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 綠色發展——第六屆飼料安全創新技術國際論壇在南昌召開
碰撞智慧,啟迪未來。2019年7月23日下午,“第六屆飼料安全創新技術國際論壇”之“中國飼料行業技術總監沙龍”、“第二屆中國農牧企劃與市場總監沙龍”在南昌力高皇冠假日酒店勝利舉行。
中糧飼料技術中心總經理李勇主持行業技術總監沙龍,雙胞胎集團車正權博士、天津瑞孚飼料王洪燕董事長、大臺農穆玉云博士、正邦集團何寧、傲農集團溫慶琪博士、泰高石滿倉博士、山東和美華馬百順博士、常州立華朱沛霽博士及湖南農大劉華博士等參加并彼此分享禁抗選擇話題。
中糧飼料技術中心市場部總監趙楠主持企劃與市場總監沙龍,趙楠總監和新三農智庫聯盟理事長邱純義先生、重慶民泰新農業科技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梅、廣東旺大營銷總監潘超鵬分別進行分享,之后現場討論熱烈,30多家企業的代表在這里進行著一場智慧的盛宴。
7月24日,“第六屆飼料安全創新技術國際論壇”(以下簡稱:論壇)在南昌力高皇冠假日酒店拉開了帷幕。本次論壇由全國畜牧總站中國飼料工業協會指導,《中國飼料》雜志社、《中國畜牧業》雜志社主辦。中國工程院印遇龍院士、全國畜牧總站中國飼料工業協會飼料行業指導處劉海良處長、中國飼料工業協會副會長、廣東溢多利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少美、華南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馮定遠教授、江西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游金明教授、雙胞胎集團車政權博士、廣東溢多利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杜紅方、豐尚農牧裝備有限公司南部公司陳健總經理、北京科為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國卿、廣東智特奇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王銀東博士、湖南晶天實業有限公司周建成董事長、天津瑞孚農牧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王洪燕董事長、重慶民泰新農業科技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梅、總裁陳余、中糧飼料技術中心總經理李勇、廣州大臺農飼料有限公司穆玉云博士、北京好實沃生物技術有限公司高欣博士、《中國飼料》雜志社《中國畜牧業》雜志社社長孔學民、副社長袁擁政等行業領導、專家學者、行業領軍企業相聚在美麗的英雄城,共話“無抗 ”與“替抗”熱點話題。
論壇以“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為主題, 旨在通過本次盛會,充分探析飼料行業的痛點、難點,搭建高端開放的溝通交流平臺,推動飼料行業的和諧發展。
《中國飼料》雜志社《中國畜牧業》雜志社副社長袁擁政主持開幕式,他對各位行業內同仁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希望大家的觀點盡情交流碰撞,共襄此次盛舉!
