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播放器av少妇影院-欧美xxxxbbbb在线播放-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播放-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www.jhygf.com

解析飼料行業新常態 跟蹤原料市場新變化——2015飼料原料論壇在江蘇南京成功舉辦

來源:    作者:    時間: 2015-04-30

  4月23日,由中國飼料工業協會主辦、大連商品交易所特別支持的2015飼料原料論壇在江蘇南京舉辦,2015年飼料原料的相關政策、供需形勢和價格走勢再次成為飼料養殖業者關注的焦點。在國家宏觀經濟背景下,飼料行業面臨“轉方式與調結構”的壓力,本屆論壇從多角度立體化剖析了大宗飼料原料供需形勢、飼料和養殖業當前運行特點、國家宏觀經濟政策對原料貿易的影響,為打造畜牧飼料經濟增長新動力獻計獻策。

  全國畜牧總站站長、中國飼料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李希榮,農業部畜牧業司副司長王俊勛,全國畜牧總站副站長、中國飼料工業協會副秘書長沙玉圣,國家統計局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副主任潘建成,大連商品交易所副總經理高小真,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聯席董事長兼CEO陳春花,中國飼料工業協會副會長胡柏剡、左克鋒等領導、專家、企業家和國內外飼料行業500余位代表參加本次論壇。 

   論壇由全國畜牧總站副站長、中國飼料工業協會副秘書長沙玉圣主持。

 中國飼料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李希榮致辭

    李希榮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在致辭中表示,2014年中國飼料工業面臨了嚴峻的形勢和挑戰,在生豬價格低迷、家禽業萎縮、水產業增長乏力的形勢下,我國飼料工業依然保持了平穩的發展態勢,工業飼料總產量達1.97億噸,增長率為2%。去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我國當前經濟發展作出了“新常態”的形勢判斷,在今后一段時期,飼料工業的發展要適應“新常態”,加快轉變方式,調整產業結構,提升發展質量,保障產品安全。本次論壇的舉辦,就是為了科學認識當前形勢,準確研判未來走勢,推動飼料行業科學健康發展。

 中國飼料工業協會副秘書長沙玉圣主持論壇

  大連商品交易所副總經理高小真致辭

  高小真副總經理在致辭中表示,飼料原料論壇是大商所加強與飼料行業合作、深化服務的重要活動。油脂油料行業和飼料養殖業都是經濟領域的重要行業,為了幫助飼料企業加強對原料的風險管理與控制,尤其是提高中小型飼料企業參與期貨交易的積極性,大商所將推出各種便利的制度和創新服務,吸引大批飼料企業進入期貨市場,提高期貨市場對實體經濟的服務功能。近年來,大商所通過加大期貨新品種開發力度,積極開發農產品期權工具,創新市場服務新手段,加強行業培訓力度,不斷探索市場服務新模式,為各類和各種規模企業進行風險管理提供服務。大商所將進一步圍繞會員、客戶、機構和各類市場服務主體,從全市場、全業務鏈的角度統籌創新發展,把平臺創新、產品創新、工具創新、服務創新結合起來,延伸市場服務功能,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

  潘建成:正確認識新常態下的中國經濟

  國家統計局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副主任潘建成

  國家統計局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副主任潘建成圍繞當前宏觀形勢與政策對“新常態”下的中國經濟進行了解讀。他認為,2014年GDP增長率和工業增長率分別為24年和20年來的最低點,2015年慣性下行的可能性更大。當前中國經濟處在增長速度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疊加的時期,經濟結構變化明顯,資源密集型產業疲弱,出口需求減弱。當前壓力下中國經濟保持7%的增長實屬不易,GDP增長的絕對值創六年來最高,內需是支撐中國經濟增長和經濟結構轉換的主要動因,三產比重持續上升且與二產比重差距拉大,今年第一季度,三產首次超過GDP的50%。

  他指出,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大邏輯。當前企業的根本困難是產能過剩而非需求不足,中國經濟的發展要由市場解決效率問題,由政府解決公平問題。在促進經濟發展的同時,要將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作為經濟體制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開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規劃的收官之年,應該把轉方式、調結構放到更重要位置,狠抓改革攻堅,突出創新驅動,強化風險防控,加強民生保障,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

