貨市場服務實體經濟打下了扎實基礎,相關農產品領域的市場主體可以充分利用期貨市場為生產經營活動服務。
高庫存現狀亟待改變
去年年底,有關部門決定委托安徽糧食批發市場等于今年1月6—8日舉辦國家政策性糧食專場競價交易會。交易品種和數量為:小麥200萬噸,粳稻400萬噸,秈稻400萬噸,玉米500萬噸。
國儲三大糧食品種同時加大出庫力度在以前沒有出現過。政府選擇在三大糧食品種市場均處在純銷售期時拋售,一方面說明國儲糧食庫存龐大,亟待出庫處理;另一方面說明各地糧食企業倉容均十分緊張,現在拋售也是為明年新糧上市騰出庫容。
據記者了解,截至目前,國儲各個糧油品種數量均十分龐大。國儲稻谷估計已在1億噸以上,國儲玉米和小麥均有數千萬噸,國儲菜油、棉花和白糖等均在1000萬噸左右。
國內糧油市場實施收儲政策在初期的確保護了農民利益,保證了糧油產量的穩定,但“政策逐年提價態勢不變應市場萬變”的格局長期存在最終導致很多問題。一是糧油品種國內外價差巨大,如棉花、白糖、油脂國內外價差一度高達數千元。二是妨礙了糧油市場的自由流通,絕大部分糧油市場“政策市”特征明顯。三是扭曲市場價格形成機制,不利于市場資源的合理配置。
去年,政府決定在大豆和棉花市場實施目標價格政策,待條件成熟后還將在白糖、油菜籽等市場實施目標價格政策。已實施多年的收儲政策將退出歷史舞臺,國內農產品市場去政策化將加快。
在收儲政策不再延續的情況下,以前形成的龐大國儲糧油庫存肯定要逐漸消化掉。庫存消化過程無疑會對農產品價格形成較大影響,如農產品出庫的方式、時間、價格、數量等均會對市場產生影響。市場預期今年政府會加大對庫存農產品的出庫力度,國產玉米、小麥、油脂、稻谷、白糖、棉花等農產品面臨的供應增加壓力較大。
不過,不同品種應區別對待,一些小品種的價格受產量增減周期影響較大,同時價格漲跌還和進出口數量增減聯系緊密。對于這些農產品,投資者不能光看其庫存龐大的一面。
中信期貨研究部認為,今年商品價格的一個主要特點就是品種走勢相關性下降,品種個體供求的差異性將對品種走勢產生重要影響,板塊間與品種間的差異性走勢也將更為明顯。今年商品季節性特征會繼續在基本面主導的市場環境下作用于商品價格。雖然今年商品整體繼續走弱,但對于部分供求關系已經逐步好轉的品種,投資者可以開始關注中長期的買入機會,如雞蛋、白糖等。此外,隨著降息概率逐漸增大,國內企業補庫需求可能有所回升,一些商品價格在這種補庫需求帶動下會出現階段性反彈。
市場引領新年航向
農產品市場去庫存化、去金融化、去政策化之后必將迎來市場化增強的時期,當前這幾種過程互相作用、互相影響。
河北省農產品倉儲、購銷商席景濤認為,政府已對國內農產品收儲政策做出了有放有收的調整,這不但有利于我國農作物種植結構的調整,促使農民及時調整農作物種植品種,而且會改變國內農產品供應失衡的格局,未來農產品市場機制發揮的作用將越來越大。
作為一名糧油經營商,鄒邦華對今年做好農產品購銷充滿信心,沒有了政府這只有形的手的干預,市場這只無形的手會創造出更多的投資機會。估計農產品市場不再是全國一個價格了,地區間價差、質量高低的價差、同一品種的產地價差、運距價差等均會得到體現,經營商可運作的空間將擴展。
實際上自2013年下半年市場傳出農產品收儲政策要做調整以來,隨著全球經濟增長趨緩,國內農產品價格的“市場化”特征就日益明顯,部分品種價格已完全實現了市場化運行,市場活躍度大大增強。特別是鄭州棉花、白糖、菜粕期市成交量和持倉量大幅增長,期價頻繁波動說明市場機制已經發揮作用。
針對今年農產品價格走勢,廣發期貨市場研發人員認為,今年宏觀經濟形勢將有所好轉,然而農產品價格漲跌有可能滯后于經濟周期變化,即便經濟好轉,也難以推動農產品需求改善。拉動中國經濟的三駕馬車之一的“消費”將更多地向新型消費領域傾斜,不會對傳統領域有太多拉動,因此今年農產品行情的觸發點依然在于供應面。
“今年油脂油料面臨繼續增產的壓力,預計美豆增產會拖累豆粕、豆油市場。與此同時,油脂市場還在延續去庫存化過程,但品種間的差異較大,如棕櫚油庫存已經明顯下降,豆油、菜油則還需要較長時間來消化庫存。”廣發期貨農產品分析師劉清力認為,從油脂油料價格的技術走勢來看,油脂筑底的可能性較大,市場將出現階段做多機會,尤其是今年四季度。
劉清力說,由于玉米、豆粕價格下跌,加之蛋雞存欄偏少,養殖利潤偏高將刺激養殖戶補欄,雞蛋期價或將先強后弱。而白糖供應減少,但國儲糖數量較大,市場供應依然寬松,估計今年白糖期價將低位運行,并會構筑底部。棉花供應較大,儲備棉拋售還將持續,美棉增產使美棉期價低迷,鄭棉行情延續弱勢。
針對大宗農產品價格而言,由于國儲庫存高達上億噸,稻谷、玉米、小麥價格很難大幅上漲,這些大宗品種自身供求關系的失衡會令價格表現低迷。
一周熱點
- 2019-08-30中央下發鐵令!19年限養令、禁養令撤銷!19年玉米生產者補貼確定,即將下發!
- 2018-08-05智慧養豬驅動 ——首屆中國智慧養豬產業實踐峰會在京召開
- 2018-03-27雙胞胎第三代教保料“健康三寶”掀起搶購狂潮:僅發布會當天銷售突破5000噸!
- 2017-10-11雙胞胎集團9月份銷量再創新高,突破86萬噸!
- 2018-04-092018飼料工業展覽會展商名錄
- 2018-10-26中國飼料工業協會關于發布《仔豬、生長育肥豬配合飼料》《蛋雞、肉雞配合飼料》2項團體標準的通知
- 2015-11-02雙胞胎集團推出“三胞胎”直銷大豬場
- 2018-03-08全國豬場大咖將齊聚三亞與雙胞胎集團共謀豬事
- 2017-11-20年銷量突破900萬噸,雙胞胎再現王者風采!
- 2019-03-26來2019河北飼料峰會 見證行業發展風向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