全國畜牧總站中國飼料工業協會飼料行業指導處劉海良處長首先致開幕詞。他指出,當前我國肉蛋奶等畜產品市場供給充足,充分滿足了人民群眾膳食營養需求,這得益于以飼料工業為重要載體的現代養殖技術的普及應用。雖然飼料行業產量已連續多年位居世界首位,工業成就巨大,但飼料行業大而不強、大而不優的局面并未得到緩解。他提出,當前環境下,我國飼料行業面臨新形勢和新機遇。
首先,糧食問題和飼料糧問題息息相關。 據專家預測,2030年我國人口將達到最高峰16億時,糧食的總需求量為7.43億噸,超過目前生產能力的50%。同時耕地面積將進一步縮小,大約只有現在的80%。可以說,21世紀中國的糧食問題,實際上是解決養殖業所需的飼料糧問題。
其次,能量蛋白飼料供求形勢依然偏緊。玉米階段性供過于求的問題最突出,推進糧改飼,有效滿足了草食家畜養殖對優質飼草料需求,有效緩解了玉米收儲壓力,減少了豆粕等蛋白飼料的進口依賴。
當前,主要的蛋白原料幾乎都是進口豆粕,蛋白原料進口依存度仍較高。一旦遇到突發事件,價格供給的穩定性將面臨嚴峻考驗。
第3,行業集中度不斷提升。隨著國內養殖業規模化進程的加速,下游養殖業集中度的提高,帶動小農散戶養殖走向規模化,飼料行業進一步集中整合是必然的現象。
第4,企業的科技程度大幅提高。隨著新產品消費的再升級,全社會對環保生態等問題的關注度越來越重視,一些有條件的大企業會進一步采取高技術手段生產經營。通過信息化、自動化等高端技術、生產工藝的廣泛應用,使飼喂動物的效率更高,產品性價比更優,從而達到養殖成本降低,而品質更優的目的。
第5,藥物飼料添加劑退出計劃對行業發展提出了新要求。農業農村部第194號公告,“自2020年7月1日起,飼料生產企業停止生產含有促生長類藥物飼料添加劑(中藥類除外)的商品飼料。此前已生產的商品飼料可流通使用至2020年12月31日。” 藥物飼料添加劑的退出在飼料配方、生產成本、飼養水平、疫病防控等多個方面對飼料企業提出了新的要求。
“禁抗”對飼料行業來說,是危機,是壓力 ,更是挑戰。劉海良處長鼓勵飼料企業在變化中找到機遇,從危機中找到機遇,在替抗產品研發、技術和客戶服務上不斷創新,迎接“禁抗”的挑戰。
廣東溢多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杜紅方在致詞中提到,時下畜牧行業最熱點的話題非"非洲豬瘟"莫屬,非洲豬瘟不僅給養殖業帶來較大損失,也對養豬相關產業的飼料產業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廣東溢多利經過多年發展,積累了較為雄厚的技術資源,形成了獨有的技術創新優勢。公司現有158項發明專利,11項核心技術,并在生物工程領域,擁有基因工程技術、液體發酵技術、固體發酵技術、復合酶協同技術、制劑劑型技術、酶制劑產品應用技術以及甾體激素生化合成技術、藥用植物提取技術等諸多核心技術,為公司高速成長及持續發展奠定扎實基礎。非瘟時刻,全體溢多利人站在國家、榮譽、責任的高度,將時刻堅守食品源頭安全,以實際行動整合各方資源向社會大眾證明“安全”絕對是飼料行業時刻堅守的發展底線。
專題報告有大咖,有觀點。本次論壇共有專題報告8個,可謂眾多大咖為行業帶來的一場饕餮盛宴。論壇分別由北京好實沃生物技術有限公司高欣博士、廣州大臺農飼料有限公司穆玉云博士主持。
印遇龍:生豬低礦和無抗日糧生產技術
中國工程院印遇龍院士帶來題為“生豬低礦和無抗日糧研究進展”的精彩報告,印遇龍院士在仔豬營養性腹瀉的分子機制與干預修復研究中,從蛋白質、碳水化合物、電解質平衡、維生素B3、Fe、和葉酸六個方面進行了相關試驗。