  王俊勛:環境約束剛性化,消費波動對畜牧業生產影響加大

  農業部畜牧業司副司長王俊勛

  農業部畜牧業司副司長王俊勛在對2014年畜牧業和飼料工業生產形勢進行回顧時指出,畜牧業方面,2014年總體形勢有盈有虧,生豬處在維持狀態;蛋禽產能削減,價格走高,效益良好;生鮮乳效益持續走低;肉牛肉羊價格處于相對高位,效益穩定,但遜于往年。飼料方面,2014年工業飼料總產量1.97億噸,同比增長2%。由于新的環保法、飼料相關法規的實施,飼料企業數量明顯減少。畜禽養殖利潤空間遭遇到價格“天花板”下移和成本“地板”抬升的雙重擠壓,必須要有新思路、新視野、新辦法,要從生產導向向消費導向轉變,加快農牧結合,治理農業污染。

  他將當前畜牧飼料行業的運行特征總結為:畜牧方面,一是產量總體將進入低速增長階段,二是區域布局從東部向中西部、糧食主產區轉移,三是環境約束剛性化,四是消費波動對生產影響加大,五是集團化、一體化、全產業鏈加快發展;飼料生產方面,一是創新商業模式和互聯網技術將帶來新機遇,二是規模化的優勢將體現的更加充分,三是產業鏈發展成為大型企業集團的必然選擇,四是生物技術的作用越來越大。

  陳春花:互聯網2.0時代,重要的是經營思維的轉變

  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聯席董事長兼CEO陳春花

  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聯席董事長兼CEO陳春花認為,互聯網改變了人們的思維和行為方式,顧客需求的價值創新在變化,如何提供平臺價值,滿足客戶需求,不斷提升價值貢獻能力,是企業生存的根本。在互聯網2.0時代,飼料行業面臨兩個根本因素的改變:一是行業本質的競爭要素改變為有效市場、精準用戶、流量、大數據和價值創造,二是增長邏輯改變為“質變+量級”的非線性增長。互聯網2.0時代,真正的價值創造是產品至上、服務為王、共生經濟。任何一種商業模式的成功,都是取決于組織建立客戶價值的核心邏輯,因此未來企業發展的關鍵是回歸顧客價值,其核心是平臺開放、產品極致和專業服務。

  陳春花認為,農牧企業能否在互聯網2.0時代體現自身價值,取決于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要理解范圍經濟,重視區域內產業協同;二是在變化中謀發展;三是在做好產品和專業服務,注重效率和創新。具體方法是設定目標并尋找資源,更加重視市場份額而非市場本身,遠離競爭,以及培養增長性的思維慣性。

 樓瑞恩:美國玉米2015年產量將大幅度下降

    美國谷物協會北京辦事處主任樓瑞恩

   美國谷物協會北京辦事處主任樓瑞恩介紹,2014年美國玉米豐收,比2013年增加980萬噸,但2015年產量將比2014年大幅下降近3000萬噸。玉米需求方面,美國燃料乙醇需求增加,飼料需求增長緩慢,玉米出口將大幅度增加。巴西、阿根廷、烏克蘭等主產區2014/15年度的玉米產量和出口量將略有下降,消費量將增加,庫存下降。他分析,美國DDGS是否增產取決于燃料乙醇在其國內的推廣使用和乙醇出口是否增長。他還分析了美國高粱的生產形勢,作為玉米替代品,預計高粱的出口還將不斷增長,而美國高粱產量由于中國進口而處于歷史高位,并會刺激高粱播種面積的增長。

馮利臣:中國玉米今秋不會出現高位

  中國玉米網總裁馮利臣

  中國玉米網總裁馮利臣將2014/15糧食年度售糧情況總結為“啟動早、收得快、政策好、入庫多、庫存高、一直強”。2015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將繼續執行玉米臨儲政策,貿易商看好后市,收購啟動早,各企業均以臨儲為目標,爭相采購糧源。臨儲敞開收購,使得臨儲入庫量持續維持高位。新糧上市以來,企業開秤價格同比偏高,貿易商采購熱情高漲,售糧價格基本維持高位。