在蛋白質方面,通過分析日糧中不同水平蛋白質對斷奶仔豬的生長性能腹瀉指數及形態結構的影響得出結論,26%蛋白質導致斷奶仔豬的腹瀉率極顯著提高。“這是因為蛋白質過量引起的腹瀉導致絨毛萎縮,降低空腸的絨毛寬度和回腸的絨毛高度。”印遇龍院士解釋道。此外,低蛋白日糧可以提高豬回腸氨基酸消化率。不同碳水化合物來源日糧對斷奶仔豬腹瀉率的影響試驗結果顯示蔗糖組的腹瀉最為嚴重。日糧電解質平衡(dEB)對斷奶仔豬生長性能及腸道健康的影響極為重要,試驗結果顯示100和250 mEq/kg dEB腹瀉最少。添加不同濃度維生素B3對仔豬生長性能沒有顯著影響,但是高水平的煙酸顯著提高了斷奶仔豬腹瀉率。日糧中添加高劑量Fe提高了斷奶仔豬的腹瀉率,研究表明日糧中添加Fe改變了斷奶仔豬的腸道微生物,促進了后腸炎癥反應的發生。日糧中高水平和低水平葉酸都會導致仔豬腹瀉,原因之一可能是日糧中葉酸改變腸道形態結構,pH值和消化酶活性。
除了仔豬營養性腹瀉的分子機制與干預修復的研究外,印遇龍院士還做了礦物元素減排技術方面的研究,研究結果表明降銅減鋅方案下的無抗低鋅低銅教槽料與對照組(抗生素高鋅教槽料)相比日增重提高了8.73%,腹瀉率降低了39.8%。印遇龍院士表示,降銅減鋅方案的關鍵是營養調控。
在非洲豬瘟肆意蔓延的嚴峻形勢下,印遇龍院士對非瘟也做出了獨特的見解。他說,非洲豬瘟自身免疫特點異常復雜,其作用機理和迅速致死原因也并不明確。印遇龍院士認為,在有效疫苗還沒有應用的情況下,抗病毒藥物和免疫調節活性物質(天然植物、微生態制劑、中草藥復方、功能性氨基酸、免疫因子添加劑、飼料發酵產品等)能夠延長宿主的存活時間,提高患病動物的免疫力,延緩傳播速度,以給獸醫當局留出更多的時間來采取行動。
車政權:做好飼料安全 嚴防病從口入
帶毒飼料也是非瘟傳播的途徑之一。雙胞胎集團車政權博士在會上做了《做好飼料安全 嚴防病從品入》的主題報告。他在報告中指出,飼料污染主要途徑有帶毒原料、帶毒車輛及帶毒人員,如從雙胞胎抽檢349個批次100噸玉米的檢測數據來看,非瘟陽性率可達到3.9%,比例很高,而很多自配料豬場自行加工飼料,沒有經過高溫制粒或者熟化就直接喂豬,風險非常高,這可能是非瘟快速傳播的重要原因之一。雙胞胎集團呼吁飼料廠和豬場要高度重視生物安全管理,飼料廠確保出廠飼料安全,不做非瘟傳播窩點。呼吁豬場盡量使用熟化或者經過高溫制粒的飼料,重視飼料安全。
隔斷、殺毒、執行是飼料廠非瘟防控的關鍵。車政權介紹,為了防控好非洲豬瘟,嚴防飼料帶毒,雙胞胎在生物安全方面下足了功夫,通過一個強有力組織、一套激勵機制、四道隔斷防線、四大殺毒手段、十大執行紀律等措施確保將非瘟拒之門外。以獎罰獎勵為例,雙胞胎提出非瘟防控人人有責,一人帶毒,人人受罰,全廠無毒,人人得獎。“我們飼料工廠非瘟防控都是按照自己母豬場防控標準來執行,把每個工廠都當著自己母豬場一樣對待。”車政權如是說。
車政權最后在報告中提到,為了保證飼料安全,雙胞胎投資了3億對旗下工廠進行設備改造,通過增加保質器、調制器,延長調質時間,保證制粒溫度在85℃,制粒時間達到3分鐘以上。
劉華: 飼用替抗產品作用機制的研究
湖南美可達生物資源股份有限公司技術總監劉華博士從飼中替抗產品作用機制研究的角度出發,做了《植物提取物飼用替抗機制與應用方案探討》專題報告,劉華在報告中指出,植物提取物可分為藥用植物提取物和飼用植物提取物,飼用植物可分為代替主糧飼用植物和功能性飼用植物,其具有抗氧化、抗菌、促生長、免疫增強、改善飼料品質(防腐、防霉、酸度調節)、改善動物產品品質、改善飼料加工(粘結劑、抗結塊劑、穩定劑和我乳化劑)等相關功能。