  他認為,中儲糧收購政策提高了糧食儲備,有利于穩定糧價,提高農民種植積極性,同時也有利于從國際市場獲取更多低價的高粱、大麥和DDGS等原料。截止4月20日,東北玉米臨儲量已經達到8217萬噸,占總產量的88%。臨儲收購創天量將會導致高價糧外運困難,喪失價格優勢,最終倒逼東北臨儲拍賣現身。今年玉米價格的最高點已經在3月份出現,8、9月份不會出現高位。

  李希榮:新常態下畜牧飼料業的基本特征

  中國飼料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李希榮

  中國飼料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李希榮在論壇上對新常態下我國畜牧飼料行業的新特征進行了分析。他指出,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我國的經濟發展做出新的判斷,就是經濟發展進入由高速增長到中高速增長的“新常態”。他認為,“常態”的“常”包含兩層含義,一是常規的、經常的狀態;二是長期的狀態,即我國經濟發展可能在很長的一個時期維持中高速增長。

  在當前我國經濟發展步入“新常態”的大背景下,李希榮秘書長總結了我國畜牧飼料行業發展的幾個基本特征。畜產品消費形式發生新變化,消費總量增長乏力,過度性消費和浪費性消費泡沫被擠出,消費回歸正常。畜產品供求關系發生新變化,當前畜產品供給總量平衡,但存在結構性短缺和階段性過剩。畜牧業產能過剩,需要對產能進行調節,由企業自身來解決問題。國內外畜產品供應發生新變化,出現價格倒掛,國產畜產品將受到進口產品沖擊。區域布局發生新變化,體現為“南壓北擴”,即產能由南方禁養、限養區向北方轉移。畜牧業生產方式發生新變化,散戶退出加速,規模化發展速度放緩。畜牧業制約因素發生新變化,養殖用地和環境因素成為制約畜牧業發展的新因素。畜產品營銷方式發生新變化,網購、電子營銷等新途徑將不斷增長,但存在標準嚴重滯后的問題。畜產品消費結構和消費意識發生新變化,消費者更注重營養和安全,禽肉消費將會增加,豬肉消費下降。畜牧業生產收益發生新變化,畜禽養殖利潤空間遭遇到價格“天花板”下移和成本“地板”抬升的雙重擠壓,利潤率降低。糧食供求發生新變化,隨著種植結構調整,青貯用玉米、苜蓿草種植將得到推廣,實現種植和養殖共同發展。草原畜牧業發生新變化,需要大力發展人工草料,實行草畜人工圈養,以滿足消費需求。畜牧業政策環境發生新變化,如取消母豬補貼等。

 韓彥明:未來一年全球大豆產量變化不大

  美國大豆出口協會韓彥明

   美國大豆出口協會韓彥明博士做了題為《全球大豆產品的飼料展望》報告。據4月美國農業部最新數據,2014/15年度全球大豆產量預計達3.15億噸,其中美國產量預計1.08億噸,全球豆粕消費量約1.17億噸,均呈上升趨勢。作為全球第一大大豆進口國,中國2014/15年度大豆進口將達7400萬噸,遠高于其他國家。他分析,未來一年全球大豆產量應該變化不大,但消費趨勢無法預測。對于未來全球糧食生產形勢,他認為,人口的增長必將帶來糧食需求的增長,要滿足糧食的供給,更多地需要依靠生物技術,在滿足人們的營養需求的同時,提高產品質量,降低成本,從而保持糧食生產的可持續發展。

  廖克功:棉籽菜籽供求受政策影響較大

中糧糧油油脂油料部廖克功

  中糧糧油油脂油料部廖克功回顧了2014年全球棉籽菜籽及餅粕供求形勢,對2015年的定價因素等行情進行了分析。2014年國產菜籽受成本價格影響比較扭曲,實際消費總量下滑。而菜粕進口80萬噸,國產菜粕減少103萬噸,消費增加120萬噸,增加部分主要用于抵消棉粕產量的下降。棉花受目標補貼價政策及其細則出臺較晚影響,農民收益減少,2014年棉花產量下降10%以上,而2015年棉花種植面積仍有較大下降,預計棉粕產量下降幅度將會更大。受此影響,以及國產菜籽的收儲、壓榨都不具備大幅增加的可能,2015年進口菜粕將持續增加。

  在對2015年棉籽菜籽的行情的展望中,廖克功認為將分為四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1-3月份看供應,需要關注貨幣政策、天氣和炒作因素。第二個階段是4-6月看需求,主要關注季度貿易、中國菜籽的拍賣政策和油粕比的量值。第三個階段是看天氣,要關注南美豆粕銷售進度、中國的豆粕生產及托市政策,天氣可能成為炒作的對象。第四個階段是看行情走勢的推進,關注北方的產量和銷量,還有亞洲棉籽菜籽播種情況。

  王蒙:2015年魚粉增魚油降

國際魚粉魚油協會(IFFO)分析師王蒙

  國際魚粉魚油協會(IFFO)分析師王蒙對全球魚粉魚油的生產貿易情況進行了介紹。據IFFO匯總,受海洋狀況影響, 2014年全球魚粉的產量418萬噸,同比下降50萬噸,創近10年新低,魚粉主產國產量從占全球產量的2/3的比下降到50%。魚油的產量2014年同比略有下降。主產國魚油的配額比例也在下降,從10年前的70%,下降到現在的不到60%。2015年魚粉全球的產量很有可能達480噸的水平,比2014年增長60萬噸左右。他預計,美國鯡魚配額將成為

  2015全球魚油產量的唯一變因,但由于收益率不甚樂觀,產量下降的可能性較大。

  鐵騎力士集團執行總裁李全

  鐵騎力士集團執行總裁李全主持最后的互動環節,八位嘉賓圍繞飼料企業采購模式與風險控制與到場觀眾進行了深入討論。

  作為飼料企業全球化采購的代表,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采購中心總經理王建東認為,全球化采購需要整合供應商資源,充分利用信貸、國際貿易融資、國際國內利率等貿易手段。

  在如何做好集中采購方面,各位嘉賓與參會觀眾分享了成功經驗。雙胞胎集團采購經理袁繼紅認為一是要明確企業經營和盈利模式,二是選對專業人才,三是為采購人員提供可靠的操作平臺,四是組織起可靠的采購團隊。關于采購團隊和技術團隊怎樣融合共同企業創造價值的問題,廣東海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采購總監楊建濤認為,集團采購首先要做到規模化和專業化,并做好與技術部門的配合,主動響應技術部門要求,發現可替代原料,配合技術部門開展考察,并依靠銷售團隊做好客戶溝通。溫氏集團飼料事業部采購中心總經理簡仿輝介紹,溫氏從去年開始集中采購,其優勢顯而易見,可以避免中間環節,減少貿易供貨商,尤其是進口原料,在獲得價格優勢的同時提高了采購質量,避免無效采購。通威股份副總裁宋剛杰站在市場角度,認為采購部門要和經營部門配合,更加貼近市場,避免在原料采購中出現某個品種的階段性短缺或剩余,此外,鑒于近期水產飼料呈大幅下降趨勢,建議水產企業在采購中不要做太多儲備。

  大連新希望圭澤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顧眾對如何利用基差貿易控制采購成本進行了闡述。他認為相對價格便宜才是基差貿易的根本,買基差的出發點是市場價格看跌,而不是便宜。采購的核心點是管理好采購利潤,價差轉基差才能真正實現利潤。

  永安期貨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石春生認為,企業參與期貨市場,關鍵做好以下三點:一是定位,明確風險點;二是決策,要由專業團隊進行操作而非老總;三是考核,建立科學考核機制。

  中糧糧油油脂油料部廖克功分析,今年菜籽采購要重點關注國產菜籽上市進度和政策變化,同時要選擇優質的供貨商,避免在質量、合同履約、交貨期等方面數顯問題。

  在對今年9月之前的玉米和豆粕的走勢判斷上,座談嘉賓判斷較為一致,即玉米小幅上漲,大豆震蕩下跌。

 

論壇互動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