“整腸、抗炎、促生長”是AGPs替代技術的內容。劉華強調,整腸、抗炎后通過評價生長性能達到促生長的效果,再通過組合技術設計開發新的飼用抗生素替代產品或復配組合技術,重點是從富含精油和酚類化合物中尋找具有抗氧化應激、調節腸道菌的飼用植物提取物進行復配,達到減少疾病,促進動物生長,提高飼料報酬的飼用無抗目的,如從富含生物堿等中藥材中開發調控腸道,抗炎并具促生長作用的新獸藥或添加劑。
在報告的結尾,劉華提出了五個植物提取物飼用替抗應用方案:藥用植物提取物、藥用植物提取物+飼用植物提取物、藥用植物提取物+精油、藥用植物提取物+酸化劑、藥用植物提取物+添加劑(如復合酶、三丁酸甘油酯)。
王飛雪:新形勢下的飼料工藝技術的變革和創新
京東“亞洲一號”自動化倉庫讓世人紛紛驚嘆智能化給企業運作與管理帶來了質的變化,未來的飼料廠將會變成什么樣?豐尚智能化研究所負責人王飛雪在會上做了題為《新形勢下的飼料工藝技術的變革和創新》的主題報告,為我們展現了現代智能化飼料廠的模樣:從訂單獲取到自動排產原料預測、原料入庫、倉庫管理、生產管理、成品發運、及質量監控,智能化工廠都有多種設施設備與之配套,如無人值守地磅、RFID自動門衛、智能物流一卡通、倉容庫存可視化、信息化集成鏈、數字倉庫、拉動與推動式生產模式、自動裝車設備、雙向可追溯系統等。飼料廠大數據的挖掘與算法是核心關鍵。展望未來,王飛雪認為,智能產品可靠性是實現智能化工廠的基礎。通過烘干機的設計為例,王飛雪向與會嘉賓介紹了通過可視化烘干機內部風路,并通過傳感器得到內部關鍵數據對烘干機的升級開發起到關鍵作用。
隨著非瘟疫情的持續蔓延,飼料廠的生物安全防控也顯得尤為重要。最后,王飛雪著重從飼料廠建筑及設備布局、工廠及工藝設計、工廠氣流控制、溫度控制等角度分享了飼料廠生物安全防控的具體措施。
馮定遠:酶制劑在無抗日糧配置中應用的潛在價值
華南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教授馮定遠在報告中指出了酶制劑在無抗日糧配置中應用的四方面潛在價值:1、某些酶(如蛋白酶)具有營養功能,替代抗生素的促生長作用。2、某些酶(如非淀粉多糖酶)具有間接減少腸道細菌功能,替代抗生素的殺菌抑菌作用。3、某些酶(如葡萄糖氧化酶)具有直接殺滅腸道細菌功能,替代抗生素的殺菌抑菌作用。4、某些酶(如特異β-甘露聚酶)具有降低免疫應激造成的壞死性腸炎(NE)替代抗生素的殺菌抑菌作用。
馮定遠講到,大量的腸道微生物一方面影響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另一方面其自身繁殖也會消耗營養,而酶制劑的使用可以減少腸道有害微生物的增殖,高纖維日糧中添加纖維素酶可顯著減少盲腸內容物大腸桿菌數,同時顯著增加了有益的乳酸桿菌數;非淀粉多糖分解后可能產生寡糖抑制后腸道有害細菌生長,減少腸道傳染病和降低腹瀉率。有研究表明,可溶性纖維是影響非特異大腸炎綜合征的關鍵因素,尤其是對于采食黏性的小麥基礎日糧(顆粒飼料)的生長豬,而添加木聚糖酶可以改善這種情況。此外,酶制劑對粘性日糧造成的對家禽業有顯著經濟影響的疾病——腸道壞死病有預防作用。因此,馮定遠認為,酶制劑與腸道健康將是動物營養學的下一個跳躍。
游金明:仔豬腸道健康的營養性維護及飼料抗生素替代探討
眾所周知,豬的腸道是消化吸收營養成分的主要場所,其健康程度決定著豬的生理狀態和生長性能。仔豬階段腸道發育不完善,高能高蛋白飼料導致營養消化不良容易引起仔豬腹瀉。圍繞仔豬腸道健康的維護和斷奶應激導致腸道損傷修復,江西農業大學教授游金明分享了他實驗室部分最新研究成果。以Ala-Gln為例,在日糧中添加Ala-Gln可促進斷奶仔豬生長,提高采食量和日增重,降低腹瀉率和料重比,并改善斷奶仔豬小腸黏膜形態結構,降低微絨毛脫落和損傷;酵母壁多糖能顯著提高斷奶仔豬采食量和日增重,顯著增加十二指腸、空腸的絨毛隱窩比值(V/C),顯著降低沙門氏菌和大腸桿菌數量,添加0.3%酵母壁多糖組腹瀉率降低31.6%;海藻多糖可以提高腸道上皮的緊密鏈接蛋白表達量,同時對細菌破壞腸道的緊密鏈接蛋白具有一定保護作用,當外源病原入侵時,海藻多糖可以調節NF-κB信號通路的相關表達,來達到對炎癥的反饋消解作用。
另外,在飼料抗生素替代方面,游金明教授分享了酸化劑和牛至油替代硫酸粘桿菌素對斷奶仔豬生長性能的實驗。實驗表明,酸化劑組和酸化劑+牛至油組仔豬的生長性能和腹瀉頻率與酸化劑+硫酸粘桿菌素組差異不顯著;添加白術茯苓多糖復方能提高斷奶仔豬生長性能,能一定程度緩解斷奶仔豬腹瀉發生,但從腹瀉頻率指標來看,還不能完全達到使用抗生素降低腹瀉的效果。
周建成:“不生病”營養 阻防非瘟腺胃炎
來自湖南晶天科技實業有限公司的周建成董事長在報告中指出,抗生素(高鋅高銅)惰化免疫系統,高銅讓抗氧化系統疲勞麻痹癱瘓,高鋅讓腸道這個重要的免疫器官發育不良,最后的屏障腸道微生物也被消滅殆盡,造成玻璃體豬,在非瘟面前不堪一擊。
周建成表示,無抗可使動物獲得活力更強、數量更多的免疫細胞以此來阻防非瘟,植物天然化合物不失為替抗的一種方式;低鋅可幫助一個充分發育健康的免疫器官腸道阻防非瘟,且通過試驗發現不用氧化鋅,飼料中的高銅幾乎沒有促生長效果;氧氣很重要,目前已證實加強通風可以減少非瘟發生。
王銀東:乳仔豬無抗日糧的實踐探索
在無抗日糧和減抗養殖的情況下,必須改變目前乳仔豬的營養和飼養管理模式。廣州智特奇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術總監王銀東做了《乳仔豬無抗日糧的實踐探索》的主題報告。他在報告中介紹了法規下乳仔豬日糧面臨的問題、氧化鋅產品的再認識與快速評估、植物精油的作用機理與使用結果、無抗日糧使用方案探討四大方面的內容。他的報告內容豐富、系統透徹,聯系實際、 深入淺出,贏得了與會者的陣陣掌聲。
為了擦出更多的“科技”之 花,大會別出心裁地推出了“大智慧”論壇。華南農大馮定遠教授現場主持,中糧飼料技術中心總經理李勇、重慶民泰新農業科技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梅、天津瑞孚農牧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洪艷、北京好實沃生物技術有限公司高欣博士、湖南粒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陳曉安博士、山東和美華集團馬百順博士參加了大智慧論壇,共話新常態無抗選擇,用智慧和科技共襄發展盛業,以期實現飼料行業創新發展、合作共贏。
一周熱點
- 2019-08-30中央下發鐵令!19年限養令、禁養令撤銷!19年玉米生產者補貼確定,即將下發!
- 2018-08-05智慧養豬驅動 ——首屆中國智慧養豬產業實踐峰會在京召開
- 2018-03-27雙胞胎第三代教保料“健康三寶”掀起搶購狂潮:僅發布會當天銷售突破5000噸!
- 2017-10-11雙胞胎集團9月份銷量再創新高,突破86萬噸!
- 2018-04-092018飼料工業展覽會展商名錄
- 2018-10-26中國飼料工業協會關于發布《仔豬、生長育肥豬配合飼料》《蛋雞、肉雞配合飼料》2項團體標準的通知
- 2015-11-02雙胞胎集團推出“三胞胎”直銷大豬場
- 2018-03-08全國豬場大咖將齊聚三亞與雙胞胎集團共謀豬事
- 2017-11-20年銷量突破900萬噸,雙胞胎再現王者風采!
- 2019-03-26來2019河北飼料峰會 見證行業發展風向標